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5月17日深夜,李敖在《永远失职,永不失业》一文中,批评国民党的“立法委员”放弃职责,成为哑巴、混人,根本未起到“立委”的作用,也未尽“立委”的责任。“立法院”的373个“立委”中,有118个“立委”在31年中未说过一句话,有61个在31年中说了平均不到1次的话。另194个“立委”虽在“立法院”中发了言,却不是为人民说话。李敖在论到这类人时,点了胡秋原的名,他说:1954年,胡秋原写文章宣称,纯个人是非,他是不闻、不问、不谈的。不料,8 年以后,当人民研究他的‘闽变’叛国史时,他不但要闻要问要谈,并且谈到“立法院”来了。他本来为了抗议《出版法》,宣称此出版法一日不废,他一日不回“立法院”,可是为了阻止人民研究他的叛国史,他不但回到“立法院”,并且主张“政府”该用出版法制裁人民了!当“内政部长”表示人民并没有“侮辱元首”情事时,他还是不肯罢休,非要兴文字狱不可!有史以来,不论古今中外,身为民意代表的人,他们被人民奉养、尊敬,都因为他们肯“为民喉舌”,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跟政府对立,从来没有在政府认为人民清白时,反倒要“政府”整人民的,可是这种妙事,竟发生在这个岛的“立法院”里,真不能不说是古今中外都没有的大笑话!
此文发表在1982年9月《李敖千秋评论》丛书第9 期上,相信此文发表后,胡秋原看到了。此文对胡秋原挖苦得相当深,因文中写的都是事实,胡秋原看到了也难以反驳,只好将恨记在心里。
随后,李敖又写了一系列拆穿胡秋原的政论文章,如《胡秋原有反俄远见吗?》、《蒋总裁口中的胡同志》、《胡秋原冒充伪部长》、《胡秋原怎样迫害殷海光》、《从迫殷到批胡》、《为胡秋原的迫害举证》等文。李敖写这些文章,花了很大的精力,而且都是用事实说话,因而,对胡秋原的打击相当大。
1980年6月29日,台湾《时报》杂志社为胡秋原举办了“70寿辰祝贺会”。在祝寿会上,一个叫卜大中的学者根据胡秋原的文章、著作提供的一些不实的资料,即席作了一个《胡先生的反俄远见》的发言,说胡秋原三四十年代就反俄,而且后来的许多事实被他言中了,胡秋原在反俄方面,真有远见。
1980年6月29日,李敖在《时报》杂志上看到曾祥铎的文章《记胡秋原先生70寿辰会记》后,很气愤,认为卜大中的发言,均来自胡秋原1952年在台湾出版的《俄帝侵华史纲》。为了拆穿胡秋原,他当即调阅了很多历史资料,并查出了胡秋原在三四十年代不但未反俄,而且还写了不少颂俄文章。如1940年11月7日,胡秋原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了一篇《中苏合作是历史使命》一文,他在文中断言:苏联不致与日本订立互不侵犯条约。可5个月后,日本与苏联就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这是什么远见?又如1945年2月,苏、英、美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秘密签订了一个损害中国主权的《雅尔塔协定》,这个协定遭到很多中国人的反对,胡秋原却于2月18日在《中央日报》上写了大颂雅尔塔会议的文章《克里米亚会议与世界前途》,公然在文章中说苏、英、美三国联合声明为“光辉文献”、“无论如何高的评价都不为过”,这是什么远见?
李敖在文中批评吹捧胡秋原的卜大中说:“为什么与事实这样南辕北辙?因为卜大中这些小学者其学甚小,看不到当年的资料,所以胡秋原长篇大论于前,他们就短笛无腔于后,胡秋原的徒弟中,无人肯对现代史下功夫,所以就听凭胡秋原捏造历史,然后跟他胡说欺世,这种现象很可恶,我非拆穿不可。”
李敖除了在文章、著作中说胡秋原是个反复多变的人外,还说胡秋原是个不诚实、爱说假话的人,比如他在“闽变”中,只在“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任过文化委员会委员、宣传处主任,他后来公然信口胡吹,捏造历史,私下对人说他任文化部长。
当时,李敖抨击胡秋原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他与国民党联手迫害台湾著名学者、政论家、台大哲学系教授,又是李敖老师的殷海光,甚至说殷海光的早死与胡秋原的迫害有关。 五六十年代,殷海光在台湾如日中天,名气甚大,崇拜的人极多,李敖接二连三地公开在报刊上写文章说胡秋原是迫害殷海光的元凶,弄得胡秋原极为难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