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柯雲路把脈當代婚戀:誰的靈魂更可悲 》
第49節:孫志明“賣身出書”與文學(2)
柯雲路 Ke Yunlu
我對孫志明說,這就是我願意與你進一步探討的問題了。
這裏,我想先談談今天對待文學應該采取什麽態度。
首先,文學是一種看起來門檻很低的事業。
這話怎麽講呢?你看,當工程師,肯定得讀到本科,最好還要讀完研究生,之後得有多年的工作經驗,才能成為優秀的工程師。做翻譯傢,首先要熟練掌握一門外語,母語的修養也不能低,否則就做不成好翻譯。搞文學呢,不要說不讀本科,大學沒畢業,連中學生、小學生都可以寫。韓寒不就是中學幾門功課都亮起紅燈時寫出名的嗎?這樣看,文學是一個門檻很低甚至沒有門檻的行業,誰都可以去幹。
可是另一方面,文學的門檻又很高。
中國經過大學苦讀以文憑進入工程師門檻的人數以百萬計。可是估計作傢連數以萬計都不會有,以我的瞭解,中國的職業作傢也就以千為單位。而且,在以千為計數單位的作傢群中,很多人單靠寫作還養活不了自己,過着相當清貧的生活。所以,文學又是一個門檻很高的事情。
你看,百萬計的工程師和以千計數的作傢,比例是一千比一。
當作傢比當工程師要難很多呢。
所以,搞不搞文學,對於很多青年人來講,衹是一個很具體的人生選擇。
我以為,對文學既不必像有些人那樣把它庸俗化,成為一種文化快餐,以情色暴力迎合市場;也不必把它太神聖化,比如靈魂的工程師一類。作為一項事業或一種職業來講,文學也好,科學也好,醫學也好,包括做生意經商也好,要一視同仁。
在面對職業的選擇中,它們是一樣的。
那麽,一個人究竟是否應該選擇文學和寫作,除了熱愛之外,還要看看自己是否擅長。
作為一個作傢,我在這個職業中已經做了二十多年。在這二十多年中,我幾乎每年都看到那麽多年輕人在文學的這條路上奔走。坦率說,僅從愛好上講,我希望人人都喜歡文學。中國人都喜歡文學,把文學當成一種愛好。無論白天從事什麽職業,可以編程,可以設計,可以經商,可以科研,可以做工,可以種地,晚上回到傢高興了就發兩個帖子,寫一段博客,在網上到處走一走串一串,交流交流,很好很帥氣嘛。
然而,作為一種職業選擇,就一定要理性對待,要看這種職業是否適合自己,是否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長,是否能用這種勞動方式養傢口。用我自己的話講,這些年我不斷看到年輕人為文學犧牲,而且是前仆後繼地犧牲。當然,這種人生奮鬥作為一種精神是可嘉的,但生活是實際的,柴米油????是任何人都無法回避的現實。如果一個年輕人寫作了一二十年,特別像過去的那些年還沒有電腦,衹能每天伏在案頭辛辛苦苦地爬格子,稿紙寫了一麻袋,最後一本書都沒有出成,生活窮睏潦倒,這時即使放棄文學去幹別的,不僅把生命中最好的年華犧牲掉了,而且別的方面也沒有優勢了。
這樣的選擇從人生來講是有誤區的。
中華民族有崇尚文學的傳統,所謂“文以載道”。歷史上許多文人享有很高的地位,如李白、杜甫、蘇東坡……這種傳統沿襲至今,雖已大大削弱,但文學仍然比其他職業更容易吸引年輕人,也仍然有大批的年輕人願意為文學而“獻身”。
作為一個作傢,我對年輕人的勸告是,選擇文學一定要慎重。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相對貧睏”的驅動與睏擾 | 第2節:沒有貓狗的村莊(1) | 第3節:沒有貓狗的村莊(2) | 第4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1) | 第5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2) | 第6節:互聯網上的童話(1) | 第7節:互聯網上的童話(2) | 第8節:有一種情結叫奧運 | 第9節:陳逸飛失誤在哪裏? | 第10節:悲憫之心與人類的希望 | 第11節:林黛玉的病非藥可治 | 第12節: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 | 第13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1) | 第14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2) | 第15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1) | 第16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2) | 第17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3) | 第18節:發現父母婚外情,孩子怎麽辦? | 第19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1) | 第20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2) | 第21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3) | 第22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1) | 第23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2) | 第24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