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 古今詩話   》 古今詩話(五)      李頎 Li Qi

  二○一、丁晉公踘蹴詩
  
  踘蹴,惟柳三復能之。丁晉公亦好焉。晉公詩曰:“背裝花屈膝,白打大廉斯。進前行兩步,蹺去立多時。”①(《總龜》前二十一)
  案:此則出《中山詩話》。
  
  ----------------
  ①案:《溫公續詩話》所引二聯為“鷹鶻騰雙眼,竜蛇繞四肢,躡來行幾步,蹺後立多時”。
  二○二、李端即宴賦詩
  
  郭人,①升平公主婿也。盛會文士即席作詩,公主自帷中觀之。李端中宴詩成,有“薫香荀令偏憐小,②傅粉何郎不解愁”之句,衆皆稱妙。或謂宿思。端自願賦一篇。錢起曰:“請以起姓為韻。”遂有金垺銅山③之句。曖出名馬金帛為贈。(《總龜》前二十二)
  案:此則出李肇《國史補》,亦見《唐語林》捲三。
  
  ----------------
  ①“人”當作“曖”,或作“郭令公子曖”。
  ②《全唐詩話》二、《唐語林》三、《唐紀》三十、《全唐詩》十一“斜作“少”。
  ③“埍當作“埒”。案詩作“新開金埒教調馬,舊賜銅山許鑄錢”。
  二○三、白樂天裴晉公宴賦詩
  
  白樂天致仕時,裴晉公夜宴諸進士官,①樂天賦詩云:“九燭臺前十二姝,主人留醉任歡娛。飄颻②舞袖雙飛蝶,宛轉歌喉③一索珠。坐久欲醒還酩酊,夜深臨去更④踟躕。南山賓客東山妓,此會人間曾有無?”(《總龜》前二十二、《叢話》十七、《全唐詩話續編》上)
  案:此則出《摭言》捲十五。
  
  ----------------
  ①《摭言》“進士官”作“致仕官”。
  ②《香山集》“飄颻”作“翩翩”。
  ③《香山集》“喉”作“聲”。
  ④《摭言》“去”作“散”;《全唐詩》“臨去更”作“初散又”。
  二○四、白樂天聯句不勝楊侍郎
  
  裴令公守東洛,夜宴半酣,公索聯句。元、白有得色。公為破題。至楊侍郎,①曰:“昔日蘭亭無豔質,此時金𠔌有高人。”白②知不能加,遽裂紙曰:“笙歌鼎沸,勿作此冷淡生活。”〔元告白曰:“樂天可謂全其名也。”〕③(《總龜》前二十二)
  案:此則出《摭言》捲十三。
  
  ----------------
  ①《摭言》“侍郎”作“汝士”。
  ②《叢話》後十七“白”前有“元”字,“白”後有“自”字。
  ③《叢話》引《摭言》無此二語。
  二○五、李嶸詩
  
  李相國尉①鎮淮南,布素孫處士來謁。李敦舊分,待之殊禮,將行,祖送遊河橋下。舟人回篙水濺近坐飲妓。李公大怒。孫獻《楊柳詞》曰:“半額鵝②黃金縷衣,玉搔頭裊鳳雙飛。從教水濺羅裙濕,知道巫山③行雨歸。”舟子獲免罪。④又有李嶸獻《相國詩》雲:“雞樹煙衾⑤瑞氣⑥深,鳳池波待玉山澄。國人久倚東關望,擬築沙堤到廣陵。”後果入相。(《總龜》前二十二)
  
  ----------------
  ①《廣記》二百引《抒情詩》作“蔚”。
  ②《廣記》引“鵝”作“微”。
  ③《廣記》引作“還道朝來”。
  ④案《總龜》前中引《古今詩話》有此事,為裴慶餘詩。註云:“《唐賢抒情》謂李蔚守淮南日,布衣孫處士作。”據是,則此文應出《抒情集》,不出《古今詩話》。《太平廣記》亦言此則出《抒情集》。或《古今詩話》據《抒情集》錄李嶸一詩因連載此事,亦未可知。
  ⑤《廣記》引“衾”作“含”。
  ⑥《廣記》引“深”作“凝”。
  二○六、鄭還古贈柳將軍歌姬詩
  
  鄭還古博士,東都閑居,與柳將軍往還。柳富有傢姬,鄭與笑語,柳知不怪也。鄭將入京,柳餞之。鄭《贈姬詩》曰:“冶豔出神仙,歌①聲雜②管弦。眼看③白苎麯,欲上④碧雲天。未擬生裴秀,如何⑤知⑥鄭玄?莫教⑦金𠔌水,橫過墜樓前。”柳見詩曰:“俟榮歸,當為遣充賀禮。”及歸,〔除〕⑧國子博士。柳遣姬入京師,至嘉祥驛,而鄭已物故,柳甚悼之。(《總龜》前二十三)
  案:《太平廣記》一百六十八引此作《盧氏雜說》。
  
  ----------------
  ①《全唐詩話》三“歌”作“清”。
  ②《太平廣記》、《全唐詩話》、《唐紀》四十八、《全唐詩》十八“雜”作“勝”。
  ③《全唐詩話》、《全唐詩》“眼看”作“詞輕”,《唐紀》作“詞調”。
  ④《全唐詩話》、《唐紀》、《全唐詩》“欲上”作“歌歇”。
  ⑤《全唐詩話》作“何如”。
  ⑥《太平廣記》、《全唐詩話》、《唐紀》、《全唐詩》“知”作“c”。
  ⑦《全唐詩話》、《唐紀》、《全唐詩》“莫教”作“不堪”。
  ⑧《全唐詩話》、《唐紀》有“除”字。
  二○七、張祜續杜牧之詩
  
  張祜客淮南幕中,赴宴時,杜紫微為支①使,座中有屬意處,索骰子賭酒。牧之微吟曰:“骰子逡巡裹手拈,無因得見玉纖纖。”祜應聲曰:“但知報道金釵落,仿佛還應露指尖。”②(《總龜》前二十三、《全唐詩話續編》上)
  案:此則出《摭言》捲十三。《全唐詩》二十九亦作張祜句。
  
  ----------------
  ①《太平廣記》六五一引《摭言》“支”作“禦”。
  ②原註:“《南部新書》謂此詩乃李義山作”。
  二○八、士子以詩免赴軍
  
  朱滔括兵不擇士族,悉令赴軍,自閱於球常有士子進趨閑雅,因問曰:“何業?”曰:“學詩。”“有妻否?”曰:“有。”即令作《寄內詩》,曰:“握筆題詩易,荷戈徵戍難。慣從鴛被暖,怯嚮雁門寒。瘦盡寬衣帶,啼多漬枕鸞。試留青黛着,回日畫眉看。”又令代妻答曰:“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鬍麻好種無人種,正好①歸時又②不歸。”滔憐之,遺束帛遣歸。(《總龜》前二十三)
  案:此則見孟棨《本事詩》。
  
  ----------------
  ①《本事詩》“正好”作“合是”。
  ②《本事詩》“又”作“底”。
  二○九、戎昱作詩贈歌妓
  
  韓晉公鎮浙西,戎昱為郡刺史,有郡妓美而善歌。公召置籍中。昱作詩以遣之,且曰:“至彼令歌,必首唱是詞。”既至,公持杯,妓歌昱詩。公曰:“使君於汝寄情邪?”對曰:“然”。贈百縑而遣之歸。其詞曰:“好去①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係人②情。黃鶯久住渾相識③,欲去④頻啼四五聲。”⑤(《總龜》前二十三)
  案:此則出孟棨《本事詩》。
  
  ----------------
  ①《全唐詩》十“去”作“是”。
  ②《本事詩》、《全唐詩》“人”作“離”。
  ③《太平廣記》二百七十四引《本事詩》“識”作“戀”。
  ④《本事詩》、《全唐詩》“去”作“別”。
  ⑤案此昱《移傢別湖上亭詩》。
  二一○、章臺柳
  
  韓翊少負纔名。鄰居有姓李者,每將倡妓柳氏至其居,必邀韓同飲。愈熟,柳每窺所往來,皆名人,因乘暇語李曰:“韓秀纔甚貧,然所與遊必時賢,是必不久睏,宜假倚之。”李深然之。具酒邀韓,至,謂韓曰:“公當今名士,柳當今名色。名色配名士,不亦可乎?”遂命柳與韓。韓懇辭。李曰:“大丈夫相遇杯酒間,一言道合,尚相許以死,一婦人何足辭。夫子貧,柳資數①萬,可以取濟。”長揖而去。韓辭之。柳曰:“此豪達者,昨暮其②言之矣。”俄就柳歸。來歲成名,淄青節度使闢為從事。韓以世方擾,不敢以柳同行,置之都下,期至而迓之。三歲,不果,寄之詩曰:“章臺柳,章臺柳,昔日依依③今在否?縱使長條拂地④垂,如今⑤攀折他人手。”柳答曰:“楊柳枝,芳菲節。可惜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歸⑥來不⑦堪折。”(《總龜》前二十三)
  案:此則出孟棨《本事詩》。又許堯佐有《章臺柳傳》。
  
  ----------------
  ①《本事詩》“數”下有“百”字。
  ②“其”疑當作“具”;《本事詩》作“備”。
  ③《本事詩》作“往日青青”;《唐紀》三十作“顔色青青”;《柳氏傳》“依依”作“青青”。
  ④《本事詩》、《唐紀》、《柳氏傳》“拂地”作“似舊”。
  ⑤《本事詩》、《柳氏傳》“如今”作“亦應”;《唐紀》作“也應”。
  ⑥《本事詩》、《唐紀》、《柳氏傳》“歸”作“君”。
  ⑦《本事詩》、《柳氏傳》、《唐紀》“不”作“豈”。
  二一一、禦溝紅葉
  
  盧渥捨人應舉京師,偶臨禦溝,見一紅葉,上有一絶雲:“流水①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盧得之,藏於巾篋。及宣宗有旨,許宮人從人。盧所獲人,因睹紅葉而籲怨久之,曰:“當時偶題,不謂君得之。”(《總龜》前二十三)
  案:事出《雲溪友議》。又《藝苑雌黃》引盧渥事與下節顧況事謂出《名賢詩話》,豈此書原名《古今名賢詩話》,故諸傢簡稱遂生歧異耶?
  
  ----------------
  ①《唐紀》五十九“流水”作“水流”。
  二一二、桐葉題詩
  
  顧況在洛,乘閑遊苑中,水上得大桐葉,有詩曰:“一入深宮裏,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明日於上遊亦題於葉,泛之波中,曰:“花落深宮鶯亦悲①,上陽宮女斷腸時。帝城②不禁③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④誰?”十日餘,有客尋春苑中,又於葉上得詩以示況雲:“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來⑤春⑥取决行。”(《總龜》前二十三、《全唐詩話續編》上)
  案:此則出孟棨《本事詩》。劉斧《青瑣高議前集》捲五所載《紅葉記》,即本顧況、盧渥二人之事而合竄為傳者。
  
  ----------------
  ①《太平廣記》一九八引《本事詩》作“愁見鶯啼柳絮飛”。
  ②《廣記》引《本事詩》“帝城”作“君恩”。
  ③《全唐詩》十作“君恩不閉”。
  ④《本事詩》“寄與”作“欲寄”。
  ⑤《本事詩》“來”作“乘”。
  ⑥《廣記》引《本事詩》“春”作“風”。
  二一三、纊衣題詩
  
  開元中,賜邊軍纊衣,製於宮①,有兵士②短袍中得詩,曰:“沙場徵戍客,寒苦若為眠。戰袍經手作,知落阿誰邊?留③意多添綫,含情更着綿。今生已過也,重結後生④緣。”兵士以詩白帥,帥進呈明皇,以詩遍示宮中,曰:“作者勿隱,不汝罪也。”有一宮人自言萬死。明皇深憫之,遂以嫁得詩者,謂之曰:“吾與爾結今生緣。”邊人感泣。(《總龜》前二十三)
  案:此則見孟棨《本事詩》。
  
  ----------------
  ①《本事詩》“宮”下有“中”字。
  ②《本事詩》“士”下有“於”字。
  ③《本事詩》、《唐紀》七十八“留”作“蓄”。
  ④《本事詩》“生”作“身”。
  二一四、張又新重見廣陵歌妓詩
  
  張又新郎中嘗為廣陵從事,有歌妓常緻情,而終未果納。二十年後,妓猶在籍中。張罷江南郡道,由廣陵時,李紳鎮淮南,宴飲極歡。張以指染酒書一絶於盤上,相府命妓歌以侑張酒。其詞曰:“雲雨分飛二十年,當時求夢不曾眠。今來頭白重相見,還上襄王玳瑁筵。”酒罷,令妓侍張歸。(《總龜》前二十三)
  案:此則出《本事詩》。
  二一五、奪歌姬詩
  
  太和初,有御史分務洛都,有姬①善歌,時李逢吉留守欲一見,既不可辭,遂往焉。李有姬四十餘輩,皆在其下,既入不復出。〔頃之,李亦辭以疾,遂罷坐,信宿耗絶,但怨嘆不能已已。〕②作詩兩篇,投李曰③:“三山不見海沉沉,豈有仙蹤尚可④尋?青鳥去時雲路斷,姮蛾歸處月宮深。紗窗暗⑤想春相憶,書幌誰憐夜獨吟。料得此時⑥天上月,衹應偏照兩人心。”一篇亡。(《總龜》前二十三、後四十七,《叢話》前六十)
  案:此則出《本事詩》,亦見《唐詩紀事》八十。又案鬍仔雲:“餘觀《劉賓客外集》有《憶妓》四首,內一首即前詩也;其餘三首,亦是前詩之意。《古今詩話》既不志御史姓名,則此詩豈非夢得為之假手乎?”
  
  ----------------
  ①《叢話》“姬”作“妓”。
  ②《叢話》有此數語。
  ③《叢話》作“為詩兩篇投獻,明日,李但含笑曰:大好詩,遂絶。詩曰”雲雲。
  ④《本事詩》“尚”作“更”。
  ⑤《本事詩》“暗”作“遙”。
  ⑥《本事詩》“此時”作“夜來”。
  二一六、破鏡重圓
  
  陳太子捨人徐德言,尚叔寶妹樂昌公主。陳政衰,謂其妻曰:“國破必入權豪傢,倘情緣未斷,尚慕相見。”乃破鏡各分其半,約他日以正月望日賣於都市。及陳亡,其妻果為楊越公得之,乃為詩曰:“鏡與人俱去①,鏡歸人不歸。無復姮蛾影,空留明②月輝。”樂昌得詩,悲泣不已。越公知之,愴然,召德言至,還其妻。曰:“與德言、樂昌餞別。”令樂昌為詩,曰:“今日甚③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懼不敢,方信④作人難。”(《總龜》前二十三)
  案:此則見孟棨《本事詩》,亦見李冗《獨異志》下。
  
  ----------------
  ①《獨異志》“去”作“至”。
  ②《獨異志》“留明”作“餘半”。
  ③《本事詩》、《獨異志》“甚”作“何”。
  ④《本事詩》、《獨異志》“信”作“驗”。
  二一七、樂天詩詠樊素小蠻
  
  樂天姬樊素善歌,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①樊素年既長,小蠻方豐豔。因為《楊柳詞》,曰:“一樹春風萬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總龜》前二十三、施註蘇詩二十九引《古詩話》、《樂趣》十三)
  案:此則出《本事詩》,亦見《雲溪友議》。然《本事詩》《雲溪友議》所言年既高邁乃指樂天,非言樊素,故此詩後二句云:“永豐坊裏東南角,盡日無人屬阿誰?”
  
  ----------------
  ①施註蘇詩引至此。
  二一八、戎昱送歌妓詩
  
  唐戎昱守零陵,妓籍中有善歌者,相帥於公頔①遽索之,昱乃遣行,比至令歌,乃昱送妓辭也。其辭曰:“寶鈿香②蛾翡翠裙,妝成掩泣欲行雲。殷勤好嚮③襄王道,④莫嚮瑤⑤臺夢使君。”公曰:“大丈夫不能立功業,為異代所稱,豈可奪人愛姬,為己之娛?”遂贈以帛,送歸零陵。(《總龜》前二十三)
  案:此則出《唐語林》四。
  
  ----------------
  ①“頔”原作“頓”,據《唐語林》改。
  ②《唐語林》“香”作“青”。
  ③《唐語林》、《唐紀》二十八、《全唐詩》十“嚮”作“缺。
  ④《唐紀》、《全唐詩》“道”作“意”。
  ⑤《唐紀》、《全唐詩》“瑤”作“陽”。
  二一九、侯繼圖得桐葉詩
  
  《五溪論事》①雲:“蜀尚書侯繼圖,本儒士。一日秋風四起,偶倚欄於大慈寺樓,有大桐葉飄然而墜,上有詩云:‘拭翠斂雙蛾②,為鬱心中事。若③管下庭除,書成相思字。此字不書石,此字不書紙。書嚮秋④葉上,願逐秋風起。天下有心人,盡解相思死。天下負心人,不識相思意。⑤有心與負心,不知落何地/侯貯小帖,凡五六年,方卜任氏為婚,嘗諷此事。任氏曰:‘此是妾書葉時詩,爭得在公處?’曰:‘嚮在大慈寺閣上倚欄得之。即知今日聘,非偶然也。’侯以今書較之,與葉上無異。”(《總龜》前二十三)
  
  ----------------
  ①案“《五溪論事》”當作“《玉溪編事》”,蜀金利用撰。
  ②王漁洋《五代詩話》“雙蛾”作“蛾眉”。
  ③《太平廣記》一百六十、《五代詩話》“若”作“搦”。
  ④《五代詩話》“嚮秋”作“在桐”。
  ⑤《五代詩話》“意”作“字”。
  二二○、乾坤老臣
  
  元厚之昔隨侍在荊南,從學於竜安寺僧捨。後三①十年以竜圖閣帥荊州,昔之老僧猶在。一日,訪舊齋,而門徑池臺如昔,悵感久之。因創巨堂,榜曰“碧落”。題詩於堂,曰:“九重侍從三明主,四紀乾坤一老臣。”未幾,召還翰林,參熙寧大政,真可謂乾坤老臣也。(《總龜》前二十四)
  案:此則出《湘山野錄》捲上。
  
  ----------------
  ①《湘山野錄》“三”作“二”。
  二二一、飯後鐘碧紗籠
  
  王播少遊揚州惠照①寺木蘭院,隨僧飯,僧頗厭之。後二紀出鎮廣陵,因訪舊遊,嚮書字已為碧紗籠矣。題二詩曰:“二②十年前此院遊,木蘭初③發院初④修。而⑤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⑥僧白頭。”⑦“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闍黎飯後鐘。⑧二⑨十年前⑩塵撲面,而⑾今始得碧紗籠”。⑿(《總龜》前二十四、《樂趣》九、《叢話》後十六)
  案:此則出《摭言》捲七。鬍仔謂:“以《唐史》考之,且《古今詩話》所言播少孤貧,嘗客揚州,後自重位鎮是邦,皆與《唐史》合。”
  
  ----------------
  ①《叢話》“照”作“昭”。
  ②《全唐詩話》三、《唐紀》四十五、《全唐詩》十七“二”均作“三”。
  ③《摭言》、《叢話》、《全唐詩話》、《唐紀》、《全唐詩》“初”作“花”。
  ④《摭言》、《全唐詩話》、《唐紀》、《全唐詩》“初”作“新”。
  ⑤《全唐詩話》、《唐紀》、《全唐詩》“而”作“如”。
  ⑥《叢話》“無花”作“花無”。
  ⑦《樂趣》引此首後有“其原題雲”四字。
  ⑧《樂趣》於此句下有“續之曰”三字。
  ⑨“二”,《全唐詩話》諸書均作“三”。
  ⑩《叢話》“前”均作“來”。
  ⑾《摭言》、《全唐詩》“而”作“如”。
  ⑿原註:“《北夢瑣言》載後篇段文昌題江陵佛寺。”
  二二二、柘枝妓詩
  
  李翺尚書於潭州①席上,有舞柘枝者,顔色慘怛,侍禦殷堯藩即席贈詩,曰:“姑蘇太守青蛾女,流落長沙舞柘枝。滿座②綉衣皆不識,可憐紅③臉淚雙垂。”因問之,乃蘇州韋中丞愛姬所生女也④,因相為之籲嘆。即命更其舞衣,於賓榻中,擇士嫁之。舒元輿侍郎聞之,贈李公詩,曰:“湘江舞罷忽生⑤悲,便脫蠻⑥靴出絳幃。誰是蔡邕琴酒客?魏公懷舊嫁文姬。”(《總龜》前二十四)
  案:此則出《唐語林》捲四。
  
  ----------------
  ①《唐紀》四十三“潭州”作“長沙”。
  ②《全唐詩》十八“滿坐”作“坐滿”。
  ③《唐語林》“紅”作“粉”。
  ④案《南部新書》下作“韋江夏之女”。《唐紀》三十五註云:“夏卿之裔,正卿之姬”。
  ⑤《唐語林》、《唐紀》“生”作“成”。
  ⑥《唐紀》“蠻”作“鸞”。
  二二三、贊皇公貶崖州詩
  
  贊皇公再貶朱崖道中,有詩云:“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文帝寵深陪雉尾,武皇恩重①宴竜津。黑山永破和親虜,烏嶺全坑扈從臣。自是功高臨盡處,禍來名減②不由人。”又登朱崖郡城雲:“獨上高樓望帝京,烏③飛猶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世傳贊皇公崖州詩,皆仇人所作,衹此二首是真。(《總龜》前二十五)
  
  ----------------
  ①《全唐詩》“重”作“厚”。
  ②《全唐詩》“減”作“滅”。
  ③《全唐詩》“烏”作“鳥”。
  二二四、燕詩
  
  唐元和十三年,士人下第,多為詩刺試官。獨章孝標作《歸燕》詩獻庾承宣侍郎曰:“積纍①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嚮社前歸。連雲樓閣②無棲處,更傍③誰傢門戶飛?”歐陽澥亦作《燕詩》,獻鄭愚侍郎雲:“翩翩飛④燕畫堂開,送古迎今幾萬回。長嚮春秋社前後,為誰歸去為誰來?”(《總龜》前二十五)
  案:章孝標事見範攄《雲溪友議》。
  
  ----------------
  ①《雲溪友議》、《唐紀》四十一“積纍”作“舊壘”。
  ②《雲溪友議》、《唐紀》“樓閣”作“大廈”。
  ③《雲溪友議》、《唐紀》“傍”作“望”。
  ④《唐紀》六十七“飛”作“雙”。
  二二五、客吟白尚書詩
  
  盧氏子垂拱中不中第,步出都門。其日寒甚,投宿旅捨。一客續至,附火吟曰:“學織絲①綾功未多,謾臨②機杼錯拋梭。莫教宮錦行傢見,把此文章笑殺他。”盧憶前詩,乃白尚書者。因問其姓氏,曰姓李氏,世業織綾,前屬東宮錦坊③,見以薄藝投本行,皆云,花樣與前不同,不謂伎倆兒以文采求售,不重於世如此。(《總龜》前二十五)
  案:《太平廣記》二百五十七作出《盧氏雜說》。
  
  ----------------
  ①《唐紀》八十“絲”作“綫”。
  ②《唐紀》“謾臨”作“亂拈”;《太平廣記》作“亂投”。
  ③《太平廣記》作“東都官錦坊”。
  二二六、元稹贈黃明府詩
  
  元稹奉使東川,於襃城《題黃明府詩》,序曰:昔年曾於解縣飲酒,餘為①錄事,有客後至,數犯酒令,並飛數杯,逃席而去。醒後問其人,曰:前虞鄉黃丞也。爾後絶不復知所在。元和四年三月奉使東川,十六日,至襃城驛,有黃明府見迎,問其前銜,即曩日逃席〔黃丞〕②也。因問坐隅山川,則襃女所奔之城在其左,諸葛所徵之地在其右,感今懷古,作《贈黃明府詩》,曰:“昔年曾痛飲,黃令睏飛觶席上當時走,馬前今日迎。依稀迷姓字,積漸識平生。故友身皆遠,他時③眼暫明。便邀連坐敘④,兼共摘⑤船行。酒思臨風亂,霜鯪拂地平。不看深淺酌,貪愴古今情。迤逶⑥七盤路,坡陀數丈城。花疑襃姒⑦笑,棧想武侯徵。一種幽埋石,空⑧閑⑨千古⑩情。”(《總龜》前二十五、《全唐詩話續編》上)
  案:此則出孟棨《本事詩》。
  
  ----------------
  ①《唐紀》三十七“為”下有“霰字。
  ②《本事詩》、《唐紀》有“黃丞”二字。
  ③《本事詩》“時”作“鄉”。
  ④《本事詩》作“同榻坐”;《唐紀》作“連榻坐”。
  ⑤《唐紀》“摘”作“榜”。
  ⑥《本事詩》、《唐紀》“迤逶”作“邐迤”。
  ⑦《本事詩》、《唐紀》“姒”作“女”。
  ⑧《本事詩》“空”作“老”。
  ⑨《唐紀》“閑”作“聞”。
  ⑩《本事詩》“古”作“載”。
  二二七、魏瓘感懷詩
  
  魏瓘侍郎知廣州,子城一角忽頽,一古磚有四大字雲:“委於鬼工”,是魏字。公感其事,大築新之,罷而召還。仲簡待製代之。未幾,儂賊寇廣州,外城一擊而北,獨子城堅完,民賴以生。賊平,朝廷以公有前知之備,加諫議大夫,再知五羊。二年,公以築城之功,自論久不報,作《感懷詩》,曰:“羸羸霜發一衰翁,蹤跡年來類斷蓬。萬裏遠歸雙闕下,一身還①在衆人中。螭頭賜封恩雖厚,雉堞論功事已空。淮上有山歸未得,獨揮清淚②灑春風。”又《五羊書事詩》雲:“雖雲③嶺外無霜雪,何事秋來亦滿頭?”文潞公采其詩進呈,加竜圖閣學士尹天府。(《總龜》前二十五)
  案:此則亦見《湘山野錄》捲中。
  
  ----------------
  ①《湘山野錄》“還”作“閑”。
  ②《湘山野錄》“淚”作“涕”。
  ③《湘山野錄》“雖雲”作“誰言”。
  二二八、南唐元宗詩
  
  南唐元宗劉江之後,金陵對岸,即是敝境,因遷都豫章,每北望,忽忽不樂。有詩曰:“靈槎思浩蕩,老鶴憶崆峒。”又《廬山百花亭刊石》雲:“蒼苔迷古道,紅葉亂朝霞。”皆佳句也。(《總龜》前二十五)
  案:此則見鄭文實《江表志》。
  二二九、詠賣餅人妻
  
  寧王憲①宅左有賣餅人妻,有色。王欲之,厚遺其夫,取之,寵嬖踰等。閱歲,因問雲:“尚思餅漢否?”默然不對。因呼令見。其妻註眼②淚下,若不勝情。時坐客十餘,莫不凄然。王請客賦詩。王摩詰先成,詩曰:“莫以今朝③寵,寧忘舊④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⑤(《總龜》前二十五)
  案:此則見孟棨《本事詩》。
  
  ----------------
  ①《本事詩》“憲”作“曼”。
  ②《本事詩》“眼”作“視”。
  ③《本事詩》、《全唐詩話》一、《唐紀》十六“朝”作“時”。
  ④《本事詩》“舊”作“昔”;《全唐詩話》、《唐紀》均作“異”。
  ⑤案此《息媯怨》詩。
  二三○、詩詠大石龜
  
  東海北岩畔,有大石龜,俗雲魯般所造,夏則入海,鼕復止此山涯。〔陸機〕①有詩云:“石龜尚懷海,我寧忘故鄉1(《總龜》前二十五)
  案:此則出《述異記》。
  
  ----------------
  ①據《廣記》三七四引《述異記》補。
  二三一、劉虛白詩
  
  劉虛白昔與裴令公①同硯席。及公主文,虛白猶是舉子。試雜文日,簾前獻一絶雲:“二十年前此夜中,一般燈燭一般風。不知歲月能多少?猶着麻衣待②至公。”(《總龜》前二十五)
  案:此則出《摭言》。
  
  ----------------
  ①《摭言》作“太平裴垣”;《唐紀》六十作“盧坦”。
  ②《太平廣記》一百八十二引《摭言》“待”作“侍”。
  二三二、種放瀟湘感事詩
  
  種放在章聖朝,纍章乞歸,賜買山銀百兩。放少時有《瀟湘感事詩》,曰:“離離江草與江花,往事洲邊嘆復①嗟。漢傅有纔終去國,楚臣無罪亦沉沙。凄涼野浦寒飛雁,牢落汀祠晚聚②鴉。無限清忠沉③浪底,滔滔千頃屬漁傢。”亦先兆也。(《總龜》前二十五)
  案:此則出《湘山野錄》捲上。
  
  ----------------
  ①《宋紀》“嘆復”作“一嘆”。
  ②《湘山野錄》上、《宋紀》作“聚晚”。
  ③《湘山野錄》、《宋紀》“沉”作“歸”。
  二三三、柳開贈梁周翰詩
  
  梁周翰,太宗朝為館職,真宗即位除知製誥。柳開贈詩曰:“九重城闕新天子,萬卷詩書老捨人。”(《總龜》前二十六)
  二三四、鄭𠔌雪詩
  
  鄭𠔌《雪詩》雲:“亂飄僧捨茶煙濕,密灑歌樓酒力微。江上晚來堪畫處,漁人①披得一簑歸。”有段贊善〔者〕②善畫,因采其詩〔意〕③為圖,麯盡瀟灑之意,持以贈𠔌。𠔌為詩以謝之雲:“贊善賢相後,傢藏名畫多。留心於繪素④,得意⑤在煙波。屬與⑥同吟詠,功成⑦更琢磨。愛餘風雨⑧句,幽絶寫漁簑。”(《總龜》二十六、《全唐詩話續編》上)
  
  ------------------
  ①《唐紀》七十“人”作“翁”。
  ②《唐紀》有“者”字。
  ③《唐紀》有“意”字。
  ④《唐紀》作“素繪”。
  ⑤《全唐詩》二十五“意”作“事”。
  ⑥《唐紀》“與”作“興”。
  ⑦《全唐詩》作“成功”。
  ⑧《唐紀》、《全唐詩》“雨”作“雪”。
  二三五、贈畫工歐陽價詩
  
  歐陽價①工傳神,楊次公贈之詩曰:“國手曾煩寫幾回?無人仿佛醉顔開。青銅鑒②裏尋常見,不謂今③從筆下來。”奉職劉秘亦贈詩曰:“筆妙今為④第一人,心期造化奪天真。精神形骨從來一,移入青縑椎⑤兩身。”(《總龜》前二十六、《宋紀》二十二)
  案:此則出劉斧《青瑣高議》後集一。
  
  ----------------
  ①《青瑣高議》“價”作“玠”。
  ②《青瑣高議》“鑒”作“鏡”。
  ③《青瑣高議》“今”作“君”。
  ④《青瑣高議》“今為”作“君今”。
  ⑤《青瑣高議》“椎”作“作”;《宋紀》作“似”。
  二三六、鄭棨贈老僧詩
  
  〔唐〕①相鄭②棨〔善詩,有〕③《贈④老僧詩》曰:“日照西⑤山雪,老僧門未開。凍瓶黏柱礎,宿火隱⑥爐灰。童子病歸去,鹿麑寒入來”。自云此詩〔屬對〕⑦可以衡稱⑧〔言〕⑨重輕⑩不偏也。⑾嘗有人問⑿:“相國近有⒀新詩否?”〔對〕⒁曰:“詩〔思〕⒂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此中安可⒃得之?”〔蓋言平生苦心。〕⒄(《總龜》前二十六、《全唐詩話》五、《樂趣》十三、《鑒衡》一)
  案:此則出《北夢瑣言》七。
  
  ----------------
  ①《全唐詩話》無“唐”字。
  ②《全唐詩話》“鄭”作“國”。
  ③《全唐詩話》有此三字。
  ④《全唐詩話》“贈”作“題”。
  ⑤《唐紀》六十五“西”作“四”。
  ⑥《全唐詩話》“隱”作“陷”;《北夢瑣言》作“焰”;《唐紀》作“燼”。
  ⑦《全唐詩話》、《北夢瑣言》有此二字。
  ⑧《全唐詩話》“稱”作“秤”。
  ⑨《全唐詩話》、《唐紀》“稱”下有“言”字。
  ⑩《全唐詩話》“重輕”作“輕重”。
  ⑾《樂趣》引至此;《鑒衡》無以上諸語。
  ⑿《全唐詩話》“嘗有人問”作“或曰”。
  ⒀《全唐詩話》“有”作“為”。
  ⒁《全唐詩話》有“對”字。
  ⒂《唐紀》有“思”字。
  ⒃《全唐詩話》、《唐紀》、《鑒衡》“此中安可”作“此處何以”。
  ⒄此句據《全唐詩話》、《鑒衡》補。
  二三七、筆管上刊詩句
  
  唐德州刺史王倚傢有筆一管,粗於常筆,刻從軍行,人馬毛發亭臺山水無不精絶,刊兩句,曰:“事前琪樹已堪攀,塞北徵人尚未還。”(《總龜》前二十七)
  案:吳景旭《歷代詩話》三十三引此則作《續本事詩》。吳氏雲:“《鬆窗雜錄》有筆管上鏤盧思道《燕歌行》。”即此也。
  二三八、故國霜前白雁來
  
  北方白雁,似雁而少,色白,秋深乃來。白雁至則霜降,河北人謂之霜信。杜甫詩云“故①國霜前白雁來”,即謂此。(《總龜》前二十七)
  案:此則見《孔氏談苑》捲五。又《說郛》本《續本事詩》意有此。
  
  ----------------
  ①《少陵集》“故”作“舊”。
  二三九、鼕鼕鼓
  
  京城街衢,有金吾傳呼,以禁夜行。至貞觀,馬周①上封事,每街隅懸鼓,夜擊鼓以止其行,以備竊盜,時人遂呼為鼕鼕鼓。有道人裴修②然,雅有篇詠,善書畫,好酒,嘗戲為詞:“遮莫鼕鼕鼓,須傾滿滿杯。金吾若③相問,報④道玉山頽。”(《總龜》前二十八、《樂趣》八)
  案:《唐詩紀事》謂出張彥遠《名畫記》。《佩文韻府》謂出《靈異小錄》,今《說郛》本《靈異小錄》無此則。
  
  ----------------
  ①“周”,原作“同”,誤。
  ②《唐紀》七十五“修”作“翛”;《靈異小錄》作“裴休”。
  ③《唐紀》“若”作“如”。
  ④《唐紀》“報”作“但”。
  二四○、孟嘗君故宅食鼓
  
  青①州隆興寺,殿前廡下,西邊有木臺,臺上以架懸二小鼓。相傳寺乃孟嘗君故宅,鼓乃集賓客食鼓。考究不然,而鼓南壁上有一絶雲:“千載遺蹤號鼓樓,不知誰是雍門周?區區此飯徒為爾,唯有雞鳴客可酬。”不題姓名,亦不知其何謂。(《總龜》前二十八、《樂趣》九)
  
  ----------------
  ①“青”字原闕,據《樂趣》補。考《封氏聞見記·孟嘗鑊條》言:“青州城南佛寺中有古鐵鑊二口,又有一釜,相傳云:是孟嘗君傢宅,鑊釜皆是孟嘗君之器也。”亦可為此字當作“青”之證。
  二四一、竹西亭
  
  淮南蜀江者,維陽之地也。或曰,勢連蜀土,或以産茶味如蜀茶,雲①自蜀江之南,有竹西亭,修竹疏翠,後即禪智寺也。竹西取杜牧之詩:“斜陽②竹西路,歌吹是揚州。”自蜀江以南,景氣頓異,北風至此遂絶。(《總龜》前二十八、《樂趣》九)
  
  ----------------
  ①“雲”前疑脫“故”字。
  ②《全唐詩》十九“斜陽”作“誰知”。
  二四二、詩詠銅駝石犬
  
  鄴中銅駝鄉,魏武帝立銅駝石犬各二。古詩云:“石犬不可吠,銅駝徒爾為。”(《總龜》前二十八、《樂趣》九)
  二四三、吳宮香水溪
  
  吳宮香水溪,俗雲西施浴處,人呼為脂粉塘。吳王宮人濯妝於此。溪上源至今猶香。古詩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襟上塵。”(《總龜》前二十八、《樂趣》九)
  二四四、杜牧之蘭溪詩
  
  蘭溪自黃州麻城出,東南流入大江,有水極清冷。杜牧之詩云“蘭溪春盡碧泱泱”是也。(《總龜》前二十八、《樂趣》九)
  二四五、西塞南湖
  
  磁湖鎮道士磯,即西塞山也。薛能詩有:“西塞長雲盡,南湖片月斜。”正謂此處。南湖,臧質敗走南湖,以荷自蔽,即此地也。(《總龜》前二十八)
  二四六、詩詠彈棋
  
  彈棋,今人罕為之。有譜一捲,盡唐賢所為。其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其巔為小壺,四角微起。李商隱詩云:“玉作①彈棋局,中心最不平”,②謂其中高也。樂天詩云:“彈棋局上事,最妙是長斜”,謂抹角長斜,一發過半局。今譜中具有此法。柳子厚《敘》用二十四棋者,即謂此也。(《總龜》前二十八)
  案:此則出《夢溪筆談》捲十八。
  
  ----------------
  ①《義山集》“玉作”作“莫近”。
  ②案此無題詩。
  二四七、慈恩塔下題名
  
  神竜以來,杏園燕後皆於慈恩寺塔下題名,他時有將相則朱書之,及第後知聞或遇未及第時題名字,添前字。故詩曰:“曾題名處添①前字,送出城人乞舊詩。”(《總龜》前二十八)
  案:此則出《摭言》捲三。
  
  ----------------
  ①《唐紀》八十“添”作“加”。
  二四八、鄭𠔌望湘亭詩
  
  湘潭縣唐興寺,有劉夢得撰《儼禪師碑》,孟賓於鄭𠔌詩:“湘水似伊水,湘人如①故人”②之句,乃此寺前江流也。(《總龜》前二十八)
  
  ----------------
  ①《全唐詩》二十五“如”作“非”。
  ②案此鄭𠔌《望湘亭詩》;孟賓於別有《湘江亭詩》,非此句。
  二四九、取火
  
  《周禮》四時變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唐時惟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戚裏之傢。故韓翃有曰“日暮漢宮傳蠟燭,青①煙散入五侯傢”之句。(《總龜》前二十八、《樂趣》八)
  
  ----------------
  ①《全唐詩》九“青”作“輕”。
  二五○、唐時酒價
  
  章聖嘗宴群臣於太清樓,忽問市店酒有佳者否?中貴人對,唯南仁和酒佳,亟令沽賜群臣。又問近臣曰:“唐時酒每升價幾何?”無有對者,唯丁晉公奏曰:“唐時酒每升三十錢。”章聖曰:“何以知之?”晉公曰:“臣嘗記杜甫詩曰:‘速來相就飲一鬥,①恰有三百青銅錢。’”章聖大喜,曰:“杜甫詩自可為一代之史。”(《總龜》前二十八、《樂趣》六)
  案:此則出《中山詩話》。亦見《玉壺清話》一,又可參閱趙與時《賓退錄》三。
  
  ----------------
  ①《玉壺清話》作“蚤來就飲一鬥酒”。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古今詩話(一)古今詩話(二)古今詩話(三)古今詩話(四)
古今詩話(五)古今詩話(六)古今詩話(七)古今詩話(八)
古今詩話(九)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