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酱缸:千年难醒的噩梦   》 第49节:发思洋之幽情      Bai Yang

  简真先生最后曰:
  "上举两事,仅是诸例中之二,类此情形,几乎到处可见。这便是我们的礼!
  "商场如此,学校乃教育机关,教师当然谆谆以礼教其学生,学校总该都是彬彬有礼的了。可是,假如你真作如是想,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我不但在学校里,亲眼看见教职员对来访的学生家长或宾客的傲慢态度,更曾亲自碰过这种钉子。原因是为着一个侨生的宿舍问题,特地到他那学校去拜访他的训导主任。我踏进办公厅,训导主任不在,对面左边一位老师坐在办公桌前,正在俯首检阅抽屉里的文件,我走向前去,低声下气地说:'请问训导主任在吗?'那位老师的架子的确大,一如镇公所的户籍大员,连头也不动,声音却非常雄伟地答道:'不知道!'我又问:'他上课吗?'这下子他更粗声壮气地答道:'那我不知道!'很遗憾,我始终无缘瞻仰一下这位老师的尊容;因为他始终没有抬起头来。这便是学府的礼!我只得自叹时道不济,命途多舛,到处碰壁,简直是咎由自取!类此情形,我的朋友,也曾经在省立学校躬逢其盛。呜呼!教育云乎哉?
  "此外如政府机关的公务员,人民团体的工作者,大多有一副唯我独尊的气派,对登门造访的人,凌厉难堪。我有一次到某报社去,也曾经受到同样的待遇。至若公共汽车上的车掌司机,以及火车站和火车上的服务人员的那张面孔,论者已多,毋庸多赘。我们今天虽尚不至于礼崩乐坏,但对礼这部门,需要大大地复古,实已无可置疑。"
  简真先生的文章到这里为止,我们也抄到这里为止。用不着打听,准有人厉声高叫曰:"这不过只是局部现象,不能以偏概全呀。"也用不着打听,说这话的准是道貌岸然酱缸蛆。呜呼,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们诚心诚意巴不得它只是局部现象,巴不得只是以偏概全。问题偏偏就发生在这里,它不但不是局部现象,恰恰相反的,它只不过是酱缸里捞出的几匙标本罢啦。如果它真的只是局部现象,真的只是以偏概全,只能怪那几个畜生没有受到人类应有教养,是他们自己的失败,一点也不严重。如果它偏偏是普遍现象,偏偏到处皆然,问题就严重矣。医生老爷发现了癌,必须知道那玩艺要死人,而只轻描淡写的说它只是局部现象,不能以偏概全,使病人高兴得像吃了屁,套句酱缸蛆的话,真不知"是何居心"矣。
  简真先生只不过受了点闲气,顺手拈来,随便说说身边琐事。有历史癖的朋友,或干统计调查工作的朋友,如果作一个广泛的调查,恐怕会发现在中国这个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度里,几乎是;女的处处晚娘脸,男的处处猪八戒脸,这脸只有见了两种人才会努力绽开,一种是洋大人,一种是比他更狠的人。洋大人不必提啦,至于比他更狠的人,则似乎已深入脑髓。君不见吵架打架的场面乎,不管大吵小吵,大打小打,憋着憋着,总有一句话出笼,那就是英勇的吼曰:"好小子,听着,我可不怕你!"那就是说,不是因为俺有充份的理由跟你拚啦,而只是因为不怕你才干上的,只要你能教他怕,他就俯首帖耳,心服口服。你既没啥玩艺教他怕,不要说你是小民啦,你就是一字并肩王,他连眼皮都不会抬。俗不云乎:"不怕官,只怕管!"也就是"不怕理,只怕权!"没权没势的小民,单凭"情""理""法"三者俱备,他就会发现他面临着的不是礼义之邦,而是野蛮之邦,处处都是淡漠和悻悻然的嘴脸。
  56.发思洋之幽情
  在中国社会上,无论办啥事,衙门也好,社团也好,官也好,民也好,商也好,教也好,只要你找到他们,你就看不完的晚娘脸和猪八戒脸。该脸见了你就好象见了杀父之仇兼夺妻之恨,那股气可大啦。不要说别的,请贵阁下现在就打个电话试试,中国的电话似乎可以作为中国现代文化的总的代表。前些时我去一家报馆(为了保卫饭碗,不敢说出该报是啥报,只可透露一点,该报可是以提倡民主闻名于世的),就碰上这么一个巨大场面。一个高阶层份子对电话吼曰:"你爱捐不捐,要捐就送来,不捐拉倒,没人去取。"言毕砰的一声,把耳机摔下,其声之大,几乎把我老人家的耳膜震一个洞。悄悄向人打听,原来该报有一则苦命父女的消息,读者老爷想捐点款,因无人可送,希望报馆派人去取。嗟夫,东夷之人也,西狄之人也,那些没有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番邦之人也,对陌生人总是问曰:"我是不是可以帮助你?""有啥地方要我效劳?"真使人发思洋之幽情,酱缸蛆仍有脸吶喊中国是礼义之邦,真是人类一大奇景。
  ──于此顺便建一个议,实在心中奇痒难熬,非这么吶喊不可时,最好照本实发,把中国吶喊为"书上的礼义之邦"。
  正因为处处是仇,处处是恨,一片冷漠,用正常的脚步寸步难行,特权现象乃油然而生。呜呼,人与人间的仇恨冷漠是特权之母。大人先生既然无法消灭仇恨冷漠,就只好追求特权矣。有一位朋友初迁台北,到区公所办户口迁移,户籍老爷告曰,新户籍的户籍誊本必须要到一个星期之后才能发,理由一大堆,不必细表。可是该朋友的女儿明天就要凭那玩艺报名考学堂,当下急得大汗如雨,知道我老人家口才奇佳,就找我帮忙。我想这简单得很,好象政府有过规定,户籍誊本两个小时就可拿到,何物小子,胆敢破坏政府威信。当下就昂然前往,可是一进门我就觉得大事不好,乃改变嘴脸,向该户籍老爷哀求帮忙,说到动心之处,恨不得要下跪,下跪无效,我就只好据理力争,可是该小子就好象看我耍猴戏,冷笑曰:"你可以告我呀!"实在无法,只好施出撒手?──找到一位在区公所做事的朋友,他拍胸脯曰:"老头,你且稍待。"十分钟后,就把户籍誊本塞给我。当我把该户籍誊本送到该朋友府上时,他们一家大小欢声震天地,视我老人家为天神,认为我在台北没有白混,当下就把洋烟拿出来敬了我一支。告辞之后,一路上颇为得意,不在话下。
  然而,这里面似乎埋伏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任何"有办法"的人,对人与人间的仇眼相视,都无良策,"有办法"的结果不过依靠特权。柏杨先生祖宗有德,固然三下五除二就办好啦,可是其它千千万万,没有柏杨先生"办法"的小民,不要说女儿考学堂,就是老太婆上吊,对方该无动于衷,仍无动于衷。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1节:酱缸第2节:灵性衰微第3节:酱缸特产第4节:化淫棍为圣明
第5节:尿入骨髓第6节:说不准学第7节:荣华富贵第8节:英雄人物
第9节:千古奇冤第10节:愚恶第11节:难得胡涂第12节:鬼神欢声雷动
第13节:做官与麻人第14节:走老板路线第15节:赏饭学第16节: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第17节:人生以做官为目的第18节:圣人的定义第19节:建议三项第20节:尽可能少开会
第21节:努力读书第22节:党进先生第23节:三代以下第24节:非人也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