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中外建筑的文化脉络:追逐建筑   》 仅仅寻一件值得炫耀的沧桑外衣(3)      刘元举 Liu Yuanju

  可是我们的城市没有。没有史诗性的建筑,没有标志性建筑,没有精美的流淌韵律的旋转楼梯。我曾经带着一种十分荣幸的感觉到一座刚刚竣工的音乐厅聆听美国钢琴家的独奏音乐会。音乐大厅装饰一新的四壁散发出建筑材料的崭新味道,罗旋式的楼梯无论是金光闪闪的扶手还是镜面般的大理石阶梯都可以使人在瞬间尽享其高雅。然而,我在踏上踏步的刹那间我的心绪被破坏了。一位走在我上边的小姐正将鞋底的泥泞往那大理石的踏步沿上蹭,她的高跟皮鞋可能是名牌。在她之后仍然有人效仿。外面下着雨,外面的泥泞不能不带进来。可是,在一些文明的国度里如果是雨天到音乐厅那么也会有这种情景吗?我们有音乐厅,但是我们有音乐文化音乐素养吗?没有音乐素养的城市就没有什么高贵可言。
  历史名城成都建城2500年,这谁都信。而东北平原上的沈阳城一向在世人眼中没什么文化积淀,怎么,一激动就敢喊出2300年的建城史?岂不拙拙怪事?
  资料:游牧空间、(神话)路径空间(宗教)、广场空间(科学)、领域空间(历史)、街道空间(语言)、和理想空间(艺术)六种空间是人类生存环境形态的一种概括。
  艺术空间:在17世纪初,安德里亚提出了基督城构想;桃源明提出的桃花园设想;霍华德提出的“明日花园城”构想;杜克塞迪斯提出的“安托邦”(ENTOPIA) 设想,在今天的诸多城市公园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某种雏形。
  中国注重人文科学,西方注重自然科学;
  中国艺术写意,西方艺术写实;
  中国文化呈“阴性”,西方文化呈“阳性;”
  中国推崇祖先崇拜,西方关注宗教超越;
  中国主静,西方主动,
  中国重群体,西方重个体;
  中国文明被称为“植物文明”西方文明被称为“动物文明”
  中国语言是形象语言,西方语言是声音语言;
  中国文化注重人文因素:历史和语言,西方文化注重自然因素:宗教和科学。
  神话是人类文化的低级阶段,这一阶段中西方是一致的,而到了第二阶段,为什么中国走向了历史而西方走向了宗教?“将神话本身化成历史,这是中国式的”(谢选骏言《神话于民族精神》
  在西方文化经历的宗教阶段,科学一直是为论证上帝存在而存在的。科学和宗教如同孪生兄弟一般,宗教的发展伴随着科学的演进。最终科学摆脱了宗教的羁绊而脱颖而出。西方文化进入了第三阶段。
  中国文化的第三阶段是语言书写历史阶段。第四阶段:艺术阶段。
  集体无意识,代表着人所具有的普遍心理结构。城市最能体现这种心理结构的应该说是广场。这种心理结构在城市表现为市民对历史的记忆--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又是通过不同时期的城市片段在时间上叠合而形成的。这种记忆与真实的城市空间形态是不一致的。这是罗西为我们勾画的城市空间。意大利建筑家阿尔道. 罗西。德国的克来尔的城市“原型”空间,他认为:撇开深刻的审美标准去理解城市空间的概念,可知它仅仅是城市骨和其他场所各建筑物之间所有的空间形式。这种空间,依不同的高低层次,几何地联系在一起,它仅仅在几何特征和审美质量方面具有清晰的辨性,从而容许人们自觉地去领会这个外部空间,即所谓城市空间。”
  城市广场具有广场空间的特征和文化涵义。广场喻示着公共性。城市广场向众多的互不相识的市民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城市广场总是与城市的大街相连接。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精神”。
  明清北京城空间的主要特征仅仅是那条7、8公里长的中轴线以及左右对称的布局吗?
  中世纪始,经文艺复兴到近代,城市广场构成了西方城市的主角。从本世纪开始,西方城市迈向漫长的“理想空间”之途。表现出宗教语言化。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目录寻找建筑文脉(1)寻找建筑文脉(2)
寻找建筑文脉(3)寻找建筑文脉(4)寻找建筑文脉(5)
寻找建筑文脉(6)寻找建筑文脉(7)寻找建筑文脉(8)
寻找建筑文脉(9)西方的诱惑(1)西方的诱惑(2)
西方的诱惑(3)西方的诱惑(4)西方的诱惑(5)
西方的诱惑(6)西方的诱惑(7)西方的诱惑(8)
广州有个佘俊南张锦秋之于西安(1)张锦秋之于西安(2)
建筑学巨擘陈植(1)建筑学巨擘陈植(2)建筑学巨擘陈植(3)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