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佛 Buddha   》 第49節:2月5日羨林記於北京大學圖書館原始佛教的歷史起源問題原始佛教的歷史起源問題(6)      季羨林 Ji Xianlin

  上面我從民族的(地區的)和階級的觀點上來探討了佛教的一些問題,說明佛教繼承的是本地的沙門的傳統,而不是外來的婆羅門的傳統。雖然有一些宗教哲學的術語看來是兩教共有的。這衹可能是互相假藉。婆羅門教的一些神也出現在佛教裏,但地位大大降低。這衹不過是佛教為了提高佛祖的地位而製造成的,不能說明有什麽淵源關係。
  如果我們研究一下佛陀最初的大弟子的出身,也可以看出佛教與沙門的關係。許多大弟子都出身沙門,連婆羅門出身的捨利弗和大目連,也是先做沙門,然後改信佛教的。我看,這不能說是偶然現象。
  是不是就可以說,佛教完完全全屬於沙門係統呢?也不是的。
  釋迦牟尼纔出傢的時候,為了尋求解脫,跳出輪回,曾拜苦行沙門為師。他進行了嚴酷的苦行,幾乎到了完全絶食的程度。結果是氣息微弱,瀕於死亡,苦行無效,大道未得。他毅然决然改變辦法,重進食品。終於在菩提樹下成了佛教徒認為至高無上的正等覺。這件事實就說明他與沙門的分歧。梅伽斯提尼斯寫道:"在印度人中間還有那些信奉佛陀箴言的哲學家。"可見他也不把佛教徒列入沙門一類。總之,我們可以說,佛教繼承了沙門傳統,但又加以發展、改進,形成了獨立的一派。
  以上這些情況,絶大多數的資産階級學者是不瞭解的。他們認為,在印度衹有一個哲學和宗教的傳統,佛教和婆羅門教是有繼承關係的。按照這個說法,奧義書既然早於佛教,奧義書這個名字和奧義書思想必然在佛典裏有所反映。但是,事實上,除了個別的思想有一些共同之點外,整個思想體係是不一樣的,甚至連奧義書這個名字在佛典裏根本都找不到。對佛陀來說,奧義書好像是根本不存在的。碰到這種情況,那些學者大傷腦筋,挖空心思,尋找它們之間的淵源關係。他們有的說,摩訶婆羅多裏面的那幾篇哲學詩正好是從奧義書到佛教和其他沙門學派的橋梁。這當然像堂·吉訶德大戰風車一樣,决不會有什麽結果的。
  如果同意我上面做的那一些分析,不但不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而且還有助於瞭解佛教在印度和印度以外盛衰的原因。佛教紮根在被壓迫的原始居民中間,提出了一切皆苦的學說,符合了一部分人的想法(當然也就麻醉了他們)。它相信輪回業報,從而反對了種姓制度。它基本上是無區別地對待一切種姓的,它不像婆羅門那樣排斥異己,不把社會分割得七零八碎。它反對婆羅門殺牲祭祀,投合了農民的願望。佛教徒雖然不從事體力勞動,靠布施為生,但是他們不許占有任何財物,房子、牛羊、土地等都不許占有,不許做生意,不許觸摸金銀,因此同人民的矛盾不大。佛教主張使用人民大衆的語言,這就比婆羅門使用梵文大大地有利於接近人民、宣傳教義。它反對苦行,在這一點上,又比其他沙門教派占了上風。由於這一些原因,它在印度由小而大,終於成了大王朝的國教。輸出印度以後,由於它無區別地對待一切民族,因而在一些亞洲國傢流行起來,一直流行到今天。馬剋思認為宗教是顛倒了的現實的理論。佛教當然也是這樣,等到沒有可能沒有必要再顛倒現實的時候,佛教生存的基礎也就會逐漸消逝。
  1965年3月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華藝出版社
第1節:做真實的自己(代序)
第2節:羨林按(1)
第3節:羨林按(2)
第4節:羨林按(3)
第5節:羨林按(4)
第6節:羨林按(5)
第7節:羨林按(6)
第8節:羨林按(7)
第9節:羨林按(8)
第10節:羨林按(9)
第11節:羨林按(10)
第12節:羨林按(11)
第13節:羨林按(12)
第14節:再談浮屠與佛再談浮屠與佛(1)
第15節:再談浮屠與佛再談浮屠與佛(2)
第16節:再談浮屠與佛再談浮屠與佛(3)
第17節:再談浮屠與佛再談浮屠與佛(4)
第18節:再談浮屠與佛再談浮屠與佛(5)
第19節:再談浮屠與佛再談浮屠與佛(6)
第20節:再談浮屠與佛再談浮屠與佛(7)
第21節: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1)
第22節: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2)
第23節: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3)
第24節:佛教的倒流佛教的倒流(4)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