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王蒙自傳:(第一部)半生多事 》
第49節:藝術思維
王蒙 Wang Meng
斯大林去世後我漸漸感到了中蘇關係中出現了新的不確定因素。我的一個心情十分費解,我覺得一個有着費奧多洛娃五姐妹的重唱《田野靜悄悄》,庇雅特尼斯基合唱團的合唱《有誰知道他呢》,有柴可夫斯基的《第一弦樂四重奏》,有那麽多偉大作傢的民族是不可以敵視,不可以戰勝的。我可能永遠愛他們。
然後首先是我自己的"翻車"。然後中蘇鬥爭愈演愈烈。我知道此事非同小可。我知道此事與中國的反右派之間有一點小小的關係。很可能中國的一部分老"右派"有親美的問題,而另一部分相對年輕一點的"右派"有親蘇的問題。那麽親美親蘇,都有點冒傻氣,政治上太嫩了點。當然還有人因為"反蘇"而劃為右派,那是順手鋤耘,被劃的人硬要自找麻煩罷了。我的許多"不健康"的情緒、"不健康"的思想,都與蘇聯有關。從小太受蘇聯的影響,是我的原罪之一。而且這裏有國傢利益民族利益問題,蘇聯本來就不像想像的那樣夢幻,當初蘇聯老大哥叫得未免肉麻,蘇聯的麻煩至少不比中國少。從長遠看,中國必須擺脫蘇聯附庸的形象。這些我從一上來就不是不懂。我始終認為這是毛澤東的無法宣示的兩大戰略舉措,為中華民族建立的兩大奇勳:一個是一九四九年保留住香港不動。一個是和蘇聯决裂,擺脫開蘇聯和社會主義陣營走自己的路,最後又和美國開始發展某種往來。
但是我仍有悲哀,我少年時期的精神支柱又塌陷了一角一端。丁玲艾青包括鬍風等左翼作傢左翼知識分子打倒了,我不免嗒然若失。而蘇聯現在是往臭裏搞,我再明白事理也還是憂心忡忡。
這樣的事可不能開玩笑,我必須努力學習文件,反修防修,站穩立場,一直聽上邊的,就這麽鬥下去,來不得半點差池。
西山讀書會的安排十分愜意,上午讀書或討論,下午看參考影片:《雁南飛》《晴朗的天空》《人與獸》《湖畔》,還有一部描寫冷戰中分屬兩個陣營的一男一女之間的愛情的故事片。此外給我們放映了一些記錄片,有呼拉圈舞,有西方評論人士對蘇聯的"新浪潮"的分析和報道。讀書會的伙食極好,營養、花色、易消化、光潔素雅,在經過六十年代初的糧食睏難之後,能到一個地方連吃兩周高級伙食,不能等閑視之。何況秋高氣爽,山色宜人,我和"同學"們一起於月夜從二處遊到四處五處,樹影婆娑,山寺寧靜,月光清寒,石路如玉,與白天匆匆來一趟遊八大處的感覺完全不同,人生真有美事,學而時飛之不亦說(悅)乎。
各省來的多是當地文藝口頭面人物,有文聯作協負責人,有刊物劇團負責人等。而北京市來的三個人,一是鐘敬文教授,一是畫傢尹瘦石,一是我,都是有過帽子問題的,不知為何這樣安排。
文聯學習部王部長,聯絡部瀋部長(女)在這裏頂攤,二位都是老延安。瀋慧同志能幹爽麗,令人愉快。人們說,她是延安時期的幾大美女之一,其他還有張穎(曾任劇協黨組書記)和陸璀(曾任對外友協副主席)等。她說起在延安的時期,說:"那是我的黃金時代。"我後來把此話說給父親,父親想了想,說,"我在想什麽時候是我的黃金時代,我想的結果是我的黃金時代還沒有開始呢。"他的話讓我感到絶望,1963年,他已經52歲,在我的心目中他已經沒有多少未來,他還能等到什麽樣的黃金時代呢?
文聯黨組負責人與副主席劉芝明、以及副主席田漢、老捨等來看望學員,講話聚餐,十分紅火。劉芝明曾在中共中央東北局負責過宣傳方面的工作,主持過批判蕭軍。他到北京後工作並不順利,他給人的感覺是喜怒不形於色,臉上如戴着面具。而田漢老捨兩位大作傢則精神奕奕,情緒飽滿,位居人上。共進晚餐時,鐘敬文老先生嚮劉芝明同志表示他要好好學習,要控訴赫魯曉夫,因為他的"犯錯誤"是上了"赫光頭"的當。我也緊接着表示决心,說是對自己的"失足"感到痛心。劉芝明安慰我說:"你還年輕嘛……"他還小聲囁嚅:王某,很聰明嘛。
田漢講話大駡赫魯曉夫這個"光頭",他打趣說,"雖然我也是光頭……"幽默而又鮮明堅定。能這樣講話也是一種自信和受信任的體現。
老捨也講反修,說是現在蘇聯不行了嘛,世界要看中國,要看毛主席了嘛。在這樣敏感同時具有核心性復雜性的問題上,他同樣講得同仇敵愾,有一種政治上的堅定與使命感,(被)信任感與光榮感乃至滿足感。聽到黨外高級人士這樣心明眼亮地論述世界共産主義運動的紛歧與前途。我佩服,又略感不安,由他老人傢包括田漢同志來論述國際共産主義的運動的爭論與前途,似乎不那麽順溜,不那麽自然。你又不能不欽佩黨的領導的深入人心,怎麽指怎麽打,萬衆一心,從來沒有疑問。
我聽得專心緻志,點頭稱是,心領神會,醍醐灌頂。從反右以後,我深深明了,在咱們這裏,沒有比領導的態度更重要的了,生殺予奪,吉兇福禍,全看領導對你的印象。我下了死的决心,一定要明白表示,反復證明,王某是最最尊重領導,服從領導的。不信你試試?
我的小組會批修發言受到同組學員贊揚,因為我是鑽到這些反面教材作品的創作構思、藝術思維裏分析批判的,我斷定蘇聯的這些文藝作品,確實用藝術的語言傳播着和平主義、人性論、頽廢、消沉,對革命的失望……我確實認為,批修的另一面就是給自己打預防針,就是改造思想,就是棄舊圖新,我的發言必須觸及靈魂(當時尚無此詞通用)。一位外地的老領導鼓勵我說,你確有才華,今後衹要是方向正確,定能做出巨大的貢獻。我很感謝,同時深感方向正確雲雲,談何容易。我也奇怪,為什麽凡是離文藝界的點距離的,都知道文藝界應該走什麽方向,都能敏感到文藝工作的方向問題,絲毫不用費力就能知道該如何糾正文藝工作的方向錯誤。而凡是搞了文藝的人,從事文藝創作的人,都那麽糊塗,那麽不爭氣,老是不知道正確的方向在哪裏老是給領導添憂增亂。或許這就是不識廬山真面目,衹緣身在此山中?看來衹有從未上過廬山的人才明白得了廬山的方向。可憐的文藝呀,鬧得人失去了方向感,不知道東南西北,更分不清左與右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好孩子好學生 | 第2節:做詩與失眠 | 第3節:精神危機 | 第4節:我要革命 | 第5節:我有沒有童年 | 第6節:老捨的話劇 | 第7節:雨果與周曼華 | 第8節:擁抱就會懷孕 | 第9節:思想赤化 | 第10節:鼕天裏的春天 | 第11節:中央團校 | 第12節:個人英雄主義 | 第13節:秋天的發現 | 第14節:充滿陽光 | 第15節:走嚮勝利 | 第16節:終於離異 | 第17節:家庭主男 | 第18節:初戀 | 第19節:藝術生活 | 第20節:戰鬥的時候 | 第21節:愛戀和永恆 | 第22節:苦難與升華 | 第23節:青年作傢 | 第24節:小說的命門穴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