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经书评论 》 從星空到心靈——易中天於丹演講對話錄 》
第49節:之四 為人生尋找坐標(11)
易中天 Yi Zhongtian
於丹 Yu Dan
"也就是說,當別人傷害你的時候,你用公正的、率直的、磊落的、高尚的人格,去坦蕩地面對他,這已經夠了。
不要冤冤相報,但是要"以德報德",用你生命中慈悲、溫暖、熱情的部分,去面對真正對得起你、對你好的人。
這就是生命的分寸。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上,我們做事時會遇到很多障礙,但是我們的聖賢留下了一些基本的做人道理。
記住這些道理,它會保護我們的心靈,它會提升我們的效率。
什麽叫"智者不惑"?有大智慧的人行走於世,這顆心足夠堅強,知道何去何從,那些"或此或彼"的選擇是壓不垮他的。
這就是我們給內心的定力。
那為什麽孔子還要說"勇者不懼"呢?什麽是勇敢?孔子在遊學的時候,有一次在匡這個地方被宋人包圍了,宋人拿着兵器圍着他,他自己做什麽呢?四個字,叫"弦歌不輟",彈琴唱歌,頭都不擡。
莽莽撞撞的子路,咣當一下推門就衝進來指着老師說:"何夫子之娛也?"外面圍着那麽多的人,我們都已經性命不保了,你老先生還傻樂什麽呢?孔子就很坦然地叫他:"來,吾語汝。
"你過來,我和你講。
他說子路啊,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種不同的勇敢,在水中穿行不避蛟竜者,那是漁夫的勇敢;在陸地行走不怕犀牛猛虎者,那是獵人的勇敢;當白刃相交於前,視死如生、大義凜然者,那是烈士的勇敢;但世界上還有另一種勇敢,就是每臨大事有靜氣,泰山崩於前而不懼,猝然而來的一個事件,用自己的智慧清醒判別,用自己的坦蕩從容走過風險,迎接一個光明的結局。
這種勇敢纔是君子的勇敢。
所以孔子說:"由,處矣!"你坐在一邊,少安毋躁。
"吾命有所製矣",我的命怎麽樣我自己知道。
他話音剛落,那群宋人就進來了,帶頭的那個統領深表歉意地說:"您和我們的仇人陽虎長得太像了,大傢把你看成了陽虎,所以包圍了你;現在知道了你不是陽虎,請讓我嚮你表示歉意並且撤離部隊。
"我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老是在假設另一個結局。
以子路的勇猛,把我老師包圍了,這還得了,拔出劍來,先殺十個八個,最後一聽,哦,圍錯人了。
那會是什麽結果?我們這個世界,小到夫妻口角,大到國際糾紛,有多少是源於誤會?真正的君子之勇,是用一種鎮定從容的心態去辨明是非,迎來一個光明的結局。
我們很多人都缺少這樣磊落的大勇敢。
這種勇敢不是匹夫之勇,不是拔劍相嚮,而是鎮定從容。
生活節奏很緊張,但不意味着我們的心要被這種緊張給騷動起來,我們可以保持一種從容。
從容其實是一種態度,從容而不迫,沒有那麽多的急迫,內心不慌亂。
不要為"褒義詞"活着"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這三句話,孔子說,這是君子的道德,它是連接在一起的一個體係。
他很謙虛地說"我無能焉",他說完以後,他的學生對他說:"夫子自道也。
"您說的就是您自己呀!孔子的一生就是這樣走過來的,他傳遞給我們的,就是這樣一種態度。
那麽,這樣的態度對今天的我們來講,是不是有用呢?我們要時常看看自己的心,但是在今天這個多元的世界,文明有着它的異彩紛呈,我們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個支點上,不是有了孔子、有了儒傢,它就會帶給我們全部的幸福,道傢對我們來講,是另外一個坐標,西方文化也有很多坐標可以進入我們的生命。
我認為儒道兼濟纔是中國人應該具備的完善人格。
如果說儒傢給我們的是一片土地,它教我們行走於世,它教我們擔當責任、擔承使命,完成社會角色的自我實現;那麽道傢給我們的就是一片天空,它教我們實現自我之後的超越,它教我們擺脫功利心的羈絆,達到心遊萬仞。
用莊子的話來講,這個世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 | | 第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2) | 第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3) | | 第5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4) | 第6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5) | | 第7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6) | 第8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7) | | 第9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8) | 第10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9) | | 第11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0) | 第1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1) | | 第1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2) | 第1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3) | | 第15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 | 第16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2) | | 第17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3) | 第18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4) | | 第19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5) | 第20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6) | | 第21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7) | 第22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8) | | 第23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9) | 第24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0)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