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考古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解密记   》 第一章 直面历史的遗产(3)      Yue Na

  (8)洹北商城的遥感与物探。
  从以上的划分可以看出,三代年代学这个看起来庞大无边、深不见底的题目,经过9个课题44个专题的分解、搭配,如同庖丁解牛,豁然开朗。这个呈树形结构的课题与专题的设置,其功能明确,内在逻辑紧密,覆盖了国内外研究夏商周年代学曾提出的所有途径和方法。每一个专题的任务都源于总目标的一个分支,每一个专题的成果都会最终输入“工程”目标的主体,从而使三代年代学的大厦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经多学科研究成果的交叉论证,得以构建起来。可以说,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一个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结合的开创性的学术研究命题。
  根据“工程”领导小组的指示和“工程”的特点,由首席专家提出,国家科委聘任相关学科的21名专家组成“工程”专家组,专家组下设精干的课题组,并再聘任不同学科的专家进行联合攻关。此次直接参与工程的来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内共九大学科的优秀学者达200多人,其人员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陕西天文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考古研究所,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烟台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等单位
  工程专家组主要人员,除李学勤、仇士华、李伯谦、席泽宗等4人外,分别是:
  马承源专家组成员、上海博物馆馆长、研究员
  马福臣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地球科学部副主任、研究员
  朱凤瀚专家组成员、南开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
  安金槐专家组成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严文明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
  邹衡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
  辛德勇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长寿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
  张培瑜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陈久金专家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研究员
  陈铁梅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
  俞伟超专家组成员、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
  原思训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
  殷玮璋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郭之虞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彭林专家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研究所教授
  裘锡圭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以上由21人组成的专家组,人文社会科学专家13人,其中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5人,考古学家8人;自然科学专家8人,其中测年技术专家4人、天文学家3人、地学家1人。这个由老中青三结合的专家队伍,既具有科学的合理性,又具有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性,并有能力起到“工程”领导小组所要求和期望的“起学术领导,把握研究方向的作用”。
  “工程”课题、专题组部分主要成员:
  杨升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罗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
  廖名春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郑杰祥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
  徐振韬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
  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教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序章 千年梦寻(1)序章 千年梦寻(2)第一章 直面历史的遗产(1)
第一章 直面历史的遗产(2)第一章 直面历史的遗产(3)第一章 直面历史的遗产(4)
第一章 直面历史的遗产(5)第一章 直面历史的遗产(6)第一章 直面历史的遗产(7)
第一章 直面历史的遗产(8)第一章 直面历史的遗产(9)第二章 在新世纪的光照里(1)
第二章 在新世纪的光照里(2)第二章 在新世纪的光照里(3)第二章 在新世纪的光照里(4)
第二章 在新世纪的光照里(5)第二章 在新世纪的光照里(6)第二章 在新世纪的光照里(7)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宫中穿行(1)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宫中穿行(2)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宫中穿行(3)
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宫中穿行(4)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宫中穿行(5)第三章 在夏文化迷宫中穿行(6)
No.   I   [II]   [III]   [IV]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