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喪傢狗 Funeral home dog   》 孔子對宰予破口大駡(3)      李零 Li Ling

  孔子說,君子的特點是“訥於言而敏於行”(《裏仁》4.24),“訥於言”是放在“敏於行”前。這兩條,最好都能做到,但孔子的學生,往往衹占一條。他們當中,最受老師誇奬,全是有道德涵養,老實巴交,“訥於言”的主兒,顔回是代表。顔回慎言,在老師面前,少言寡語;老師說話,從不頂嘴,不但不頂嘴,還退而自省,躲在屋裏琢磨,琢磨琢磨,就琢磨出什麽名堂來了,令老師喜出望外;老師講一句,他能琢磨出十句來,有所創造,有所發明。這是思想型的君子。子路相反,“訥於言”,他做不到。他說話太急太衝,嘴上沒把門兒的,老師講話,經常插嘴,不但插嘴,還頂嘴,甚至叱責老師,或替老師拿主意。他的特點是“敏於行”。孔門中,行動型的君子人數居多,子路是代表。顔回和子路,讓老師挑,孔子肯定挑顔回。
  “敏”有快的意思,子路的特點是快,不但行動快,說話也快,快人快語,孔子喜歡行動快,但不喜歡說話快。孔子提問題,子路率爾對,經常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難怪常挨老師駡。(子路)
  以上14章是以評論學生為主。
  5.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孔文子”,衛卿,事衛靈公和衛出公,姞姓,孔氏,名圉,文子是他的謚號。他死於哪一年,從《左傳》記載看,當在前484—前480年之間,即孔子自衛返魯後。孔子在衛國和他有接觸,對他的評價還不錯。
  這段話,和謚法有關。《逸周書?謚法》說,“學勤好問曰文”,近之。孔子的話,“敏而好學”似是音訓,文是明母文部字,敏是明母之部字,讀音相近。(孔文子)
  5.16子謂子産:“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子産”,公孫僑的字,鄭卿。
  這裏的四大美德:恭、敬、惠、義,恭和敬是一對,惠和義是一對。恭和敬,是用於君子,屬於禮。恭和敬不一樣,它是用於表現自己,讓別人看上去,臉色和談吐很客氣;敬是用於伺候上級和尊長,對他們非常尊敬。惠和義也不一樣。惠是養民,讓人民過得好;義是使民,讓他們幹合乎義的事。這裏,“使民以義”,用的是“義”,孔子說“君使臣以禮”(《八佾》3.19),用的是“禮”。使民和使臣不一樣。禮是用於君子,和老百姓無關。雖然,君子對君子,君子對民,完全不一樣,但四句話的主語都是君子,故曰“君子之道四焉”。(子産)
  5.17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晏平仲”,晏嬰,字平仲,齊卿。他善與人交,接觸時間越長,越受人尊重。(晏平仲)
  5.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何如其知(智)也?”
  “臧文仲”,即臧孫辰,魯卿,先孔子,歷事莊、閔、僖、文四公,活得很長。
  “居蔡”,給大蔡之龜蓋龜室。大蔡之龜,見《太平御覽》捲八○二、捲九四一和《墨子?耕柱》引《墨子》,是與“和氏之璧”、“隨侯之珠”並稱,皆“諸侯良寶”。據說這種龜有“三棘(脊)六異(翼)”(龜背有三條脊,兩側有六個小翅),非常珍貴。
  “山節藻梲”,“山節”,是刻成山形的鬥拱;“藻梲”,“梲”音zhuō,是彩繪的梁上短柱。這裏是說,臧文仲的龜室,裝飾很豪華。
  “何如其知(智)也”,意思是,這個人的智力怎麽樣,他也太聰明了吧。這是反話。孔子的意思是,這個人也太奢侈吧?奢侈是傻。(臧文仲)
  5.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李零簡介及自序(1)自序(2)自序(3)自序(4)
自序(5)為什麽我要讀《論語》(1)為什麽我要讀《論語》(2)孔子獲罪的原因(1)
孔子獲罪的原因(2)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1)孔子的邏輯是服從領導(2)孔子喜歡木訥之人
在守信守時上中國不如西方孔子講節約是心疼有錢有勢人孔子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1)孔子兩次提到好德如好色(2)
孔子怎樣做調查研究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禮之用,和為貴(1)禮之用,和為貴(2)
孔子真的不在乎名嗎?孔子提倡以德治國是幻想(1)孔子提倡以德治國是幻想(2)怎麽消滅無恥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