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百年奇迹的人生:周有光百岁口述   》 第49节:三○ 晚年所思(2)      周有光 Zhou Youguang    李怀宇 Li Huaiyu

  胡适之了不起的,他到中国公学当校长,找沈从文去教白话文学,为什么呢?胡适之说:"我们提倡白话文很久,大学里面连课程都没有。笑话!"大学里谈到的文学都是古代的,没有现代的。中国提倡白话文以后,许多人认为小说上成就最大的是沈从文,诗上成就最大的是徐志摩。不能从政治角度来批评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当然可以否定他们。可是文学史不是那么看的。
  同样的,在语言学、文字学方面,赵元任搞了现代,是了不起的,可是他搞的现代主要是方言,跟现代有实用的问题真正挂钩的很少。我就在这方面下工夫,一做这工作就立刻遇到许多问题,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定汉语拼音方案,把这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第二是现代汉字学,这是成功的。第三是比较文字学,还没有成功,清华大学有一个研究小组,可是要成为一个课程,现在还没有条件。讲起来道理很简单,历史系只有中国历史,没有外国历史,行不行呢?只有古代史,没有现代史,行不行呢?为什么语言学、文字学老是古代的,老是中国的,没有现代的,没有外国的?这样来讲,很容易了解,可是到今天要改还是不容易,现在多少大学有现代汉字学我还不知道。他们说,至少有十几个大学,当中跟我有密切联系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文字改革的意义很重要。中国的传统与外国传统相似,有文字之"神","神"是高傲的。古代人认为,文字是上帝给的,是不能改变的。这个观念当然是错误的,事实上,外国与中国一样,文字、语言都是随着时代在变的。譬如今天在语言方面,有了电脑,很多新的名词也随之而来。中国最早的一次大的文字改变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书同文",当时七国使用不同的文字,统一以后文字不同带来很多不便,办公、行政、教育都不方便,因此秦始皇要统一文字。可见,早在秦始皇时代,中国的文字改革就开始了。后来,历代都在改变,汉朝改变也很大,秦始皇用小篆作为主要的文字,到了汉朝就开始用隶书,再后来又变成楷书。虽然古代传说文字是由上帝给的,不能改变的,但实际上文字是不断在改变的。
  到了清朝末年,受到西洋的影响,感到中国的文字太困难,对文化的普及提高不方便。后来随着与外国往来的频繁,就发现中国的文字与国外的往来不方便。所以,从清朝末年,就产生了"文字改革运动",写的方面就是"语文现代化运动"。语文现代化,就是中国的语言和文字要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这些工作中,我觉得近年来做得很好。解放后,在1950年代制定了"汉语拼音方案",现代年轻人都学了。这个拼音方案,用字母表示"音",用处很大。首先,使得中国的小孩子、文盲能够利用这个工具认字,走进中国的文化宝库;其次,方便外国人学习中国的文化。所以,汉语拼音一方面是从没有文化到有文化之间的"桥梁",另一方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个桥梁看似是个小事情,但是缺少了就不方便。比如,我们中国人的名片上印着拼音,这样不懂"方块字"的外国人也可以认得,可以叫出。我们中国从清朝末年到今天,都处于现代化改革的过程之中,现代化改革,一方面是语言文字的改变。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节:序(1)第2节:序(2)第3节:序(3)
第4节:一 常州青果巷(1)第5节:一 常州青果巷(2)第6节:二 育志小学
第7节:三 常州中学(1)第8节:三 常州中学(2)第9节:四 五四运动
第10节:五 圣约翰大学(1)第11节:五 圣约翰大学(2)第12节:六 光华大学(1)
第13节:六 光华大学(2)第14节:七 拉丁化运动第15节:八 妻子张允和(1)
第16节:八 妻子张允和(2)第17节:九 "流水式"的恋爱(1)第18节:九 "流水式"的恋爱(2)
第19节:一○ "举杯齐眉"第20节:一一 四姐妹第21节:一二 连襟沈从文
第22节:一三 留学日本(1)第23节:一三 留学日本(2)第24节:一四 抗日战争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