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守望的距離 》
第49節:人性、愛情和天才3
周國平 Zhou Guoping
三
自古以來,愛情所包含的可怕的酒神式的毀滅力量總是引起人們的震驚。希臘人早就發出驚呼:"愛情真是人間莫大的禍害!"阿耳戈的英雄伊阿宋曾經祈願人類有旁的方法生育,那樣,女人就可以不存在,男人就可以免受痛苦。歌德儘管不斷有所鐘情,可是每當情欲的洶涌使他預感到滅頂之災時,他就明智地逃避了。沒有愛情,就沒有歌德。然而同樣真實的是,陷於愛情而不能自拔,也不會有歌德,他早就像維持一樣輕生殉情了。
也許愛情和藝術所內涵的力是同一種力,在每個人身上是常數。所以,對藝術天才來說,愛情方面支出過多總是一種浪費。愛情常常給人一種錯覺,誤以為對美的肉體的占有就是對美的占有。其實,美怎麽能占有呢?美的本性與占有是格格不入的。占有者總是絶望地發現,美仍然在他之外,那樣轉瞬即逝而不可捉摸。占有欲是性欲滿足方式的一種錯誤的移置,但它確實成了藝術的誘因。既然不能通過占有來成為美的主人,那就通過創造吧。嚴肅的藝術傢决不把精力浪費在徒勞的占有之舉上面,他致力於捕捉那轉瞬即逝的美,賦予它們以形式,從而實現創造美的崇高使命。
衹有少數天才能夠像思特裏剋蘭德那樣完全拋開愛情的玫瑰色雲梯,從最粗野的肉欲的垃圾堆平步直登純粹美的天國。對於普通人來說,抽掉這架雲梯,恐怕剩下的衹有垃圾堆了。個體發育中性意識與審美心理的同步發生,無論如何要求為愛情保留一個適當的地位。誰沒有體驗過愛情所誘發出的對美的嚮往呢?有些女人身上有一種有靈性的美,她不但有美的形體,而且她自己對大自然和生活的美有一種交感。當你那樣微妙地對美發生共鳴時,你從她的神采中看到的恰恰是你對美的全部體驗,而你本來是看不到、甚至把握不住你的體驗的。這是怎樣的魅力啊,無意識的、因為難以捕捉和無法表達而令人苦惱的美感,她不是用語言,而是用她的有靈性的美的肉體,用眼睛、表情、姿勢、動作,用那謎樣的微笑替你表達出來,而這一切你都能看到。這樣的時刻實在太稀少了,我始終認為它們是愛情中最有價值的東西,所謂愛情的幸福就寓於這些神秘的片刻之中了。也許這已經不是愛情,而是藝術了。
確切地說,愛情不是人性的一個弱點,愛情就是人性,它是兩性關係剖面上的人性。凡人性所具有的優點和弱點,它都具有。人性和愛情是註定不能擺脫動物性的根柢的。在人性的國度裏,獸性保持着它世襲的領地,神性卻不斷地開拓新的疆土,大約這就是人性的進步吧。就讓藝術天才保留他們惡魔似的獸性好啦,這絲毫不會造成人性的退化,這些強有力的拓荒者們,他們每為人類發現和創造一種嶄新的美,倒確確鑿鑿是在把人性推進一步哩。
可是,美是什麽呢?這無底的謎,這無汁的豐乳,這不結果實的花朵,這疲憊香客心中的神廟……最輕飄、最無質體的幻影成了壓在天才心上最沉重的負擔,他一生都致力於卸掉這個負擔。為了賦予沒有意義的人生以一種意義,天才致力於使虛無獲得實體,使不可能成為可能。美的創造中分娩的陣痛原來是天才替人類的原罪受罰,天才的痛苦是人生悲劇的形而上本質的顯現。
好了,現在你們知道幾乎一切藝術天才的愛情遭遇(倘若他有過這種遭遇的話)都是不幸的原因了嗎?與天才相比,最富於幻想的女子也是過於實際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自序 | 第2節: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 | 第3節:幸福的悖論1 | 第4節:幸福的悖論2 | 第5節:幸福的悖論3 | 第6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1 | 第7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2 | 第8節:每個人都是一個宇宙3 | 第9節:自我二重奏1 | 第10節:自我二重奏2 | 第11節:自我二重奏3 | 第12節:失去的歲月1 | 第13節:失去的歲月2 | 第14節:探究存在之謎1 | 第15節:探究存在之謎2 | 第16節:永遠未完成 | 第17節:悲觀·執著·超脫1 | 第18節:悲觀·執著·超脫2 | 第19節:悲觀·執著·超脫3 | 第20節:有意義的徒勞1 | 第21節:有意義的徒勞2 | 第22節:有意義的徒勞3 | 第23節:有意義的徒勞4 | 第24節:有意義的徒勞5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