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食貨金瓶梅 》
白銀一兩價幾何(1)
侯會 Hou Hui
說到《金瓶梅》中的食貨經濟,就不能不先弄清16、17世紀中國人所使用的貨幣。
古人使用何種貨幣?人們從明清小說以及後世的戲麯、影視中得來的印象,似乎有兩種:銅錢與白銀。
銅錢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流通,有布錢、刀幣、圜錢等不同形製。其中圜錢為圓形銅板,中間有孔,孔始而圓,繼而方,因此人們又稱銅錢為“孔方兄”。後來的“秦半兩”“漢五銖”,以及歷朝歷代所鑄造的銅錢,大都是這種樣式。
明代承前朝之製,依然使用銅錢。銅錢的貨幣單位是“文”和“貫”:一個銅錢為一文,一千文為一貫。古代小說中形容用繩子穿起來的一貫銅錢,常說“青蛇也似一貫銅錢”,十分形象。但銅錢價值低,分量重,攜帶不便。因此到了明代中葉以後,銅錢用量減少,人們在商貿活動中主要使用白銀。
白銀屬於貴金屬。常見的貴金屬有黃金、白銀兩種,但黃金很少直接在市面上流通,一般總要換成銀子使用。中國是世界上使用白銀最多的國傢。從明代中葉始,一來因中國以瓷器、絲綢為主的對外貿易保持着很大順差,二來因美洲銀礦采用先進的采掘提煉技術,白銀産量激增,於是大量美洲白銀直接或間接(通過歐洲)流入中國。再加上日本及其他地區白銀的流入,在幾個世紀裏,中國成為“吸引全世界白銀的唧筒(即抽水機)”(費爾南·布羅代爾:《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據外國學者分析,在公元1800年以前的兩個半世紀裏,中國從世界各地獲得六萬噸白銀,約占世界白銀總量的一半(安德烈·弗蘭剋:《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這使得中國明清兩代以白銀為通行貨幣,成為可能。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民國前期,1935年國民政府發行“法幣”,白銀纔宣告退出金融舞臺。
我們在《金瓶梅》中最常看到的貨幣,正是白銀。前述潘金蓮請客,用的便是白銀。此外,小說中也有用銅錢的記錄。如第四回鄆哥到處尋找西門慶,是要“賺得三五十錢,養活老爹”,這裏的“三五十錢”,指的應是銅錢。第五回武大被西門慶踢傷後,潘金蓮“拿了銅錢”托王婆去買藥。第七回薛嫂嚮西門慶介紹孟玉樓前夫開布店時買賣興旺,“一日不算銀子,銅錢也賣兩大簸籮”。
那麽明代人除了使用白銀和銅錢,還有沒有其他形製的貨幣?有,那就是紙幣。仍是《金瓶梅》第五回,鄆哥因與王婆廝鬧吃了虧,跑去嚮武大揭發王婆撮合潘金蓮、西門慶通姦等事,並自告奮勇要幫武大捉姦。武大感激說:“既是如此,卻是虧了兄弟。我有數十貫錢,我把與你去。你可明日早早來紫石街巷口等我。”(按:人民文學出版社《金瓶梅詞話》校點本將“數十貫”改為“數貫”)武大說到做到,當時就給了鄆哥“幾貫錢並幾個炊餅”。
然而,武大身上怎麽會帶着“數十貫”銅錢呢?按明初製定的銅錢、白銀換算比率,一兩白銀等同於一貫銅錢,“數十貫錢”相當於數十兩白銀,賣炊餅的武大顯然沒有這樣的財力。即便是財主西門慶,出門時身邊也衹帶“三五兩銀子”(第三回)。更何況一貫銅錢重六七斤,數十貫銅錢——假定是二十貫吧,重一百二三十斤,武大還要挑着炊餅擔,又怎麽扛得動?由此可知,武大懷裏揣的應當是紙幣,而且是貶了值的紙幣。
瞭解一點兒中國貨幣史知識的人都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傢。在西周時就有類似紙幣的貨幣,稱為“裏布”。東周時民間曾使用“牛皮幣”和“傅別”,後者相當於期票。漢武帝時發行過“白鹿皮幣”,以鹿皮為幣材。唐朝的紙幣叫“飛錢”,宋代的紙幣稱“交子”“會子”。到了元朝,就幾乎完全使用紙鈔了。元代的紙鈔號稱“寶鈔”,用特殊的紙張印刷,單位仿照銅錢,有“貫”有“文”,面值分為十文、二十文、三十文、一貫、兩貫等。後來又發行一種“銀鈔”,單位和白銀一樣,分為“兩”“錢”“分”“毫”“釐”等面值(郭彥崗:《中國歷代貨幣》)——我們讀元代文獻,說到多少貫、多少文,或是幾錠、幾兩、幾錢,指的大都是紙鈔。
上一頁
[返回目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目錄 | 《金瓶梅》: 一部晚明社會“食貨志”(1) | 《金瓶梅》: 一部晚明社會“食貨志”(2) | 《金瓶梅》: 一部晚明社會“食貨志”(3) | 白銀一兩價幾何(1) | 白銀一兩價幾何(2) | 白銀一兩價幾何(3) | 饜甘飫肥談飲食(1) | 饜甘飫肥談飲食(2) | 穿綢挂緞說衣飾(1) | 穿綢挂緞說衣飾(2) | 穿綢挂緞說衣飾(3) | 穿綢挂緞說衣飾(4) | 交通、起居及其他(1) | 交通、起居及其他(2) | 交通、起居及其他(3) | 再多說幾句 | 千萬富翁的商業收益——西門慶如何賺錢之一(1) | 千萬富翁的商業收益——西門慶如何賺錢之一(2) | 行賄支????與偷稅獲利——西門慶如何賺錢之二(1) | 行賄支????與偷稅獲利——西門慶如何賺錢之二(2) | 藉官生財與放債取息——西門慶如何賺錢之三(1) | 藉官生財與放債取息——西門慶如何賺錢之三(2) | 財色雙得的“納妾工程”——西門慶如何賺錢之四(1)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