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 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   》 禰衡裸體駡曹操      羅貫中 Luo Guanzhong

  曹公命推出斬之,忽孔融至,教留人,見曹公曰:“劉岱、王忠非劉備敵手,故遭彼擒之。若斬此二人,恐失將士之心,人亦謂丞相不明也。”操遂教免死,黜罷爵祿。操欲自起兵伐之,孔融曰:“方今隆鼕盛寒,未可動兵,待來春未為晚也。張綉、劉表亦可使人招安,此二人必來降矣。”操然其言,破劉備且待凍消春暖,先遣二使招安劉表、張綉。操遣劉曄為使,往說張綉。
  劉曄至襄城,先見賈詡,陳說曹公盛德,有漢高祖之風。賈詡大喜,留劉曄於傢中。次日來見張綉,說曹公遣劉曄招安之事。正議間,忽報袁紹有使至。命入,投下書信,亦是招安張綉。詡問使曰:“近聞興兵破曹,勝負如何?”使曰:“隆鼕之時,權且罷兵。荊州劉表與將軍有國士之風,故來相請耳。”詡大笑曰:“汝可便回,見本初道汝兄弟尚不能相容,何能容天下國士乎!”當面扯碎書,叱退使。張綉曰:“方今袁強曹弱,今毀書叱使,袁紹若至,當如之何?”詡曰:“不如去從曹操。”綉曰“先與操有仇,何能收留乎?”詡曰:“若從曹操,其便有三:曹公奉天子明詔,徵伐天下,其宜從一也。袁紹雖強盛,我以少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雖弱,得我必喜,其宜從二也。曹公王霸之志,必釋私怨,以明德於四海,其宜從三也。惟願將軍無疑焉。”張綉曰:“聽君之言,請劉曄相見。”詡回傢,請劉曄與綉相見。曄稱曹公之德:“若說舊怨,安肯使某來結好將軍乎?”於是盡醉。張綉並賈詡等往許都降曹公。綉拜於階下。操慌忙扶起,執其手曰:“有小過失,勿記於心。”綉再拜。操與綉盡日飲宴,封綉為揚武將軍,封賈詡為執金吾使。
  卻說荊州使命回,說劉表懷疑不决,未肯歸順。綉曰:“某作一書,可請能言快語之士,前事必諧矣。”孔融曰:“某傢有一人,乃平原人也,姓禰,名衡,字正平,才學極高,衹是不能容物,出語傷人。幾番欲薦於丞相處,誠恐冒瀆。舊和劉表交遊甚厚,可令此人去。”
  操教喚至。禮畢,操不命坐。禰衡仰面嘆曰:“天地雖闊,何無一人也?”操曰:“吾手下有數十人,當世之英雄也,何謂無人?”衡曰:“願聞一一言其才能。”操曰:“荀彧、荀攸皆機深智遠之士,雖蕭何、陳平不可及也。張遼、許褚、李典、樂進勇不可當,岑彭、馬武不可比也。呂虔、滿寵為從事,於禁、徐晃為先鋒。夏侯惇天下之奇才,曹子孝世間之福將:安得無人也?”衡笑曰:“公言差矣!以此等人物,吾盡識之:荀彧可使吊喪問疾,荀攸可使守墳看墓。張遼可使擊鼓鳴金,許褚可使牧牛放馬。樂進可使取狀讀招,李典可使傳書送檄。呂虔可使磨刀鑄劍,滿寵可使食糟飲酒。於禁可負版築墻,徐晃可屠豬殺狗。夏侯惇稱為‘完體將軍’,曹子孝呼為‘要錢太守’。其餘皆是衣架飯囊、酒桶肉袋耳。”操怒曰:“汝有何能?”衡曰:“天文地理之書,無一不通;三教九流之事,無所不曉。上可以致君為堯、舜,下可以配德為孔、顔。胸中隱治國安民之方,豈可與俗子之論乎?”時止有張遼在側,掣劍欲斬之。操曰:“不可。吾正少一鼓吏,早晚朝賀宴享,可令禰衡充此職。”衡不推辭,應聲而去。孔融亦惶恐而退。遼曰:“此等小人,出言不遜,何不殺之?”操曰:“此人素有虛名,遠近所聞。今日殺之,天下人言孤不能容物耳。禰衡自以為能,故令為鼓吏以辱之。”
  時建安五年八月初。朝賀,操於省廳上大宴賓客,令鼓吏撾鼓。舊吏曰:“朝賀撾鼓,必換新衣。”禰衡穿舊衣而入,遂擊鼓,為《漁陽三撾》,音節殊妙。坐而聽之,莫不慷慨。左右喝曰:“何不更衣?”衡當面脫下破舊衣服,裸體而立,渾身皆露。坐客掩面。衡乃徐徐着褲,顔色不改,復擊鼓三撾。至今有《漁陽三撾》,自衡始也。操叱曰:“廟堂之中,何太無禮?”衡曰:“欺君罔上,以為無禮。吾露父母之形,以顯貞潔之人!”操曰:“汝為清潔之人,何為污濁?”衡曰:“汝不識賢愚,是眼濁也;不讀詩書,是口濁也;不納忠言,是耳濁也;不通古今,是身濁也;不容諸侯,是腹濁也;常懷篡逆,是心濁也。吾乃天下名士,用為鼓吏,是猶陽貨害仲尼,臧倉毀孟子耳!欲成王霸之業,而如此輕人,真匹夫也!”左右皆欲斬之。操笑曰:“吾殺竪子,是殺鼠雀耳。令汝往荊州為使,如劉表來降,便用汝為公卿。”衡曰:“不往。”操教備馬三匹,令二人扶衡而去;卻教手下文武,整酒於東門外送路,以顯威權。
  荀彧曰:“如禰衡來,不可起身。”衡至,下馬入見,衆皆端坐。衡放聲大哭。荀彧問曰:“汝為何吉行而哭之?”衡曰:“行於死柩之中,如何不哭?”衆皆曰:“吾等是死屍,汝乃無頭狂鬼耳!”衡曰:“吾乃漢朝之臣,不作曹瞞之黨!”衆欲殺之。荀彧急止之,曰:“丞相嚮者比鼠雀之輩而不殺,吾等空污刀斧耳。”衡曰:“吾為鼠雀,尚有人性;汝等真蜾蟲耳!”衆恨而散。
  衡至荊州,見劉表畢,雖誦德,失譏諷。表不喜,令去江下見黃祖。祖不通經典,心性甚急。有人問表曰:“禰衡戲謔主公,何不殺之?”表曰:“禰衡數辱曹操,操不殺者,收天下之心;故令作使於我,欲藉我手以殺之,以為我害賢,而陷我於不義也。吾今遣去見黃祖,使操知我有見識也。”蒯越、蔡瑁盡稱其善。
  時袁紹亦遣使至,令使下於館驛。次日,問衆文武曰:“袁紹又遣使至,曹操又差禰衡在此,當從何便?”從事中郎將韓嵩進曰:“今兩雄相持天下也,重在於將軍。若欲有為,乘此破敵可也;如其不然,將軍擇其善者而從之。今曹公善能用兵,賢俊多歸,其勢必先取袁紹,然後移兵江東,恐將軍不能禦也。莫若舉荊州以附曹公,曹公必然重待將軍。此乃萬全之策也。”表狐疑未决,語嵩曰:“汝且去許都觀其動靜,卻作商議。”嵩曰:“聖達節,次守節。‘達節’者,殷、紂暴虐,伯夷不食周粟而死,聖人能變通,故曰‘達節’。‘守節’者,食人之祿,不避其難,至死不變,故曰‘守節’。嵩,守節者也。夫君臣各有定分,以死守之,有所命,雖赴湯蹈火,死無辭也。將軍若能上順天子,下從曹公,使嵩可也;如持疑未定,嵩到京師,賜嵩一官,若不獲歸,則成天子之臣,將軍之故吏耳。在君為君,則嵩守天子之命,義不復為將軍死也。望三思之,無以負嵩。”表曰:“汝且先往觀之,吾別有高論。”
  嵩遂辭表,到許都見曹操。操拜嵩為侍中,領零陵太守,遣回荊州,說劉表。荀彧曰:“韓嵩來觀動靜,未有微功,重加此職。禰衡又無音耗,丞相遣而不問,何也?”操曰:“禰衡辱吾太甚,故藉劉表手殺之,何必再問也?”彧服其高論。嵩回見表,稱頌朝廷盛德,勸表遣子入侍。表大怒曰:“汝懷二心也!可斬之!”嵩大叫曰:“將軍負嵩,嵩不負將軍耶!”蒯良曰:“嵩未去時,先有此言。”劉表遂放之。
  人報黃祖斬了禰衡。表問其故,來人對曰:“黃祖與衡二人共飲,皆醉。祖問衡曰:‘君在許都,有何人物?’衡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除此二人,別無人物。’祖曰:‘似我如何?’衡曰:‘汝似廟中之神,雖受祭祀,恨無靈應。’祖大怒曰:“汝以我為泥土偶人耳!’遂斬之。衡至死大駡不絶。”鬍曾詩曰:
  黃祖纔非長者儔,禰衡珠碎此江頭。
  今來鸚鵡洲邊過,惟有無情碧水流。
  贊曰:
  情志既動,篇詞為貴。抽心呈貌,非雕非蔚。
  殊狀共雕,同聲異氣。言觀麗則,水監淫費。
  劉表聞衡死,亦嗟呀不已,因此不順曹操。
  操在許都,聽知禰衡受害,大笑曰:“舌劍反自誅矣!”便欲興兵問罪於劉表。未知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話說三國
前言三國志宗僚
捲之一: 祭天地桃園結義劉玄德斬寇立功安喜張飛鞭督郵何進謀殺十常侍
董卓議立陳留王呂布刺殺丁建陽廢漢君董卓弄權曹孟德謀殺董卓
曹操起兵伐董卓虎牢關三戰呂布捲之二: 董卓火燒長樂宮袁紹孫堅奪玉璽
趙子竜磐河大戰孫堅跨江戰劉表司徒王允說貂蟬鳳儀亭布戲貂蟬
王允授計誅董卓李傕郭汜寇長安李傕郭汜殺樊稠曹操興兵報父仇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