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歧路燈   》 第四十八回 譚紹聞還債留尾欠 夏逢若說媒許親相      李緑園 Li Luyuan

  話說譚紹聞將孔慧娘塗殯廂房,已過了三日。衹見盛宅寶劍來說道:“俺傢大爺說了,譚爺近來遭際不幸,在傢必是不舒坦,邀往俺宅裏散心。請的還有陪客,今日要演新串的戲。小的隨帶有車來,就請坐上同去。”譚紹聞道:“既是你大爺費心,我身上有新服不便,待我換個衣帽何如。”王中忽到跟前道:“南鄉裏那個買主吳自知,同經紀來交價。還有吳自知兒子。我已讓到軒上。須得大相公與他面言。”譚紹聞即嚮寶劍兒道:“你衹回去。我現有一宗極不得已的事,扯撈住不能脫身。衹管開戲,不必候我。”寶劍道:“這事王中哥盡可照應,何必譚爺親理。前日俺傢賣了一處當鋪宅院,共是七千多銀子,不惟俺大爺不曾與買主見面,就是這幾鬥銀子,俺大爺也不曾見面哩。”王中道:“俺傢如何比得府上,割絶血産,是一定要親身哩。況大相公有新喪在身,也不便驟近堂戲場兒。大相公吩咐一句,叫他回去罷,省得他等着。”譚紹聞果然吩咐寶劍兒回去,自上碧草軒來會吳自知。
  到了軒中,吳自知一夥起身為禮,便讓譚紹聞上座。譚紹聞道:“我是主人,那有僭客座之理。”吳自知仍自推讓。經紀道:“坐下罷,咱是客哩。”吳自知方纔坐下。王中進來,吳自知又連忙起來讓道:“王哥坐。”王中彎彎腰兒道:“客請坐。”紹聞見吳自知是個村愚,無可與言。”心中又想着盛宅,便出來叫王中,低聲道:“這是那裏一個鄉子,起來欠去的,厭惡人。並不像個財主腔兒,難說他會有銀子麽?”王中道:“大相公不知,是咱衹賣三千兩,所以他衹買三頃地、一處宅院。若是要一萬兩萬,他也不費周章哩。南鄉有名大財主吳自知,咱城中許多客商傢,行常問他出息揭債哩。”譚紹聞道:“這宗交易,你與他成了罷,我實實不能見那個腔兒。我心裏悶,回傢去睡睡兒。叫雙慶、德喜您三個過銀子,事完時,衹把賣地文契拿到傢中,我畫個押兒就是。”王中欲再輓留,譚紹聞已自回傢中。
  王中也自恃心中無他,遂與吳自知成了交易。這些敲天平、立文券之事,不必細述。王中到傢,仍自請譚紹聞到了軒上,驗了包封,押了文券。吳自知作別,到了門口旁邊,取了他的糞筐、糞叉,其子背着盛銀子口袋。王中道:“吳大哥太不像了。”吳自知道:“聖人爺書上說過,萬石君拾糞。”一拱而別。經紀另訂日期清邊界、正基址,這也不必再說。
  王中回到軒上,與德喜、雙慶、鄧祥包了三氈包銀,到樓上交王氏收了。王中便說請客還債之事,王氏道:“賣了地土,銀子也叫在傢暖暖兒,何必恁急。”王中道:“事不宜遲。銀子在傢一天,包內不能長一分一釐,人傢賬上會長,管着許多利錢哩。”譚紹聞道:“你說的是,目下就寫帖兒。”王中隨着譚紹聞到了軒上,開了書櫃,取出帖兒,譚紹聞寫了,王中即刻抱定護書匣兒,各處投遞。晚間自然預備席面。
  到了次日,雙慶、德喜軒上灑掃,揩抹桌椅。傍午時,來的是隆泰號孟嵩齡,吉昌號鄧吉士、景卿雲,當鋪宋紹祁,綢緞店丁丹叢,海味鋪陸肅瞻,煤炭廠郭懷玉等。此中也有欠揭債的,也有欠藉債的,也有欠貨債的,也有請來陪光的。一齊都到了碧草軒。譚紹聞謝了前日光吊,衆客謝了目下叨擾,為禮坐下。孟嵩齡道:“今日譚爺有召,叫小弟輩卻了不恭,領擾自愧。”譚紹聞道:“杯酒閑談,聊以敘闊。”鄧吉士道:“當年老太爺在日,就是這樣多情。總之,咱們住在府上馬腳下,竟是常常的托庇洪福。”閑話間,泰和號大債主王經千到了。讓座寒溫已畢,譚紹聞便講還債的話。王經千道:“些須何足挂齒。”譚紹聞道:“一千五百兩行息銀子,也就不為些須,怕日久還不到時,日纍月多,便未免積重難擎。”王經千道:“譚爺若不講起,小弟也不好啓齒。委實敝財東前日有一封字兒,要兩千兩行李,往北直順德府插一份生意。小弟也盤算到府上這宗銀子,衹是一嚮好相交,不便啓齒,叫譚爺笑我情簿,說這幾兩銀子,值得上門問一聲?”紹聞道:“王二爺好說。弟為這一宗銀子,時常籌畫奉還。昨日棄了一宗薄産,得了千把賣價,今日通請列位,索性兒楚結一番。”當鋪宋紹祁道:“少爺今日,衹管把王二爺這宗息銀清楚。俺們都是少爺房戶,遲速惟命。”煤炭廠郭懷玉道:“少爺說還債,也是一番好事,爽利把賬目算的一算結了局。一來少爺心淨,二來也不枉少爺今日賜飯。若是礙情阻面,久後纍的多了,倒叫少爺吃虧哩。少爺不欠我分毫,我還欠房租八兩,所以我便宜說話。今日爺們來赴席,斷不料有還債的話,賬目必不曾帶來,何妨各着盛價回鋪取去?”綢緞店丁丹叢,海味鋪陸肅瞻俱道:“你說的是什麽話,少爺既要清楚時,衹改日算明數目送過條子來,除了房租,下欠若幹,叫少爺隨心酌奪。不完時,再算房租。若像你說的,豈不是顯咱生意人單單衹曉得銀錢中用?咱們衹把王二爺這宗息銀,替算一算,楚結為妙。”景卿雲笑道:“丁爺陸爺所見極高,就是如此罷。”因嚮王經千道:“王二爺賬底,想不曾帶來。就差貴價到寶號裏,問夥計們,把譚爺這宗賬抄的來,或把原約捎來。爽快還完時抽了這張揭票,也是快事。”王經千道:“原約我就帶着哩。”孟嵩齡道:“一發更妙。”王經千在腰間紙袋內,掏出來一張揭約,王中早把算盤放在桌上。鄧吉士伸指撥算,算完時說道:“原銀一千五百兩,纍年陸續找過息銀九百兩。本銀不動,目下連本帶息,共該二千九百五十兩。王二爺,且說錯也不錯?”王經千道:“一絲兒也不錯的,來時敝夥計也是這樣算的。”孟嵩齡道:“少爺命取行李來,當面把天平過了。王二爺這宗賬是得過息的,今日既是一剪鉸齊,王二爺想是還有個盛情。”王經千道:“既是爺臺們說,難說我該怎的?我讓十兩。”郭懷玉道:“非是俺的主人傢,俺們便這樣嚮他,十兩未免太少。”王經千道:“叫譚爺說,幾番找息銀,成色、秤頭並沒有足的。敝夥計不依,譚爺曾說過,完賬時並不求讓。這是譚爺親口吩咐過的。總是叫弟回店去時,見的夥計們纔好。這十兩也就不算少。雖說見了八九百利息,究實時候也太長了,且零零星星,委實誤了敝店裏幾宗大事情。弟受了夥計們埋怨,弟也是說不出來的,衹為譚爺一嚮交好,也暗地裏吃了許多苦。既然衆爺臺說,今日一把兒完結,衹求譚爺把行李請出來,看後大傢再商量。”
  原來膏粱子弟欠債,是從來不上心的。俗雲日月如箭,衹到了行息揭票上,這箭還比不得這個快法,轉瞬便隔了年頭。
  今譚紹聞得了三千地價,實指望還了王經千,餘剩的並把衆房客的揭藉,以及貨物賒價,俱各一齊楚結。王中不識字,也不知少主人欠債究有多少,比不得老主人在日,閻相公賬房,是一清二白的。今日忽聽鄧吉士算明唱出數目,方曉得所售吳自知地價,僅僅衹可完王經千一宗。主僕俱各悵然。
  紹聞出的碧草軒,叫聲王中,王中跟將出來。到了樓院,紹聞道:“我衹說三千銀子,完得各宗賬目還有餘剩,誰知泰和號一宗,除舊日找過息,今日尚有將及三千之數。這卻怎麽處?”王中道:“我所以說賣産還債,就是這個意思。這利息債銀,轉眼就是幾倍。如今不如把這一大宗銀子索性兒全還了,王相公或讓或不讓,俱是小事,衹求一筆勾消。餘下藉欠、貨賬,畢竟有房租可以抵消,日後再作區處。這是一定主意。”
  紹聞道:“不然。今是通請衆客,原說還債,若叫泰和號一包兒提去,當下臉面不中看。不如各人都叫有些,日後再作區處。
  也不是什麽難事。”王中道:“欠了人傢債,休說臉面不好看的話。惟有結了大宗,是正經道理。”紹聞道:“你如今同雙慶、德喜,先拿一千五百兩到軒上,把本銀完訖,本到利止,豈不是好?剩下一千五百兩,看光景酌奪。”王中道:“一定該完了一宗大債。”紹聞道:“不然。”早叫雙慶德喜跟定到樓下,紹聞將銀封數了一半,包在氈包內,令拿到軒上。又吩咐鄧祥去賬房,取了舊日閻相公用的天平架兒,也送到軒上。
  紹聞展開氈包,孟嵩齡啓了整封,說:“王爺請看。”王經千搖搖頭兒,說道:“成色不足的很。”鄧吉士道:“當日原銀,弟們也不曾見過,但既是得過息的,也不得太為執一。就照這樣敲了罷。豈有棄産價銀,倒還不上息債之理。”遂敲了一千五百兩。還剩幾兩秤餘。王經千道:“這若是算息,還多五十兩,若是算本,並求一總賜完。”紹聞道:“息是不能完的。俗話說,本到利止。餘下息銀,改日再為湊辦,一次楚結。”王中便插口道:“息銀也是現成的,目下即去搬來,宋爺們一搭兒敲敲罷。”紹聞瞅了一眼說:“那的現成?你不用多言。”王經千是生意歷練之人,那肯把這個主顧,一刀割斷,便道:“餘下一千四百五十兩,既不現成,這樣一個厚交,弟豈肯過為逼勒,情願將原約撤回,另立一紙藉券,衹求改日如數見賜。”譚紹聞聽說改揭為藉,心中早有八分喜歡,說:“承情之甚。”早已自己取了一張紙兒,便寫起藉約來。王中吃先時吆喝,一句不敢攙言。譚紹聞寫到中間,王經千攔住筆說道:“也須寫個過後還期,弟好到店中見敝夥計們。”紹聞道:“五個月。”王經千急口道:“一個月。一個月過期,依舊三分行息。”兩個拿住一管筆,彼此不放。衆人見事不落場,評了三個月為限,過期不還,二分半行息。王經千兀自不依。
  衆人語意已有幾分重濁,王經千纔放開手。紹聞即如衆人所言寫訖。畫了押,撤了原約,交與藉約。王中心中悶悶。
  饌已久熟,碟盞上來。譚紹聞盡了主人之禮,衆客遜謝讓座。酣飽閑話,已成入更時候。各鋪裏俱打燈籠來接。還債的話,也不能更說了。王經千自着來人,將銀兩運去。
  譚紹聞收了秤餘,吩咐收拾傢夥。主僕事完,各自安寢。
  正是:
  斬草除根不盡,萌芽依舊潛藏;
  莫笑今日養癰,早已剜肉做瘡。
  且說譚紹聞賣地得銀,還債不肯盡用,還留下一千五百兩,圖手頭便宜。不知怎的早到夏鼎耳朵裏,偏聽的件件切實,如宗宗見了一般。一日搖搖擺擺,走上碧草軒來。恰紹聞在案上展開詩韻本兒,要查一個冷字的平仄,好對昆班教師講說。夏鼎躬腰一揖,紹聞拋書還禮不迭。夏鼎笑道:“恭喜,恭喜。”
  紹聞道:“喜從何來?”夏鼎道:“我與你查對了一門好親事,豈非一喜?還不知你怎的承謝我哩。”紹聞笑道:“未必就好。”
  夏鼎道:“你先說明白謝儀,我方對你說。那一頭已承許下瓶口順袋兒,你且說你的罷。”紹聞道:“事成自有重謝。你先說是誰傢?”夏鼎道:“說成了咱還是親戚哩,我還少不了送飯行餪敬禮兒。原是我的幹妹子,姓姜,婆子傢姓魯。”
  紹聞道:“那就不用說了,我不娶再醮。對傢母先難張口。”
  夏鼎道:“雖說過了一層門限兒,看着也算是再醮,其實不是再醮。緣魯傢這男人,害的童子癆癥,看看垂危,氣息奄奄,他傢說要喜事衝衝。娶到傢未足三日,男人就死了,把這個上得畫的女娃兒,閃的上不上,下不下。他傢也覺良心難昧,衹等一個讀書人傢子弟,等年同輩,情願把舊妝奩陪送。每日曾托傢母,傢母叫我留心。今日恰好遇着賢弟這個宗兒。我前日奉吊,想說這話,見人客轟轟,不便開口。今日特來說媒,恰好相遇,想是一定該成的。閑話少提,你如欲見,就跟我去相看相看,現在東瘟神廟看戲哩。衹眼中見見那個樣範,也算你今生一番奇遇。衹怕你一見面,我要不盡心給你說成,你必把我恨死,咱還朋友不成哩。”紹聞道:“我不信我一定該娶寡婦麽?我不去。”夏鼎道:“娶不娶由的你。你去看一看,誰就強撮合麽?你全作看戲散散悶兒。”紹聞道:“若說看戲散悶,咱就去走走。”夏鼎道:“你帶上幾兩銀子,我有話說。”
  紹聞指着腰間瓶口道:“現成的。這是昨日秤餘。誰知賣産業的秤頭,比生意天平大些,一千多銀子,就多出七八兩。”夏鼎笑道:“那是我經過的。”
  出的軒來,一路同行。夏鼎再三埋怨,不該往張繩祖傢去,紹聞道:“我不聽你的話,幾乎吃了老賈的大虧。”夏鼎道:“程老爺那三十板子,幾乎把這狗肏的打死了。該!該!”
  閑敘中間,已到瘟神廟門口。進的廟院,戲臺上正演《張珙遊寺》一出。看戲的人,擠擠挨挨,好不熱鬧。夏逢若附耳嚮譚紹聞道:“那捲棚東邊,那老者是傢母,你是認得的。傢母東邊,拴白頭繩的就是此人。”譚紹聞留神一看,果然柳眉杏眼,櫻口桃腮,手中拿着一條汗巾兒,包着子,口中吐子皮兒,眼裏看戲。譚紹聞捏捏夏逢若的手,悄聲說道:“好!”
  夏逢若臉望着戲臺,笑着道:“何如罷,你說?”又少聽了幾句唱,夏逢若扯定譚紹聞手,說:“你跟我來。”一直上捲棚來。將登階級時節,夏逢若故意高聲道:“譚賢弟,你看看這廟中兩墻上,畫的瘟神老爺戰姜子牙的顯功。”這個譚字,是平日有話,叫姜氏聽的意思。二人進廟觀壁上圖畫,廟祝就讓捲棚旁邊吃茶。譚紹聞辭道:“大會事忙,各自照理,不敢起動。”夏逢若道:“渴的要緊,正要吃盅茶兒。”廟祝命小徒弟掇了一盤茶,譚紹聞接茶時,恰值戲臺上惠明出來,一聲號頭響,譚紹聞衹顧看惠明舞跳身法,錯把熱茶傾了半盞在身上。
  口中連說:“失儀,失儀。可惜忘了帶手巾來。”夏逢若早走嚮女人一邊,叫了一聲:“娘,帶個手巾不曾?譚紹聞賢弟熱茶燒手,把衣服濕了。”那姜氏早已看到眼裏,把汗巾遞與夏鼎的母親,說道:“幹娘,這不是汗巾兒,轉過去。”夏鼎母親接在手裏,又轉遞兩個女娃兒手,夏逢若方纔接着,交與譚紹聞,抹去衣上水痕。譚紹聞好不心醉,說道:“這汗巾我污了,改日換一條新的罷。”夏逢若道:“你也休把這看做是舊的。”
  二人正說打趣的話兒,衹聽階砌下石碑邊,一人高聲道:“好賊狗肏的,看戲徒躁脾,休要太惹人厭了。再遲一會,兩個忘八肏的,也不知該誰肉疼哩。”譚紹聞吃了一驚,嚮夏逢若道:“不成戲,咱走罷。”夏逢若道:“也罷。這底下也不過是白馬將軍解圍,也沒啥看頭。咱就走。”那石碑邊發話的人,口中兀自不休歇。譚、夏二人,衹裝不曾聽見,一拉一扯,走出廟去。
  有詩單講婦女看戲,招侮惹羞,個個都是自齲詩曰:
  掠鬢勻腮逞豔姿,驪山逐隊賽諸姨;
  若教嫫母群相偶,那得有人怒偃師。
  又有詩警少年幼學,不可物色少艾,品評嬌娃,恐開浮薄之漸,惹出禍來。詩曰:
  邂逅相逢本越秦,為何流盼口津津?
  洛神有賦終傳笑,唯許三閭說美人。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念先澤千裏伸孝思 慮後裔一掌寓慈情
第二回 譚孝移文靖祠訪友 婁潛齋碧草軒授徒第三回 王春宇盛饌延客 宋隆吉鮮衣拜師
第四回 孔譚二姓聯姻好 周陳兩學表賢良第五回 慎選舉悉心品士 包文移巧詞漁金
第六回 婁潛齋正論勸友 譚介軒要言叮妻第七回 讀畫軒守候翻子史 玉衡堂膺薦試經書
第八回 王經紀糊塗薦師長 侯教讀偷惰縱學徒第九回 柏永齡明君臣大義 譚孝移動父子至情
第十回 譚忠弼覲君北面 婁潛齋偕友南歸第十一回 盲醫生亂投藥劑 王妗奶勸請巫婆
第十二回 譚孝移病榻囑兒 孔耘軒正論匡婿第十三回 薛婆巧言鬻婢女 王中屈心挂畫眉
第十四回 碧草軒父執讜論 崇有齋小友巽言第十五回 盛希僑過市遇好友 王隆吉夜飲訂盟期
第十六回 地藏庵公子占兄位 內省齋書生試賭盆第十七回 盛希僑酒鬧童年友 譚紹聞醉哄孀婦娘
第十八回 王隆吉細籌悅富友 夏逢若猛上側新盟第十九回 紹聞詭謀狎婢女 王中危言杜匪朋
第二十回 孔耘軒暗沉腹中淚 盛希僑明聽耳旁風第二十一回 夏逢若酒後騰邪說 茅拔茹席間炫豔童
第二十二回 王中片言遭虐斥 紹聞一諾受梨園第二十三回 閻楷思父歸故裏 紹聞愚母比頑童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