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 》 老俗事 》
第49節:"麯水流觴""文酒會"
周簡段 Zhou Jianduan
"麯水流觴""文酒會"
"文酒會"與"麯水流觴"一脈相承。在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文酒會"、"麯水流觴"當推魏晉時代,那時的文人墨客為我們留下了一樁樁以酒會友、進行"麯水流觴"遊戲的趣聞佳話。
每逢"上巳日",魏晉時代的一些文人學士便結伴郊遊,飲酒賦詩,類似今日文人的"筆會",以此進行社交活動。進行"麯水流觴"遊藝活動時,人們坐在環麯的水渠旁,而在水渠的上遊放置盛有美酒的觴(即古代的酒杯),任其漂流而下。那尊觴在誰的面前打轉,或者在誰的面前停下,誰就必須即興賦詩,並飲下觴中之酒。故稱為"麯水流觴"。當年,觴這種酒杯,一般是木製的,也有陶製的,兩邊有耳,又稱"羽觴",為了便於端拿。這種觴小巧而輕盈,放在荷葉上,可以使其順流而下。
追溯"麯水流觴"的歷史,要從農歷三月"上巳"這一傳統習俗說起。"上巳",指的是農歷三月的第一個巳日,這是中國民間一個除祛禍災、祈降吉祥的節日。每年逢春秋兩季,人們都要相約到溱水和洧水之上沐浴一番。古時人認為,水乃至潔之物,可以消除疾病和災難。到了漢代,農歷的三月"上巳"纔確定為一個節日;魏晉以後,便成為每年的一個重要節令,所有"臨水■■"及"水濱宴會"活動,均在這一天舉行。由於歷史的演變,在"上巳"節活動中,派生出一種風俗,即"麯水流觴";而"麯水流觴"便成為上巳節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歷史上最出名的一次■■觴詠活動,就是大書法傢王羲之在紹興蘭亭舉行的"麯水流觴",並産生了前無古人的《蘭亭集序》。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寫道:"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暢麯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據史載,這次文人蘭亭聚會,十一人各成詩兩篇,十五人各成詩一篇,十六人未能成詩,各飲酒三觴。活動結束後,王羲之將大傢的詩集起來,用蠶繭紙、鼠須筆揮毫作序,乘興而書,寫下了舉世聞名的《蘭亭集序》,被後人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因此,後人把《蘭亭集序》碑帖亦稱之為"■帖"在蘭亭故居,至今還保留著"流觴亭"。亭前有麯水,亭中陳列的一張明朝永樂十七年仿刻的"麯水流觴"石刻圖,生動也再現了那次盛況。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1) | 第2節:序(2) | 第3節:'書春'的筆墨生涯 | 第4節:新春話年畫 | 第5節:北京人買年貨 | 第6節:北京人年關搪賬 | 第7節:門神挂錢窗戶花兒 | 第8節:平民之傢做年菜 | 第9節:佳餚美酒醉除夕 | 第10節:爆竹聲中一歲除 | 第11節:迎春福、祿、壽(1) | 第12節:迎春福、祿、壽(2) | 第13節:探親訪友話蒲包 | 第14節:北京人吃餃子 | 第15節:北京"雜拌兒" | 第16節:新春逛廠甸(1) | 第17節:新春逛廠甸(2) | 第18節:新春逛廠甸(3) | 第19節:新春逛廠甸(4) | 第20節:晚清官場拜年習尚 | 第21節:侗族春節習俗 | 第22節:春節話青田年糕 | 第23節:漫話"初五開市" | 第24節:元宵之夜燈如畫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