风景名胜 中國風景黑皮書:大敗筆   》 第5節:旅遊與環保      老槍 Lao Qiang

  例如峨眉山風景區內開荒種植黃連木,海南省青皮林保護區內開採礦石,青島即墨馬山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內和遼寧千山風景區開山采石,四川大熊貓保護區的偷獵大熊貓,雲南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的大量捕殺野象以及峨眉山、張傢界森林公園等處林木、墻體、岩體、石碑上的亂刻亂畫現象等等。
  由於開發者不合理的開發,管理者不當的管理,旅遊者不文明的行為,破壞了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自然美,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夥伴關係,這些都是讓遊客憤怒的根本原因所在。
  旅遊與環保:生存還是死亡?
  有一個常識總是被世人遺忘:世上沒有免費供應的午餐。
  比如很多人都認為旅遊資源是這個世上"免費供應的午餐"。其實不然,旅遊資源絶非取之不竭的可再生資源,絶不是"免費供應的午餐"。即便是人造景觀,"再生"的結果也可能使文物價值蕩然無存。一座千年的古樓復修,可以再現古樓之風韻,卻難呈現古樓之神韻。自然景色一朝喪失,不復再來。
  威斯勒是加拿大南部的一個小鎮,贏得了舉辦2010年鼕季奧運會的資格。但該地卻對外宣佈"拒絶旅遊開發",即使上億、上千億美元的投資,也一樣謝絶。這個世界級的全年性旅遊勝地每天給威斯勒帶來的稅收有100萬加元,但他們意識到,旅遊業的繁榮同樣也會帶給他們環境壓力以及遊客無限製增長引發的各種潛在問題。
  的確,旅遊開發如果以犧牲當地的生態環境,破壞當地的旅遊資源為代價,雖然可以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但從長遠來看,無疑是不可取的。誠然,旅遊資源的開發會改善、美化資源環境,旅遊收益也為資源保護創造了一定的經濟條件。但隨之而來的環境污染、遊人的不文明行為活動又會對旅遊資源造成破壞。過度、過亂地進行旅遊開發將導致景區的城市化、現代化、商業化及人工化。
  儘管國傢出臺了《風景名勝區保護管理暫行條例》,條例規定要嚴格保護風景名勝區自然景觀的完整風貌和人文景觀的歷史風貌,但在現實生活中,為了眼前利益,有的地方在旅遊資源的開發中,還是過度開採地下水、亂砍濫伐森林,甚至有些被國傢列入保護的資源、文物、民宅也被其開發掉了。這種現象的泛濫,使景區美感下降,自然生態係統遭到破壞。
  旅遊是人類追求美與享受的一種文化性活動。旅遊者要求旅遊環境舒適、空氣清新、山清水秀、景物宜人。環境優美,就能成為有吸引力的旅遊資源。例如花園城市新加坡,本土除了海灘和陽光,幾乎再沒有什麽自然旅遊資源了。但新加坡人建造了十分清潔安靜的環境,特別註意環境保護和緑化,並建有動物園、植物園、聖淘沙島等特色的人文旅遊資源,旅遊業仍然得到驚人的發展,每年入境的國際旅遊者人數幾乎是本國人口260萬人的2倍,創匯近50億新元,旅遊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之一。
  環境污染對旅遊資源的危害甚大。工業廢氣污染産生酸雨,會使大片森林枯死。由於環境污染,世界一些旅遊熱點的著名景觀和建築物遭受破壞。在美國,酸雨形成酸霧,使華盛頓林肯紀念堂的混凝土墻長出長長的鐘乳百柱和石筍,混凝土層剝落,建築物嚴重腐蝕。酸雨也使古文物、古建築這些珍貴的旅遊資源受到難以輓回的破壞。埃及雅典神廟的女神像鼻尖已被銷蝕。雅典近40年來因酸雨造成珍貴文物的破壞、損失大於過去400年的總和。羅馬古文物特拉揚石柱2500個藝術人像受酸雨侵蝕的已是形象模糊,遊人衹能"望柱興嘆"。
  而現代旅遊業中,賓館飯店排放的生活污水也是不容忽視的污染源,餐廳酒樓産生的廢氣和噪聲成了居民的投訴熱點,海濱旅遊區的無度開發會破壞水生生物的生態平衡。這些都是旅遊業發展給環境造成的危害,必須製定法規和措施保護環境。例如泰國芭提雅海濱度假地規定,40個床位以上的旅館要有污水處理設施,以保證海灣水域的衛生。土耳其禁止在沙灘上插太陽傘以防埋在沙裏的海龜蛋受損,禁止在沙灘上開汽車及用強烈照明燈,以免嚇跑大海龜。
  但在我國卻恰恰相反,旅遊作為一個産業來發展後,與環保之間的衝突是很深的,例如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産--泰山,作為中華民族的五嶽之尊,在發展旅遊中自然應該保護為上。但在泰山,大興土木之風卻愈演愈烈:根據國務院的有關規定,泰山原有的索道到90年代末是要拆除、恢復原貌的,現在不但不拆,反而進行了大規模擴建。為了擴建索道炸掉了約15000平米的主視面山體,並將沿途及岱頂的樹木砍伐殆盡,嚴重破壞了泰山的自然環境。當初,泰山因為建索道已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産委員會出示了黃牌,現在不但不改,反而變本加厲。原因何在呢?這其中關鍵的原因還是小部門眼前經濟利益的驅動。
  這些利益衝突其實早在80年代就已開始,大名鼎鼎的青海湖馬島自然保護區當年就發生過環保嚮旅遊妥協的事。鳥島由於是青海這個全國旅遊創匯最低的省難得的高品位和周邊基礎設施較好的旅遊資源,因而被青海省視作發展旅遊的兩張王牌之一,在處理旅遊與保護的關係上,青海省政府不僅將自然保護區的人力、財力主要投入到旅遊開發中,還在景觀最奇特的保護區的核心區蛋島旁邊建設了敞開式的觀景臺,遊客可直至正在孵化産卵的鳥近前約10米左右的地方。按照國傢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嚴禁遊客進入的國傢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竟成了旅遊的特區,因此,鳥島的鳥種群數量最近10年下降70%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第1節:南京的憂傷第2節:未老先衰的景區第3節:世界遺産致命傷第4節:中國景區十大憤怒
第5節:旅遊與環保第6節:美國經驗第7節:什麽都賣第8節:周莊的偽民俗
第9節:衹有小聰明第10節:那時周莊第11節:寫在周莊邊上第12節:中國的艾菲爾鐵塔
第13節:拆不去的天梯第14節:從最高到最長第15節:遺憾之旅第16節:平遙搬不動
第17節:平遙和麗江第18節:坍塌的古城墻第19節:神聖製造第20節:孔子乘泰山索道
第21節:泰山生氣了第22節:泰山石有沒有明天第23節:過把癮就死第24節:“買斷”桂林山水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