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文化 》 文化遺産的歷史回眸:後望書 》
八、江南小巷:一座古宅和一個老人(3)
朱幼棣 Zhu Youdi
她與記者通話時,心情仍然惶惑不安:“我又不是專傢……”記者回答:“我相信你,你就是權威!”為了給考古發現的新聞配上照片,趕往孩兒巷拍攝“宋墻”的記者最後問她:“陳老師,我們也想保下這座古宅。但你得告訴我,宋墻的把握到底有幾分?”
陳琿認真想了想說:“百分之百!”
陳琿的自信是有根據的。
她最初想,對清末民初建築衹要看半天就夠了。踏進這個院落,越往裏走,越感到意外。專業知識和敏銳的觀察分析力,使她感到這座古宅在清末民初的表象後面,存在更深厚的積澱。該宅嚴格按宋時強調的中軸綫對稱格局建造。前廳內金柱嚮內傾斜——我國古代早期建築中的柱子,特別是檐柱,絶大多數並非筆直,而是微微嚮內傾斜,宋代《營造法式》中稱這種處理為“側腳”,並規定正面柱側腳為百分之一,側面柱側腳為百分之零點八。從唐到元的實例中觀察,多數超過這一規定。明清建築中的柱側腳很小,或者沒有。宋代《營造法式》共36捲,3 555條,是北宋官訂的建築設計、施工的專業書,與今天的建築規範、設計手册相似,是我國古籍中最完善的一部建築技術專著,也是研究宋代建築、中國古代建築必不可少的參考書。梁思成的主要著作中就有《營造法式註釋》。不知《營造法式》的中國建築專傢學者,就如史學家不讀《史記》、《漢書》一樣,其學識就要大打折扣。
古宅前廳的“側腳造”有元明時代的特徵。碩大的石鼓式柱礎,粗樸渾厚,不加雕飾,具有晚明特徵。樓梯扶手呈明末清初風格。二樓窗欄的方格精美。在這裏發現了“蠡殼窗”,陳琿一陣驚喜。以半透明貝殼充填窗格,是玻璃窗出現之前産貝殼的江南特有的式樣。貝殼片半透明,既可避風雨,又耐久,靠手工磨製,工藝繁瑣,所以當年衹有富裕人傢纔用得起,清代中葉以後出現了玻璃,“蠡殼窗”也退出了歷史舞臺。這幾幅窗格上,蠡殼僅存三分之一。歲月有時像紙一樣薄脆,這古宅經歷這麽多年,這麽多人居住,依然能保留原貌,真是難得!
——這窗格不僅僅是記憶的輪回。在這典雅的古風猶存的窗口,可出現過一襲如夢的青衫,抑或支簫紅顔?
凝視中仿佛重溫千年歲月。大量配套的雕花欞格門窗,令人留戀不已。
6月22日,陳琿測量到墻。古宅西側的一堵厚厚的版築泥墻,下寬上窄,呈“寶塔形收分”——我國古代砌墻,受夯土墻的影響,逐步收縮減少,使墻身下寬上窄。宋代收分約為墻高的百分之十二。而後逐漸減少,元代已有不收分的做法,明清以來漸成定製,均無收分。經過測量計算,這堵古墻的有關尺寸與《營造法式》記載相符。在墻中還有增加墻體強度的“木骨”,這是明代以前的墻體特徵。陳琿還在古墻上發現了刻花黃青釉瓷片,其中兩片經我國著名陶瓷專傢、原浙江省考古所所長朱伯謙鑒定認為,一塊的年代為“北宋甚至更早”,另一塊則“可能是南宋”的。接連幾天,她白天去孩兒巷調查,晚上查閱資料。
“退養”在傢的陳琿不一定比某些專傢權威更有地位,更加“飽學”,為什麽她卻“獨具慧眼”,能在錯綜復雜中找到串起歷史簡册的“綫頭”?
第二天,即6月25日,《將拆的孩兒巷98號根在宋代?》的新聞見報了。
陳琿在古宅中發現“宋墻”的消息,後經《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北京晚報》及省市幾十傢媒體相繼報道後,牽動了全國成千上萬人的心。每天,關心支持,參觀古宅的人不斷。他們之中有古稀老人和孩子,有本地市民,還有許多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昆明、武漢等地的熱心人。
杭州是南宋都城的所在地,可經過歲月的風風雨雨,留下來的宋代遺存已經極其罕見。特別是近幾年,杭州正經歷着翻天覆地的大建設,除了西湖周邊地區還保留着一些古城風貌,如同一個盆景外,其他地區也在“脫胎換骨”。連我這個浙江人,每一次到杭州,都很難認得路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信出版社 |
|
|
為了前瞻的回顧 | 序2 絶種·絶跡·絶唱(1) | 序2 絶種·絶跡·絶唱(2) |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1) |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2) |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3) |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4) | 一、潼關:天下第一關的毀滅(5) | 二、尋找峽𠔌與陝州(1) | 二、尋找峽𠔌與陝州(2) | 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1) | 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2) | 三、永遠消失的唐中都(3) | 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1) | 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2) | 四、在水利學名詞的背後(3) | 五、聳立在莊稼地上的現代樓閣 | 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1) | 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2) | 一、文津街國傢圖書館的啓示(3) |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1) |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2) |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3) | 二、回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緑島、雙塔與牌樓(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