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吳越品水滸-品人篇 》
第49節:29.宋江是個什麽樣的人物?(3)
吳越 Wu Yue
等他通風報信回來,更是不慌不忙。知縣看了文書,"大驚,對宋江道:'這是太師府遣幹辦來立等要回話的勾當!這一幹賊便可差人去捉!'宋江道:'日間去,衹怕走了消息,衹可差人就夜去捉。拿得晁保正來,那六人便有下落。'"這樣說,不但又給晁蓋騰出了處置傢財的時間,還讓知縣覺得宋江辦事周到。宋江這樣處置,帶有很強的職業特點:他是個管文書檔案的押司,天天跟公文、官司打交道,從而養成他隨機應變、處事周全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喜歡玩弄權術的個性。
在皇權社會裏,真正"忠於皇上"的人不是沒有,但是多數人在國傢利益(或曰君王利益)、社會利益(或曰人民利益)和個人利益、友人利益發生衝突,必須選擇的時候,連以"忠義"出名的宋江,也是首先考慮"哥兒們弟兄"這個"義"字,而不考慮"君臣如父子"這個"忠"字的。
關於宋江的"忠義",看來衹是施耐庵企圖強加給讀者的一種概念。連金聖嘆這位評《水滸》的專傢,也大不以為然。他對宋江的評語中,就認為宋江私放晁蓋,是一件大大不忠的行為:
此回始入宋江傳也。宋江,盜魁也。盜魁,則其罪浮於群盜一等。然而從來人之讀《水滸》者,每每過許宋江忠義,如欲旦暮遇之。此豈其人性喜與賊為徒?
殆亦讀其文而不能通其義,有之耳。自吾觀之,宋江之罪之浮於群盜也,吟反詩為小,而放晁蓋為大。何則?放晁蓋而倡聚群醜,禍連朝廷,自此始矣。宋江而誠忠義,是必不放晁蓋者也。宋江而放晁蓋,是必不能忠義者也。此入本傳之始,而初無一事可書,為首便書私放晁蓋。然則宋江通天之罪,作者真不能為之諱也。
豈惟不諱而已,又特緻其辨焉。如曰:府尹叫進後堂,則機密之至也;叫了店主做眼,則機密之至也;三更奔到白傢,則機密之至也;五更趕回城裏,則機密之至也;包了白勝頭臉,則機密之至也;老婆監收女牢,則機密之至也;何濤親領公文,則機密之至也;就帶虞候做眼,則機密之至也;衆人都藏店裏,則機密之至也;何濤不肯輕說,則機密之至也。凡費若幹文字,寫出無數機密,而皆所以深著宋江私放晁蓋之罪。蓋此書之寧恕群盜,而不恕宋江,其立法之嚴有如此者。世人讀《水滸》而不能通,而遽便以忠義目之,真不知馬之幾足者也。
寫朱仝、雷橫二人,各自要放晁蓋,而為朱仝巧,雷橫拙,朱仝快,雷橫遲,便見雷橫處處讓過朱仝一着。然殊不知朱仝未入黑影之先,又先有宋江早已做過人情,則是朱仝又讓過宋江一着也。強手之中,更有強手,真是寫得妙絶。
王望如說:
智多星計取生辰綱,偷天換日,而不能逃何清之窺伺者,一則賭場認得晁保正,一則行路認得白日鼠,一則鄆城時縣令行保甲之法,註明客商何處來,何處去,如日記然,可按籍而呼也。朱仝、雷橫,皆爭放晁蓋者。橫要打後門,仝賺橫打前門;仝做得人情,橫做不得人情。故聖嘆曰:朱仝巧、雷橫拙。
重朋友,輕朝廷,市私恩,壞大法,宰相下迨郎官皆然,不獨鄆城宋押司也。朱仝、雷橫爭放晁蓋,而獨責公明者,以賺何濤茶坊等候,縱快馬報當東溪,緩縣官暮夜拿捉,計最巧,又最先耳。客曰:公明私放,以為權術可,以為仁術莫不可。餘答之曰:千萬世末減宋江,為有情面,無賄賂,若近人之得錢賣放,則又宋江之罪人矣。
宋江為晁蓋劃策,曰走為上計;吳學究自為劃策,亦曰走為上計。朱仝為蓋劃策,曰衹除梁山泊可安身;吳學究自為劃策,亦曰漸近梁山泊好入夥。此輩視梁山為泰山久矣。晁蓋猶恐泊中不見納,吳用曰:有的是金銀,獻些與他便了。嗟乎!求官做要使錢,求盜做亦要使錢,此又足以徵時變矣。
凡是看過《水滸》的人,都知道宋江是個口是心非的姦詐之徒。說他不想造反當皇帝,鬼也不信。真要是暫藉水泊躲災,你要那麽多人(包括頭領和嘍囉)幹什麽?一支土匪部隊,既沒有稅收,自己又不從事生産,人數是有一個"極限"的。少於這個人數,還能夠勉強維持搶劫生涯;多於這個人數,就不再是"強大的力量",而是"過額的負擔"了。梁山泊究竟有多少人馬?晁蓋上山的時候,說是有"五七百"人馬,這大概應該是"極限"了。因為有"五七百"人馬,既可以"傾巢出動"去打傢劫捨,遇見抵抗也能廝殺一陣子,也可以"局限而守",和官軍周旋一陣子。宋江兵發華州,"出徵"軍隊就有七千,加上留守部隊和"隨匪傢屬",總人數絶對超過一萬。這就已經不是水泊梁山那個衹有197.9米、四周被水包圍的、衹有幾個平方公裏的小小山頭所能容納、所能承受的了,更何況這一萬多個人要吃要喝要衣穿呢!到了108個好漢排座次的時候,宋江宣佈他的部隊已經有了兩萬人馬,加上後勤部隊,這支土匪武裝的總人數,應該在兩萬五千人左右。這已經是"絶不可能"的數字;凡是到過山東梁山縣、看過梁山"山寨"的人,更不會相信。最敢於說話的,要數《水泊梁山》雜志主編嶽宗周先生,2007年9月20日,香港鳳凰衛視在梁山山寨舉辦一次"梁山108將是英雄好漢還是土匪強盜"的電視大PK中,他張嘴就來,說:"梁山108將是有名有姓的,它有幾十萬大軍,這幾十萬(人)絶大部分是農民。"--嶽先生堪稱古今中外"第一大膽"!按一個團兩千人計算,二十萬人馬,就是一百個團,可以發動"百團大戰"了!幾十萬人要住多少營房、一天要吃多少糧食,您算過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梁山好漢
【資料來源】東方出版社 |
|
|
第1節:作者簡介 內容提要 | 第2節:目 錄 | 第3節:前 言(1) | 第4節:前 言(2) | 第5節:前 言(3) | 第6節:1. 武鬆是個什麽人?(1) | 第7節:1. 武鬆是個什麽人?(2) | 第8節:2.武鬆是什麽地方人?葬於何處?(1) | 第9節:2.武鬆是什麽地方人?葬於何處?(2) | 第10節:3.武鬆怎麽會在陽𠔌縣打虎 | 第11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1) | 第12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2) | 第13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3) | 第14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4) | 第15節:4. 武鬆是用拳頭打死老虎的麽?(5) | 第16節:5. 潘金蓮為什麽要勾搭武鬆?(1) | 第17節:5. 潘金蓮為什麽要勾搭武鬆?(2) | 第18節:6. 善說風情的王婆沒有好下場(1) | 第19節:6. 善說風情的王婆沒有好下場(2) | 第20節:7. 武鬆殺嫂,不是必然的結局(1) | 第21節:7. 武鬆殺嫂,不是必然的結局(2) | 第22節:8.張青和孫二娘,絶對是鐵桿兒歹徒(1) | 第23節:8.張青和孫二娘,絶對是鐵桿兒歹徒(2) | 第24節:8.張青和孫二娘,絶對是鐵桿兒歹徒(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