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文化 》 ????與文明 》
8.????商鹺賈(6)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白塔一夜建成,所以又有“一夜塔”之名。????商們在乾隆皇帝離開後,重新修築了一座真塔,這便是今天見到的白塔。
十裏瘦西湖的盡頭,便是著名的二十四橋。其實在揚州並無二十四橋可考,有人說當年隋煬帝下江南時,在瘦西湖的一座橋上,看到二十四位宮娥站在上面吹簫,時人稱為“二十四嬌”,後來訛傳成了“二十四橋”。唐代詩人杜牧的“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說的就是這個典故。如今二十四橋不過是建在“煦春樓”邊的一個象徵,每年中秋,這裏依然笙歌不斷,是人們賞月納涼的去處。
揚州????商在成功之後,有些人也沒有忘記回報社會。一些????商在經營致富之後,捐錢捐物,修橋鋪路,疏瀎河渠,賑災扶貧,有不少善舉。乾隆時一位叫鮑志道的歙商在揚州經營淮????,被推舉為兩淮????務總商。到他的兒子鮑瀨芳時,鮑氏財勢達到巔峰,為安徽、江蘇、浙江三省發了三年軍餉,在淮河澇災時捐10萬石大米賑災,還出巨資夯實了淮河長達800裏的河堤。
由於諸多功績,朝廷為鮑傢修建了“大”字牌坊,加上之祖祖輩輩所獲的嘉奬,鮑氏家庭共得到“忠、孝、節、義”等七座牌坊旌表,至今這些牌坊群仍矗立在歙縣棠越村頭,成為歙縣的一道風景綫。
奢靡的????商
????商是富有的,????商也是奢靡的。
????商們積纍的財富,大都花在了奢侈的消費上。????商之間鬥富成風,????商後代不乏紈絝子弟,這些人整天鬥雞走馬,沉醉於絲竹管弦,消磨在青樓勾欄。
明清兩代,發了財的揚州????商之奢靡達到頂峰。據《清稗類鈔》說,????商中“有欲以萬金一時費去者,門下客以金盡買金箔,載至金山塔上,嚮風揚之,頃刻而散,沿江草樹之間,不可收復。又有三千金盡買蘇州不倒翁,流於水中,波為之塞”。拿着錢去打水漂,好像不如此就顯不出有多麽的富有。
????商有喜歡漂亮貌美的,傢裏從打更人一直到做飯的廚婢,都要選用二八佳麗清秀之輩。奇怪的是還有反過來喜歡貌醜的,有的奴僕為了取得錄用的資格,不惜設法毀容,用醬敷在臉上,在太陽下暴曬,將自己變得又黑又醜。
當然,奢侈的感覺,更多的是在餐桌上找到的。
據《清稗類鈔》所記,當時黃均太是兩淮八大????商之首,他吃一碗蛋炒飯,要耗銀五十兩。這碗蛋炒飯要保證每粒米都完全完整,又必須粒粒米全部分開,還必須每粒米都泡透蛋汁,外面金黃,內裏雪白。這碗蛋炒飯配的是百魚湯,百魚湯裏包括鯽魚舌、鰱魚腦、鯉魚白、斑魚肝、黃魚膘、鯊魚翅,鱉魚裙、鱔魚血、鯿魚劃水、烏魚片等等。
現在風行的揚州炒飯,怕是很難與黃均太當年享受的蛋炒飯相提並論了。即便是在揚州,也未必能尋到這樣的“揚炒”了。
黃均太吃的雞蛋也不一般。他每天早上吃雞蛋兩枚配燕窩參湯,他從賬本上看到這兩枚雞蛋每枚紋銀一兩,他對蛋價如此之貴心生疑惑,於是呼廚師來問。廚師說,這雞蛋非集市上所買的可比,每枚紋銀一兩,價錢其實還不算高。
後來換了廚師,雞蛋的味道和以前大不一樣。黃均太再讓原來的廚師入宅,第二天進雞蛋,果然味道如初。要問有什麽絶技可以使雞蛋味美如此,廚師說他傢中養母雞百餘衹,每天所喂之食都是用人參、蒼術等物研成末拌在料裏,所以雞蛋的味道纔會比較特別。
古代有一些詩文,描述了????商發跡後的得意情態。正像一首《望江南百調》所描述的那樣:
揚州好,
僑寓半官場。
購買園亭賓亦主,
經營????典仕而商,
富貴不歸鄉。
????商們的揚州,就是這樣的一座讓人難以捨棄的安樂窩。又有元代詩人許有壬在《賈客樂》中這樣寫道:
鼓聲震蕩馮夷宮,帆腹吞飽江天風。
長年望雲坐長嘯,移駕萬斛凌虛空。
上一頁
[返回目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1.玄滋素液(1) | 1.玄滋素液(2) | 1.玄滋素液(3) | 1.玄滋素液(4) | 1.玄滋素液(5) | 1.玄滋素液(6) | 1.玄滋素液(7) | 1.玄滋素液(8) | 2.穿井取鹵(1) | 2.穿井取鹵(2) | 2.穿井取鹵(3) | 2.穿井取鹵(4) | 2.穿井取鹵(5) | 2.穿井取鹵(6) | 2.穿井取鹵(7) | 2.穿井取鹵(8) | 2.穿井取鹵(9) | 3.煮海熬波(1) | 3.煮海熬波(2) | 3.煮海熬波(3) | 4.陽光産品(1) | 4.陽光産品(2) | 4.陽光産品(3) | 5.造????者:????丁(1)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