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五十六岁的李白等来了永王李的使者韦子春。
在《赠韦秘书子春》一诗中,李白表露了自己此时的想法:“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惟君家世者,偃息逢休明。” 如果没有救济时代的用心,即使自己独善其身又有什么好处?恰逢休明时代,正可以乘机建功立业。“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我想像留侯张良那样,安定社稷后,功成而悄然身退。刚才我们说了,诗人既不甘于独善其身,试图兼济天下,可是现实的政治环境又不能使自己满意,于是他想出了这么个折衷的办法,即“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这就是李白的政治哲学、人生哲学。
在《与贾少公书》中,李白说:“主命崇重,大总元戎,辟书三至,人轻礼重。严期迫切,难以固辞,扶力一行,前观进退。”永王李是一方诸侯,却接连三次专门派人上山邀请我加入幕府。我的身份卑微,但永王给予我的礼遇却非常隆重。面对如此的盛情邀约,实在难以回绝,不得已只好勉力前去,以观进退。谢安在东山隐居,天下苍生都渴望他出山治国。我并不想故作姿态,假意拒绝永王的邀请,借机抬高身价,邀取天下虚名。只不过抱定报国的决心,绝无其他的谬想。
临行之际,李白给家里人留下《别内赴征三首》,表露出豪迈自信又依依不舍的心情:
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
白玉高楼看不见,相思须上望夫山。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翡翠为楼金作梯,谁人独宿倚门啼。
夜坐寒灯连晓月,行行泪尽楚关西。
显然,诗人的情绪是高昂的,自信的,因为他认定这一次的选择是正确无误的,是一定能够成功的。现在我们暂且停顿片刻,回顾一下李白自天宝三年以来漫游的历程。我们注意到,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漫游的主要区域集中在今河南、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显然,这些区域要么是接近朝廷政治、经济中心的地区,要么是文化繁荣、人文荟萃的地区。这说明李白的漫游还是具有相当明确的政治目的的,而不是毫无目的的游逛。他无时无刻不希望能够东山再起,获得进仕朝廷的机会。
李白在长安的政治活动的确失败了,但“安史之乱”的爆发似乎又给他提供了一个参与政治的机会。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机会再赴长安,但是永王李的邀请让他再一次看到了政治生命的前途,这次机会距离他上次离开长安整整十二年,他等待的时间还不算长,年龄也还不算大,他还能拿动刀枪,这正是他欣然参加永王李军队的动机所在。
于是,李白的思想又一次活跃起来,他自比诸葛亮、谢安,从军东行。入幕后,永王军中救国杀敌的气氛感染着他,他表现出雄健的激昂情绪,似乎从此就要展开辉煌的政治人生了!李白充满激情地抒写《永王东巡歌》十一首,这十一首诗最能表达他入幕之后的心情和对时局的看法,表现了李白平定内乱、建功立业的豪迈进取精神,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乐观情绪: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其一)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其二)
李白对当时的形势相当乐观,他认为只要永王一出征,长江流域的政治军事局面就会趋于稳定,诗人自比可使王朝东山再起的谢安,表现了他乐观的情绪和必胜的信念,“谈笑”之间表现出诗人成竹在胸的气魄。李白对永王李军队的命运以及当时政治局面的把握虽然不切实际,以策士自任的做法也过于盲目自负,但诗中勇赴国难的精神却是值得肯定的,这也反映了诗人此时最真实的心态。
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