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六、元稹(2)
閔澤平 Min Zeping
元稹有首詩《夢上天》,寫他做夢時被人喚醒:“哭聲厭咽旁人惡,喚起驚悲淚飄露。千慚萬謝喚厭人,嚮使無君終不寤。”明人何孟春《餘鼕詩話》因此編造了一個故事,說元稹進入中書省辦公後,討厭他的人邊驅趕蒼蠅邊嘮叨:哪裏來的蒼蠅,這樣不知天高地厚,居然也混到這樣來了。何孟春先生還說,聽到趕蒼蠅者的嘮叨,元稹是不是該從夢中醒過來呢?
在當今有些讀者眼裏,元稹的形象似乎有所好轉,至少大傢不把他比喻為蒼蠅,頂多看成一隻花蝴蝶,在花叢裏飛來飛去,不知疲倦,不願駐足片刻的那種花蝴蝶。大傢都說,元稹雖然多情,但他癡情。每一朵兒面前他都說着動人的情話,這情話如此動人,連他自己都被感動了,以為自己會從一而終。不過,看到下一朵花時,他又深深地感動了。這博愛的形象,讓人馬上聯想到金庸小說《天竜八部》中的那位段王爺。
最具權威的國學大師陳寅恪,則認為元稹根本不是多情而是多姦詐。他在《元白詩箋證稿》中說:“微之年十五以明經擢第,而其後復舉製科者,乃改正其由明經出身之途徑,正如其棄寒族之雙文,而婚高門之韋氏。於仕於婚,皆不憚改轍,以增高其政治社會之地位者也。抑更推言之,微之之貶江陵,實由忤觸權貴閹宦,及其淪謫既久,忽爾變節,乃競幹諛近幸,緻身通顯。則其仕宦,亦與婚姻同一無節操之守。惟窺時趨勢,以取利自肥耳。綜其一生行跡,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為可惡也。豈其多情哉,實多詐而已矣。”
陳寅恪先生說,元稹拋棄初戀情人改娶名門望族女子,拋棄原來痛恨宦官的立場而依附奉承,都是沒有操守的表現,瞅準時機,取利自肥,都是為了獲得更多的實惠與好處。他哪裏是多情博愛,情不能已,分明是狡猾得很。權威的評論,自然少有人敢質疑。於是元稹薄情而姦詐,幾乎成為時人共識。要想給他翻案,就要有超人的力氣。還是先瞭解為什麽會有這麽多人打擊他。
2.自訴狀
陳寅恪先生說,元稹“巧宦固不待言,而巧婚尤為可惡也”,意思是政治這東西——封建時代的,本來不太幹淨,耍點手腕,出賣氣節,換個高官來做,雖然不可取,但也不那麽令人討厭,反正官員們(封建時代的)都彼此彼此,這樣做也不醒目。可恨的是元稹玷污了純潔的愛情,把婚姻也當作嚮上攀附的階梯,是可忍而孰不可忍?
元稹如何出賣自己純潔的愛情?一般人都認為,最有力證據是他自己的供述。元稹寫過一部著名小說《鶯鶯傳》,故事情節是這樣的:
唐代貞元年間,有位張生風度瀟灑而意志堅定,凡是不合乎禮的事他從來不做,即使有些場合要犧牲身體去應酬,他也衹表面上逢場做戲般敷衍着,所以二十三歲的人了,還沒有真正接近過女色。他自己的解釋是,他不是沒有感情,而是沒有遇到讓他動情的人。不久,張生到蒲州遊覽,寄居在當地的普救寺。恰好崔傢夫人帶着一傢老小要回長安,路過蒲州,也暫住在這個寺廟中。更巧的是這位夫人姓鄭,排起來是張生的“轉折親”,是他遠族的姨母。不巧的是,當時官兵失去控製,大肆搶劫蒲州人。崔傢財産多,頓時惶恐起來,後來張生挺身而出,托關係找到人馬來保護崔傢人。
鄭姨母感激張生的恩德,擺酒席款待張生,還讓自己的女兒鶯鶯出來拜見這個遠房的表哥。本來張生以為自己衹是見義勇為,沒有英雄救美的不良動機,但一見表妹,神魂顛倒,再也邁不動雙腳。後來絞盡腦汁找上鶯鶯表妹的丫鬟紅娘,用豔詞——當時的情書表達出自己的心事。鶯鶯表妹動情了,約好日子邀他去西廂幽會。張生興衝衝趕去,鶯鶯又變臉了,將他訓斥了一頓。正當張生徘徊無主、感到絶望之時,鶯鶯又主動前來與他幽會,並經常性同居。
過了幾個月,張生離開寺廟前去首都參加考試,誰知考試失利,於是他不得不滯留在京城。鶯鶯表妹深明大義,寫了一封情意綿綿的書信表示慰問,並奉上貼心的小禮物。這封信文采飛揚,比現在的有些“寶貝”寫得還要好。張生很得意,把表妹的這封情書拿出來四處炫耀,一時間讓京城的才子們相顧失色。不過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鶯鶯的幸福,張生還是理智地與表妹分手了。大約一年後,張生有了自己的家庭,鶯鶯表妹也順利的嫁人了。等到後來張生路過表妹的婆傢希望再見上一面時,已為他人婦的鶯鶯表妹堅决拒絶了,張生很惆悵,鶯鶯表妹知道後,暗地裏寫了一首詩略通款麯:“自從消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郎。”後來張生將要走了,崔鶯鶯又寫了一首詩:“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從此以後,兩人徹底斷絶了音信。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
|
|
一、王維(1) | 一、王維(2) | 一、王維(3) | 一、王維(4) | 一、王維(5) | 一、王維(6) | 二、李白(1) | 二、李白(2) | 二、李白(3) | 二、李白(4) | 二、李白(5) | 二、李白(6) | 二、李白(7) | 二、李白(8) | 二、李白(9) | 二、李白(10) | 二、李白(11) | 二、李白(12) | 二、李白(13) | 二、李白(14) | 二、李白(15) | 三、 杜甫(1) | 三、 杜甫(2) | 三、 杜甫(3)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