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介 新闻与官场的内幕故事:新闻界   》 第49节:本报讯(7)      Zhu Huaxiang

  何大龙问:“怎么捆法?”
  朱香香快速地说:“把大型露天时装秀定名为:东方商城奠基预售仪式暨《东方晚报》《青年报》《大众医生报》联合庆典,我们邀请世界级的超级名模和中国名模同台献艺。”
  何大龙开始兴奋:“如果我们要捆在一起,排名就要反过来,公家在前,私营在后,才能给老百姓一个合理解释:东方晚报与东方商城有内在联系,这就把晚报的公信力加到了东方商城身上。”
  朱香香连声说:“对对对,感谢少帅的支持。”
  何大龙来了精神,他自己都不知怎么会对卖商铺感兴趣。向朱香香提出了总的销售诉求:“背靠希望好睡觉。”出发点针对的是全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老百姓有间铺子,命运就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铺子就是希望。他还同时想到,这个策划对报纸有不小的帮助,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他说:“要做索性再做大,时装秀开始时,我们分别在东方市的各闹市区搞活人雕塑,这绝对是全新东西,将行为艺术与广告结合在一起。完全是花小钱办大事。”
  朱香香用一汪湖水般的目光看着何大龙,那里面不仅有感激,还有朦胧的爱慕。她清楚地看到,这个策划不仅有文化内涵,更是与时俱进的。她端起茶杯说:“来,少帅,我们以茶代酒,干一杯。”
  何大龙发现朱香香的目光很热烈也很虔诚,便笑着说:“干一杯可以,但你的东方商城千万不能有问题,要不然就坑了我。”
  朱香香还沉浸在爱慕之中,她轻轻地说:“我就是害我自己也不会害你。”
  何大龙被这句轻轻的话打动了,他举起了茶杯。夜色中,两只茶杯碰在了一起。何大龙笑了,笑得爽;朱香香也笑了,笑得幸福。
  陈元已经在商报工作一段时间,许多情况都摸清了。他到商报一周就开始上晚班,他知道,要控制一张报纸,必须在流程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终审环节”加以控制。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基本对记者编辑的个性特点有了印象,下一步便是改版问题。
  当晚报、青年报的露天时装秀广告出来后,陈元有点佩服何大龙了。他把三张报纸平放在办公桌上,看一眼又踱几步。陈元的办公室足有50平米大,但房间里显得空空荡荡。进门左边有一排木制沙发,离沙发不远是一张比乒乓球桌小不了多少的像茶几一样的大办公桌。桌上摆了台大屏幕电脑,它可以适时看到机房每台机器的组版情况。大办公桌边是几箱矿泉水,按陈元的话说是在特区喝习惯了,他从不喝茶。四面墙壁大多是空空的,只有面对办公桌的那面墙上挂了一幅书法作品,上面是六个隶书字:“梦正长,路尚远。”陈元办公室的门24小时都是开着的,不管谁都可以随时进出。事实上他到商报后除了每天睡7个小时外,其他时间都在办公室,他作了长期上晚班的打算。
  此刻他正聚精会神地看桌上的报纸,钱冰冰闯了进来,陈元一瞧就知有好事,因为她的脸上写着喜悦。钱冰冰要开口,他制止了她说:“先别说,我猜一猜。”
  钱冰冰对陈元很有好感,这来自几个方面,一是陈元像个男人,一来就当晚班,而且说一不二。对报社以前的大锅饭他从工资制度上进行改革,将平均工资从1500元降到600元,而稿费却上不封顶,使得编辑记者们都像开足了的马达;二是他对报纸的理解独特,讲要办离老百姓最近的报纸。要冲破晚报的阵地,让商报另类;三是陈元的工作作风,让报社的人都怕他,但不提防他。他要记者大胆挖掘新闻,出了问题由他兜着,这给了年轻记者机会。为抢零售上摊时间,每天付印前他都会像催命鬼一样,让编辑快一点。
  陈元想了想说:“春酒厂的合同拿到了。”边说边盯着钱冰冰的脸,看看她对自己的话有什么反应。钱冰冰直视着他,目光中有些辣,她点点头,示意他再说。陈元试着往下猜:“拿到了500万的单?”
  钱冰冰忍不住笑了起来说:“是600万。”
  陈元也开心地笑了,这是到商报来后第一次如此舒心。他心里早有一本大账,商报一年的开销约为1800万,钱冰冰一单就拿回了总费用的1/3的广告单,的确令人开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第1节:引子(1)第2节:引子(2)第3节:号外(1)第4节:号外(2)
第5节:号外(3)第6节:号外(4)第7节:号外(5)第8节:号外(6)
第9节:号外(7)第10节:号外(8)第11节:号外(9)第12节:号外(10)
第13节:号外(11)第14节:号外(12)第15节:头版头条(1)第16节:头版头条(2)
第17节:头版头条(3)第18节:头版头条(4)第19节:头版头条(5)第20节:头版头条(6)
第21节:头版头条(7)第22节:头版头条(8)第23节:头版头条(9)第24节:头版头条(10)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