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醜陋的日本人 》
第49節:《醜陋的日本人》譯後隨記(1)
高橋敷 Takahashi apply
《醜陋的日本人》譯後隨記
(一)
2008年5月,江南大地正是螢飛草長、繁花似錦。此時,新聞媒體傳來消息:歷經千山萬水的奧運祥雲火炬開始在古城蘇州傳遞。而幾乎同時,古吳軒出版社的朋友告知我《醜陋的日本人》已於近日出版,我應邀與出版社簽了一份格式合同。按理說,在這暖風和煦的季節,在這聖火傳承的時刻,操勞多時的譯作問世,應該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可是,對於我來說,那種本該激蕩奔涌的潮水,卻始終沒能浸潤我心湖的落寞。也許是因為《醜陋日本人》這本書多災多難的經歷,在我的心中打下了過於深刻的烙印吧。
《醜陋的日本人》原作可謂是命運多舛。當年,它在日本初版,曾經遭到當局的查禁。作者高橋敷先生也因為書中犀利的言辭而激怒了某些日本人,甚至連連遭到辱駡:"你還算個日本人嗎?""滾出日本去!"可憐高橋先生不堪重壓,曾經一度藏匿他鄉。無獨有偶,去年鼕天,當我接到翻譯這本書的任務時,恰逢中國南方遭遇嚴酷的冰雪災害。全國先後有20個省遭遇了50年一遇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的襲擊,電力中斷、交通癱瘓,人民生命財産遭受重大損失。戊子年的春節,我帶着翻譯用的所有工具回了江南老傢,本打算利用那幾天假期趕一趕翻譯的進度。可是,誰料想,江南民衆防備"酷暑"經驗豐富,而於"嚴鼕"卻是縮手無策,空調都是單冷式。我實在經不住那冰窟窿般的寒冷,便貓在床上,用電熱毯取暖,勉強可以支撐每天數千字的進度。5月中旬,正當該書付印之際,忽然間,汶川地動山搖,百姓傢園盡失,無數生靈塗炭……每天,我都在為災區人們的苦痛而傷感,為抗擊災難的人們的行為而感動,為自己怎樣才能為災區的百姓出點力氣而焦慮……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大難,掩埋了我對作品問世的一點喜悅吧。
(二)
在着手翻譯本書之前,我在互聯網上就《醜陋日本人》及其作者的資料進行了檢索。有文章認為,《醜陋日本人》是繼柏揚《醜陋的中國人》之後,又一部分析東亞民族國民性的力作,它不是一部宣泄民族主義情緒的謾駡之作,而是一部冷靜描述和分析日本精神、文化、生活、社會的學者之論……譯完全書,對於上述評論我基本贊同,不能苟同的是作者對《醜陋的中國人》與《醜陋的日本人》兩書之間關係的定位。高橋先生的《醜陋的日本人》是由日本原書房出版社於1970年初版的,1985年再版。而柏楊先生的《醜陋的中國人》是寫在其後,並且於1985年左右與《醜陋的日本人》一起,通過民間渠道傳入中國大陸的。因此,恐怕很難理解關於"……是繼柏揚《醜陋的中國人》之後,又一部……"的說法。另外,在網絡上還流傳着一部引用了剋裏斯托弗的《日本精神》、新渡戶稻造的《武士道》和露絲·本尼迪剋特的《菊與刀》的《醜陋的日本人》,經查證,實在與高橋先生的原作沒有絲毫的關係。網路文章介紹高橋先生時,說他是位日本著名的文化人類學學者、原日本駐阿根廷大使,等等。而他的更確切的身份應該是宇宙物理學家,並且從未擔任過"日本駐阿根廷大使"一職。這從他的學歷和工作經歷兩個方面都可以得到驗證。高橋先生畢業於(舊製)鬆山高等學校、京都大理院,宇宙物理專業。在美國國傢航空航天局(NASA)成立的第二年(1959年)被招聘錄用,赴安第斯工作。後來,又在秘魯、委內瑞拉各大學講授宇宙科學、教育統計學等課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沒有哪個民族國傢是完美的烏托邦(1) | 第2節:沒有哪個民族國傢是完美的烏托邦(2) | 第3節:不斷撞擊與刺痛讀者心靈的一本書 | 第4節:十五年後的來信 | 第5節:序言(1) | 第6節:序言(2) | 第7節:第一節 蛻變之旅(1) | 第8節:第一節 蛻變之旅(2) | 第9節:第一節 蛻變之旅(3) | 第10節:第一節 蛻變之旅(4) | 第11節:第一節 蛻變之旅(5) | 第12節:第二節 別了,井底之蛙(1) | 第13節:第二節 別了,井底之蛙(2) | 第14節:第二節 別了,井底之蛙(3) | 第15節:第二節 別了,井底之蛙(4) | 第16節:第二節 別了,井底之蛙(5) | 第17節:第三節 "世界小姐"與祭神美少女(1) | 第18節:第三節 "世界小姐"與祭神美少女(2) | 第19節:第三節 "世界小姐"與祭神美少女(3) | 第20節:第三節 "世界小姐"與祭神美少女(4) | 第21節:第四節 排斥日本教授(1) | 第22節:第四節 排斥日本教授(2) | 第23節:第四節 排斥日本教授(3) | 第24節:第四節 排斥日本教授(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