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駡最多的人和最多人駡的人--李敖 Most people curse curse most people - Li Ao   》 七、狀告徐復觀      陳纔生 Chen Caisheng

  由於李敖在《老年人和棒子》等文章中批評了他的母校臺灣大學以及學壇大牌人物李濟、瀋剛伯等人,臺大歷史係教授許倬雲作為調解人首先從臺後站了出來。  許倬雲,江蘇無錫人,1930年生,臺灣大學歷史係畢業,後獲臺大文科研究所碩士、美國芝加哥人文研究院博士。也許是他感到自己與李敖同為校友的緣故,他以老學長的身份與李敖談話,試圖使李敖與李濟等學界前輩和解,但他的極力斡旋被李敖嚴辭拒絶。1963年11月5日,他再一次約李敖、蕭孟能、餘光中去他傢,因為他腿不方便,李敖同意去了。當天,李敖有日記如下:  一、南港來的消息,李濟讀了文章,拍了桌子。  二、夜在吳相湘傢,瀋剛伯托他轉告我:“在過去,我沒說過李敖什麽壞話,雖然我也沒幫他什麽忙;從此以後,我也不會說他什麽壞話,當然我也不會幫他什麽忙。”孫德中在座,對我說臺大文學院,在臺灣還算是好的。我說,正因為文學院在臺灣有領導地位,所以我們該更要求它有生氣。  三、夜在許倬雲傢,互惡聲相嚮,光中在座,頗勸慰。  四、晚與孟能决定,拒與李濟晤面。①  就在李敖與學術要人拒不言和、執意己見的時候,著名學者徐復觀又站了出來,撰文批評李敖,其中一部分寫道:  以鬍適為衣食父母的少數兩三人……豢養一兩條小瘋狗,專授以“衹咬無權無勢的人”的心法,凡是無權無勢的讀書人,無不受到這條小瘋狗的栽誣辱駡。  ……最近一年來,臺灣大學裏有一二人利用一個特殊學生,把上自校長、下至助教,駡得一塌糊塗。  ……李×駡瀋剛伯拒絶朱光潛到臺大來任教,這對瀋也有影響。①  面對這位幾十年前就已聲名顯赫的文化名人,李敖並不示弱。他認為,寫文章批評士林敗類、臺大黑暗的,除了自己,並無別人,按照文明社會的誹謗律,無他人可適用此一情況者,縱未指明姓名亦構成誹謗。所以徐復觀駡“小瘋狗”自然構成誹謗,何況他文中還用了“李×”字樣,更除李敖外別無他人了。於是,李敖一紙訴狀把徐復觀告到了法院。  但徐復觀在法庭上一再辯解,說自己並沒有寫出李敖的全名,並不構成“誹謗”,後來《臺灣日報》曾登出這段法庭筆錄:  庭問徐:比較明顯的是“新聞天地”中的李×。你文章中甲教授所說的李×,是李敖嗎?  徐答:甲教授說的是李敖,但我蓄意避免誹謗,所以稱李×。  庭問:是否指李敖?  徐答:我蓄意避免誹謗,所以不說這個名字。  庭問:你是說你不知是不是李敖,所以寫李×。  李說:審判長,他已承認李×就是李敖,他已很明確地指出是我。  庭問徐:甲教授所講的李×,你確定是李敖嗎?  徐答:不能確定,我等於新聞記者作記錄,為了蓄意避免誹謗,把別人說的名字寫成李×。  庭問李:“利用”和“指使”是誹謗的意思嗎?  李答:我控告徐復觀誹謗的語氣有兩件,這兩件是有關聯的!如果他在《新聞天地》中所寫的李×是指我,那麽他在《民主評論》中所駡的“漢姦的奴才”和“小瘋狗”,也是對我的誹謗。影射也足以構成誹謗罪的,何況他已明確地指出是我。  庭上問徐:你在以前未看過這本《廢人廢話》嗎?  徐答:李敖嚮我提出自訴後,我纔看到的。我認為一個名詞,任何人認為恰當,都可以加上的!洪炎秋寫的《廢人廢話》說李敖是“小瘋狗”,我事前完全不知道!  庭問:你說應該洪炎秋負責嗎?  徐答:應該中央書局負責。  李敖此刻插嘴說:應該徐復觀負責,因為在這以前,衹有徐復觀駡我“小瘋狗”。  徐說:如果我文字說李敖就是小瘋狗(轉嚮李敖問),你總不能說是一兩條呵!  李說:你寫過“這條小瘋狗”!  其實,無論徐復觀如何辯解,其文中所指,讀者一看就明白,法庭上的巧辯衹是一種不敢負責任的狡辯而已。由於徐復觀曾任國民黨少將,一度得蔣介石信任,有着較深的政治背景,退役後,又精研儒學,成就斐然,是臺灣學界名人。所以,被國民黨控製的法院也極力為徐開脫,說“李×”是李敖,“尚屬不無質疑”,因此判徐復觀無罪。  走出法庭,徐復觀請李敖喝咖啡,一邊喝一邊談論。徐復觀心血來潮,突然說:“你李先生真是怪人,你念古書,念得比我們還多還好,你卻主張‘全盤西化’!”  李敖單告不成,後來又找到一個機會,把徐復觀、洪炎秋雙雙告上法庭,但在1965年11月2日,臺中地方法院法官鄭學通裁定駁回。李敖提出抗告,並把對鄭學通的指責登在《文星》第98期,即《文星》被官方封殺前的最後一期,官方不但封殺雜志,也同時對李敖下手,國民黨“司法行政部長”鄭彥(李敖稱“鄭矮子”)以“語涉侮辱”法官為名,下令檢察官林奇福對李敖提起公訴。最終,法官判李敖有罪,如了鄭彥所願。  1966年1月6日下午3點,徐復觀寫限時信約李敖喝咖啡。面對這位狀告自己的文化思想界的後起之秀,徐復觀的思想是復雜的,其中有一點不可否認,即他對李敖的才學和聰慧是發自內心的喜愛的。也正因如此,兩人扯了兩個半小時還興猶未盡。  徐復觀對李敖說:“我提倡中國文化,是因為中國文化是一個不可放棄的好武器,我們不能把任何可抓的武器留給敵人。若能從中國文化的研討中推出中國文化中本有自由民主的因子,豈不更好?”  李敖笑着搖搖頭,表示不敢苟同。  徐復觀又說:“從內心講,我極不希望你被抓起來。”  李敖說:“抓起來就抓起來!我認倒黴!可是我一旦被抓起來,從當局、國民黨,直到你們這些跟我打群架的文人,都要背上惡名,背上害賢之名,背上迫害青年之名,看你們失不失立場!看你們覺得划得来劃不來!如果你們不在乎有傷‘令譽’,我絶不在乎坐牢!大傢如果玩得不漂亮,硬要給世界人士看笑話,大傢就走着瞧吧!”  面對這位大義凜然的青年,徐復觀無言以對。  在當日的“備忘錄”中,李敖有如下記述:  一、“張大義”即鬍秋原。  二、鬍秋原希望徐復觀就“張大義”此信做一復信,徐以已與我碰面,不願再生事,故拒絶。  三、今早徐電話給鬍,鬍在電話中甚表示不痛快。  四、……  五、徐又轉達鄭學稼欣賞李敖的話。  六、徐說他與蕭同茲無仇怨,且有信贊彼再娶,衹以孟能刊文攻擊,故不得不“找他父親算賬”。我說此與蕭同茲何幹?他說不如此,實在劃不來。  七、徐說稍待時日,願意給《文星》出他的書。  八、……  九、徐甚盼我能和他無條件和解,我說無條件恐怕很難,讓我再想想看。  十、這次“和談”,拖得愈久,愈有利,至少在“和談”期間徐對《文星》之攻擊,必暫停止,此點鬍必不快。如因徐而拉鄭學稼成功,則可孤立鬍秋原。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1)一、他嚮往“偉大驚人”(2)二、行為“古典”
三、神交梁啓超四、師從嚴僑(1)四、師從嚴僑(2)
五、暗戀羅君若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1)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2)
六、失戀:“性的信仰的轉變”(3)七、姚本師,“不拒麯木”八、鬍適:(1)
八、鬍適:(2)九、“偏要驚人過一生!”(1)九、“偏要驚人過一生!”(2)
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1)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2)十、《一個預備軍官的日記》(3)
一、他嚮往“偉大驚人”(1)一、他嚮往“偉大驚人”(2)二、行為“古典”
三、神交梁啓超四、師從嚴僑(1)四、師從嚴僑(2)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