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孔學感悟集:論語力   》 第5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1)      於丹 Yu Dan    孔健 Kong Jian

  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
  於丹2007年12月
  我最初接觸儒教思想,依稀記得大概是四五歲的時候。嚮我傳授的是我的父親,但他並不是強迫我一定要把它背過的。他總是在日常生活中舉例告訴我,"這就是《論語》的。"
  在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中,《論語》的道理一點一滴滲入了我的人生。《論語》對於我而言,已經成為了篤定的、真實的、親近的並且溫暖的一種存在。
  所謂的經典真是非常有趣,剛開始的時候,感覺是非常的簡單,可是正如清代畫傢鄭板橋詩中所描述的那樣"畫到生時是熟時",反復閱讀經典,每次都會有新鮮的發現。並且每次都會一點一點逐漸接近真理。我自身是教育者,時常是一邊講授中國古典文學,一邊接受到新鮮的感悟,在我們苦難、悲傷的時候,總是給我們以力量,成為我們的精神支柱,或者說永遠溫暖着我們的生命,這就是經典。
  閱讀經典,在我們每個人自己的人生中,時常都是在加深"理解"的。各位讀者讀了此書,加深了對《論語》的理解,五年、十年之後,再次翻閱本書時,說不定仍然也會有新發現的。
  "儒教和道教"的和諧
  古典文學的遺傳基因,對於我們生活在當代的中國人,也是完全得到了繼承。比如說沒有受到充分教育,甚至不認字的農村婦女也知道孔子的教誨。換句話說,也就是仁義禮智信的美德,是極為普通的市民百姓所一直追崇的。
  儒教所重視強調的是天與人的和諧、人與社會的和諧,是每個人都"以天下為己任"和社會全體"和而不同"的狀態。我認為,在當今競爭激烈、對弱者苛刻、人與人之間的溫情逐漸缺失的今天,這種想法難道不正是非常必要的嗎?
  的確,孔子的教誨在今天的中國成為一股熱潮,這是非常好的事情。可是,我認為中國文化如果僅僅是都染成儒教一色卻並非好事。比如說以孔子為代表的儒教和以老莊為代表的道教,各自尋求探索不同的道路,這也是在尋求着同一個目的地--"和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1)第2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2)
第3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3)第4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4)
第5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1)第6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2)
第7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1)第8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2)
第9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1)第10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2)
第11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3)第12節:於丹《論語》扶桑行(1)
第13節:於丹《論語》扶桑行(2)第14節:於丹《論語》扶桑行(3)
第15節:於丹《論語》扶桑行(4)第16節:於丹《論語》扶桑行(5)
第17節:於丹日本講座(1)第18節:於丹日本講座(2)
第19節:於丹日本講座(3)第20節:於丹日本講座(4)
第21節:於丹日本講座(5)第22節:於丹日本講座(6)
第23節:於丹日本講座(7)第24節:於丹日本講座(8)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