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百年奇跡的人生:周有光百歲口述   》 第5節:一 常州青果巷(2)      周有光 Zhou Youguang    李懷宇 Li Huaiyu

  我的父親當教員,當時常州衹有兩個中學,一個男中,一個女中,父親就在女中裏教書。後來父親辦一個國學館,收學生,教古文。我跟父親很少在一起,不過我的印象中,父親的脾氣還是很好的,他並不固執,那時候提倡白話文,他教古文,可是不反對白話文。我們跟着母親到了蘇州,我的父親跟姨太太還是住常州,家庭窮了,就分裂了。
  我的母親對我影響大。母親是讀老書的,沒有進過新學校,她的文筆不行,我的祖母的文筆很好。祖母是高級知識分子,母親是普通知識分子,她看書沒有問題,可是寫文章不行。我的母親性格溫和,嚮來不生氣,她常說一句古話:"船到橋頭自然直。"不要着急,着急也沒有用處。她經過那麽多睏難,到九十六歲去世,頭髮黑的,耳朵不聾,眼睛也不花。
  抗日戰爭時,我們到了四川,我的父親和姨太太避日本人到鄉下。抗戰沒有結束,他就去世了。我聽說,他去拔牙,弄得不幹淨,中毒,大概是這樣去世的。他的姨太太也是晚一點在抗戰期間去世了。
  上小學之前,我們傢請了中文、英文、舞蹈老師,教我的姐姐們。我年紀太小,沒有條件上她們的課。我就去偷看,傢裏買了一架風琴,一位女老師教姐姐們唱歌跳舞,一位年輕的男老師教英文,一位老先生教中文。
  我沒有上私塾。我小時候讀書讀得不多,傢裏衹有我一個男孩,溺愛我,說:"不要壓他讀書,早讀書身體不好。"當時我妹妹還沒有生,我的姐姐大,不跟我玩。我就到我們傢的房客那裏,他們的女孩子跟我差不多大,我跟他們玩,他們大人不讓我玩,說女孩跟男孩不能一起玩。我一個人很孤獨,沒有玩的伴侶。後來上小學就好了,同學多得很。
  每年過年一定要拜祖宗,一代一代有好幾個大小的廳,有畫像,這種畫像畫得很仔細,平時收藏起來,過年纔拿出來,挂上要叩頭。一抗戰,我們逃難,東西都沒有了。打完仗,我到美國,看見賓館裏就挂着我們中國人祖宗的畫像,價錢貴得不得了。
  常州親戚很多,可是小時候叫的伯伯、叔叔,大名一個都不知道,後來我是一路往外跑,從常州到蘇州到上海到外國。常州幾十年沒有去,80年代,常州舉行一個紀念瞿秋白的學術研討會,我去了。常州是出篦子的,《十五貫》裏就是拿十五貫的錢到常州買篦子。我想買些篦子回來,結果買不到。我住在一個當時算最好的賓館,在四層樓,外面下大雨,房子是漏的。
  可是常州在中國來講,是電氣化最早的城市。滬寧鐵路是最早發展的地方,常州在滬寧鐵路的中心,最早辦了一個發電廠,發電廠的電輸到整個滬寧鐵路。常州鄉下很早就有電燈了,而且用電來搞小的發電機打水,所以常州沒有荒年,農業發展很早。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節:序(1)第2節:序(2)第3節:序(3)
第4節:一 常州青果巷(1)第5節:一 常州青果巷(2)第6節:二 育志小學
第7節:三 常州中學(1)第8節:三 常州中學(2)第9節:四 五四運動
第10節:五 聖約翰大學(1)第11節:五 聖約翰大學(2)第12節:六 光華大學(1)
第13節:六 光華大學(2)第14節:七 拉丁化運動第15節:八 妻子張允和(1)
第16節:八 妻子張允和(2)第17節:九 "流水式"的戀愛(1)第18節:九 "流水式"的戀愛(2)
第19節:一○ "舉杯齊眉"第20節:一一 四姐妹第21節:一二 連襟瀋從文
第22節:一三 留學日本(1)第23節:一三 留學日本(2)第24節:一四 抗日戰爭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