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草根红学杂俎 》
《红楼梦》主线管窥(4)
邓遂夫 Deng Suifu
五、小议“三人一体” 前面,我在谈到宝黛钗三人在《红楼梦》主线上不可分割的特点时,借用了“三人一体”的说法。这是见于《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第二十八回“总评”中的一句话。 甲戌本上这些回末的“总评”,连同回前的批语和第一回前面的《凡例》,究竟都是谁 整理的,目前在研究者中尚无定论。但是,根据这些“总评”和回前批大都可以在现存其他脂评本的批语中寻出其原始面目的情况来看,无论其整理者是谁,我们基本上都可以把它叫做“脂批”。而且,这类批语和《凡例》在甲戌本上的字迹,完全与正文和其他朱批的字迹相同,说明它至少在现存甲戌本所据以过录的底本上,已经是整理成这种面貌了,而非后来的收藏者所妄加,其作为“脂批”的可靠性自应远胜于这个抄本上不同于正文笔迹而明显系后人添加的那些墨批。因此,我认为在基本上可以把上述甲戌本回前回后批和《凡例》看作脂批的同时,还应该把这个本子上明显系后人添加的墨批,尽行摒弃于我们通常所称的“脂批”之外,绝不应将二者混为一谈。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有的研究者虽然将甲戌本“总评”中有关“三人一体”的说法视为脂批,但同时又将这句批语后面另笔添写的一条否认这一说法的小字墨批,也同样视为脂批。据此便认为,所谓“三人一体”的说法,在熟悉了解曹雪芹情况的脂批作者中,也是认识并不统一的。进而便推断脂批中的“三人一体”这一理解的本身,既不反映作者的思想,又不符合作品的实际情况。 其实,只要稍加考察就可以判明:批于甲戌本第二十八回“总评”后面的那条否认“三人一体”之说的墨批,它根本就不是脂批,而是一个与曹雪芹毫不相干的人在曹雪芹逝世百余年之后新添上去的批语。 为了说明问题,先把这两条批语引录出来。一条是甲戌本第二十八回“总评”的倒数第二段:“前‘玉生香’回中,颦云:‘他有金,你有玉;他有冷香,你岂不该有暖香?’是宝玉无药可配矣。今颦儿之剂,若许材料皆系滋补热性之药,兼有许多奇物,而尚未拟名,何不竟以‘暖香’名之,以代补宝玉之不足,岂不三人一体矣!”就在这段“总评”后面的空白处,紧接着有另笔所写的一行小字墨批:“倘若三人一体,固是美事,但又非《石头记》之本意也。” 为什么我敢断定这后面一条批语不是脂砚斋等人所作,而是曹雪芹逝世百余年之后的另一不相干的人所作呢?这是因为,写这条小字墨批的人,在甲戌本的其他地方还留下了十余处笔迹相同的墨眉批和墨旁批。而他作于甲戌本第五回第三页B面的一条批语,其内容和书写的位置,恰好透露了此人阅读这个抄本和作批的大概时限。 原来,这里有一条正文的朱旁批:“此梦文情固佳,然必用秦氏引梦,又用秦氏出梦,竟不知立意何属?惟批书人知之。”这当然是脂砚斋在引而不发地卖关子。就在这条朱旁批的顶端,有一条很不服气的墨眉批写道:“我亦知之,岂独批书人!”这条墨眉批的笔迹,与甲戌本第三回自署“同治丙寅季冬月,左绵痴道人”的一条墨眉批的笔迹全同,说明正是那位“痴道人”所作。然而在“痴道人”眉批前面的空白处,还有另一位效颦者添写了三行字体较小的墨眉批:“何处睡卧不可入梦,而必用到秦氏房中?其意我亦知之矣!”单是比较一下这几段批语的语意,已经可以大致看出:这条字迹较小的墨眉批,其作批的时间应为最后。因为其中的“其意我亦知之矣”,分明是效颦“痴道人”的“我亦知之,岂独批书人”之语。能够证实这一点的可靠证据是:这条小字墨批由于事先计划安排不当,写到第二行时,已然靠近“痴道人”的批,于是在写第三行的时候,便只好十分拥挤而且左闪右避地塞在“痴道人”批语前面的有限缝隙中。这可说是小字墨批在时间顺序上作于“痴道人”墨批之后的最明显的证据。 这小字墨批是谁作的呢?只要将它同第二十八回“总评”后面的小字墨批一对照,便分明可见是同出一人之手。由此可以推论:“总评”后面的那条小字墨批,其批写的时间,也必定不会早于“左绵痴道人”在甲戌本上作批所署的时间——“同治丙寅季冬月”,即公元1866年。这个时限,距曹雪芹逝世(乾隆壬午或癸未除夕,1763或1764),已经百年有余,距畸笏叟作批的最后纪年(乾隆丁亥,1767),也超过了百年——这还能叫做“脂批”吗? 排除了这条后人所作批语的干扰,我们才可能比较客观地分析“三人一体”这一说法的是非曲直。事实上,甲戌本“总评”中提出此说,并非信口开河的空中楼阁,而是根据书中三个主人公在整个情节发展中不可分割的核心地位和大量与此有关的细节描写,所作出的高度概括性的分析。若是考虑到脂砚斋等人在有关这一问题的分析上,似乎表现出一种过于惊人的慧眼独具,我们还可以大胆推测:他们的这些见解显然是受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启发,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思想和意图。 比如说,在上述“总评”中提出“三人一体”之说的契机,是基于三个主人公之间某些相互关联的细节描写而作的分析。宝玉和宝钗一个有“金”,一人有“玉”,这是书中明写而谁都不会忽略的。然而宝钗与黛玉一个有“冷香”,一个有“暖香”,却不大可能为一般读者所觉察。现在一经脂批点破,我们再来品味,便知书中确有这一层意思。第七回写宝钗的病根,“是从胎里带来的股热毒”,从小由一个和尚开了个“海上仙方”,大都是些凉血祛毒的药,叫做“冷香丸”。第二十八回写黛玉病根,则是“内症,先天生的弱,禁不住一点儿风寒”——这就与宝钗所得的病成了一冷一热的对称描写。宝玉介绍给黛玉的药方,又尽用些什么“头胎紫河车,人形带叶参,……龟大何首乌,千年松根茯苓胆”之类“滋补热性之药”,而且也是“研了面子”制成药丸,只不过据宝玉说“药名儿古怪”,“一时说不清”——这分明是作者故意不把药名直书出来。所以脂批才一语道破:“何不竟以‘暖香’名之!”假如作批的人不是深知作者本意,岂有如此精细的眼光!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红楼一春梦 |
|
|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1) | 自序:不妨树一面旗帜(2) | 曹雪芹赋 并序 | 如椽巨笔耀千秋 | 曹雪芹续妻考(1) | 曹雪芹续妻考(2) | 曹雪芹续妻考(3) | 曹雪芹续妻考(4) | 曹雪芹续妻考(5) | 曹雪芹续妻考(6) | 曹雪芹续妻考(7) | 曹雪芹续妻考(8) | 曹雪芹续妻考(9) | 曹雪芹续妻考(10) | 曹雪芹续妻考(11)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1)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2)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3)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4)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5) | 曹雪芹续妻考补遗(6)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1)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2) | 曹雪芹箱箧镌刻字画新探(3) | |
| 第 [I] II [III] [IV] [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