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家评传 》 李敖大傳 》
第49節:姚從吾的心血都白費(6)
汪幸福 Wang Xingfu
姚從吾在這時給李敖又送錢,又贈言,除了關心、愛護這位得意弟子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他擔心李敖過性與原則性太強,到文獻會去後,與上司、同事鬧出麻煩,使他和吳相湘今後不好見陶希聖的面。
如果從一般人的角度去看,姚從吾的囑附似乎很對,但他不瞭解此時的李敖,其思想已深受另兩位思想傢鬍適、殷海光的影響,並立志抨擊黑暗,揭發黨非為己任,故他的這些囑咐,是瞎子翻書——白費神。
姚從吾對李敖的用心雖好,卻是庸人之見。他不知,李敖如果按他設計的路走下去,肯定不會成為思想傢、“大師”、“鬥士”,在其他領域,也難取得今天這樣大的成就。
元月31日,國民黨大員陶希聖給姚從吾、吳相湘寫信,正式通知李敖2月份到文獻會任編輯。
姚從吾接到陶希聖的信後,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他希望李敖抓住這個機遇,幹點成績出來,也給他增點光。當天,他給李敖寫信說:“希望你能靜靜地考慮考慮,集中全力幹一下子;並以此研究民國史,以期有些具體的成就。同時對於英文也望繼續努力,期能自由運用。如此一兩年後,民國史有了底子,且可考取留學。”
姚從吾還特別囑咐李敖,到文獻會後,要善用才智,不要把才智用在鑽牛角尖或揭人的短上面。要把握住這個好機會,先在民國史的研究中,有些卓越的表現。
2月1日,李敖到“文獻會”去報了到。
陶希聖對李敖的到來很高興。儘管此時陶希聖已在《文星》雜志上看到李敖在《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一文中點名批評了他,為了將李敖這樣的特殊人才拉到自己身邊,拉到國民黨陣營,並為國民黨服務,他未計較李敖對他的批評。
陶希聖對李敖說:“我早就聽人說過你,你寫的文章我也看過,文筆很不錯,很有才氣。文獻會歡迎你來工作。”
李敖點了點頭。
陶希聖又說:“我剛剛搬傢,原住的房子退出來作為文獻會辦公的地點。我原住的那間臥室給你作住房。”
李敖當即表示感謝。
陶希聖走後,李敖心想:我怎麽可以去住漢姦的住房呢?
過了兩天,陶希聖來看李敖,見他未搬到自己的原臥室去,感到很驚奇,連忙問李敖為何不進去住,李巧妙地應付過去了。
又過了幾天,陶希聖再去看李敖,發現李敖還未搬進去住,知道李敖不願住了。他不理解的是,人與動物一樣,都是為己的,那麽好的住房,別人想都不敢想,李敖卻不進去住,真是不可思議。從這件事可看出:李敖不是那種隨大流,又見利忘義,見利就鑽的人。
陶希聖見李敖不願到他原來的臥室住,又臨時决定在文獻室樓上隔了3 間小房,其中一間安排給李敖。
樓上有了小房,李敖覺得再應搬房子了。他將新店鄉下租的房屋退給同學陳鼓應,正式搬回臺北住。
李敖進入“文獻室”,國民黨認為拉到了一個大人才。陶希聖心想,在臺灣,國民黨員到處都是,但真正的人才還是不多,特別像李敖這樣才氣橫溢,有培養前途的人才就更少了。如果將李敖拉進國民黨內,他和姚從吾,包括吳相湘在內,就為國民黨做了一件太好事。
1962年上半年,陶希聖經常藉談工作為名,與李敖聊天,誘李敖加入國民黨,李敖一直未吐口。
7月11日,陶希聖托文獻會秘書高祖蔭正式找李敖談話,要李敖加入國民黨,並許以入黨後,可由“中山奬學會”用公費送李敖去外國留學,李敖也未答應。
7月18日,高祖蔭又找李敖談話,要李敖加入國民黨,並對李敖說:“臺灣現在是國民黨執政,加入了黨組織,就是自己人,做任何事情方便,上司又信任,提升又快。你如跟別人打官司,黨組織也可幫你說話。”
李敖又一次謝絶了。
事後,李敖告訴高祖蔭,他現在沒有加入任何黨組織的念頭,他已自由慣了,不喜歡受這樣那樣的束縛。還是保持自由之身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華文出版社 |
|
|
| 第1節:引子 | 第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 | 第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2) | | 第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3) | 第5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4) | 第6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5) | | 第7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6) | 第8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7) | 第9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8) | | 第10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9) | 第11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0) | 第12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1) | | 第13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2) | 第14節:揭開蔣介石的真面目(13) | 第15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 | | 第16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2) | 第17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3) | 第18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4) | | 第19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5) | 第20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6) | 第21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7) | | 第22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8) | 第23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9) | 第24節:窮追猛打“臺獨教父”(10)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