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类 》 管理三國志 》
第49節:像劉備那樣管理(4)
成君憶 Cheng Junyi
關羽說過:“義不負心,忠不顧死。”所謂忠義,用企業管理的話講,就是員工忠誠度。透過關羽的員工忠誠度,我們看到的是劉備的仁愛。當然,劉備不僅僅是待關羽、張飛二人“恩若兄弟”,待趙雲也同樣如此,以至於某些說書先生也把趙雲稱為四弟。除了這些出生入死的戰將之外,至於糜竺、孫乾、簡雍等行政管理人員,也無一不是品德高尚和有奉獻精神的員工。年輕的諸葛亮出山之後,更是用了一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來報答劉備對他的知遇之恩。
如果說桃園結義結的是一個“義”字,三顧茅廬結的又何嘗不是一個“義”字?關羽千裏走單騎追隨劉備,表現了他的員工忠誠度,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表現的又何嘗不是他的員工忠誠度?【成君憶的管理學理念】
115. 愛員工,於是就有了員工忠誠度。愛客戶,於是就有了顧客忠誠度。在紛紛攘攘的人世間,衹有愛是唯一的管理智慧。
劉備不僅愛他的員工,也愛他們的客戶。所謂客戶,就是他們所服務的老百姓。就像歷史學家黎東方先生說的那樣:“劉備對老百姓好,真是有口皆碑。”
桃園結義之後,劉備帶着他的兄弟們參加過討伐黃巾軍的戰鬥(我同情黃巾起義,但關於黃巾起義的是是非非,卻說來話長)。因為有功,劉備被任命為安喜縣的縣尉。這種把官職當做奬品來奬勵功臣的做法,很不符合管理學的原則。但劉備在縣尉任上,卻幹得相當有熱情。後來,他又先後做過下密縣的縣丞、高唐縣的縣尉和縣令及平原縣的縣令。
儘管時局動蕩,劉備的官宦生涯很不穩定,但他的可愛之處在於: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能夠忠於職守,做到愛民勤政。所以,劉備每到一個地方,都能與當地的老百姓相處得很好。《三國志?先主傳》註引王瀋《魏書》說:“是時人民饑饉,屯聚鈔暴。備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衆多歸焉。”意思是說,在那個遍地災荒、食物短缺、物價飛漲的年代(大約是董卓當政時期),劉備一方面努力做好社會治安,另一方面積極救濟難民。他是那樣平易近人而有善心,所以老百姓對他非常愛戴。
平原縣有一個惡霸,名叫劉平,認為劉備出身貧賤,沒有資格做他的父母官,派了一個刺客來刺殺劉備。誰知刺客見到劉備之後,對劉備的人品感到由衷的敬佩,不忍心下手,竟然把劉平的陰謀告訴了劉備,然後遠走他鄉。《三國志?先主傳》記載了這件事,並且感嘆說:“其得人心如此!”——他竟然這樣深受老百姓的敬愛!
漢獻帝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劉備在徐州樹起反曹的大旗,東海郡的昌豨和附近的好幾個縣都起來響應他,讓曹操很是慌了一陣手腳。為什麽會這樣呢?因為曹操犯下過血洗徐州的滔天罪行,而老百姓對劉備卻很有好感。
漢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接受劉表的小兒子劉琮遞交的投降書,宣佈接管荊州。客居新野的劉備衹好趕快收拾行李,帶着兄弟們重新踏上逃亡的旅程。跟他們一起逃亡的,還有許多新野縣的老百姓。當他們經過樊城、襄陽、當陽等郡縣的時候,也不斷地有人拖男帶女加入他們,最後竟然形成了一支十餘萬人口的逃難大軍。老百姓並非曹操的敵人,但在人們的傳說中,曹操早已成了一個惡名昭著的惡魔。在強勢的曹操面前,他們卻寧可信賴弱勢的劉備。曹操的殘暴與劉備的仁愛,在老百姓眼中居然形成了如此鮮明的對比。
像劉備那樣,愛你的員工,於是就會有你的員工忠誠度;愛你的客戶,於是就會有你的顧客忠誠度。在紛紛攘攘的人世間,衹有愛是唯一的管理智慧。那麽,作為管理者的你,又應該如何去愛自己的員工和客戶呢?
請聽下一講——以人為本的本義。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新華出版社 |
|
|
第1節:煮酒論英雄(1) | 第2節:煮酒論英雄(2) | 第3節:煮酒論英雄(3) | 第4節:煮酒論英雄(4) | 第5節:漁夫的管理學(1) | 第6節:漁夫的管理學(2) | 第7節:漁夫的管理學(3) | 第8節:漁夫的管理學(4) | 第9節:管理學的出路(1) | 第10節:管理學的出路(2) | 第11節:管理學的出路(3) | 第12節:管理學的出路(4) | 第13節:管理學的出路(5) | 第14節: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1) | 第15節: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2) | 第16節: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3) | 第17節: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4) | 第18節: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5) | 第19節:從姦雄到英雄(1) | 第20節:從姦雄到英雄(2) | 第21節:從姦雄到英雄(3) | 第22節:從姦雄到英雄(4) | 第23節:曹操的發跡史(1) | 第24節:曹操的發跡史(2)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