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记录 坐遊西藏雪域風光:雪域神靈   》 第48節:揭開"古格銀眼"之謎(1)      熊育群 Xiong Yoqun

  揭開"古格銀眼"之謎
  佛教的興盛,不但把古格的建築、雕塑、壁畫、文學、服飾、歌舞等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就連冶煉技術和藝術也因之而發展,並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
  札不讓的北面,有一個名叫"魯巴"的地方,今天這個地名仍舊被保留了下來。"魯巴"藏語的意思是"冶煉人"。
  歷史上的阿裏,是一個"黃金之鄉"。傳說這裏差不多每條山溝部有礦藏、開礦者和銀銅匠。古格的富強,或許與它盛産黃金白銀不無關係。在托林寺、札不讓、皮央、東嘎都發現過一種用金銀汁書寫的經書,而且其出土的數量極大。這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這一傳說並非空穴來風。
  正是由於豐富的金銀礦藏,加上佛教的興盛,使得古格的冶煉技術聞名於四方。
  古格王國時期,魯巴人精於冶煉與製造金銀器具。當年阿裏三圍以托林寺為主寺的下屬二十四座寺院的金屬佛像與法器都由魯巴鑄造。魯巴造佛像時,用金、銀、銅等不同原料合煉而成,工藝精湛,通體全無接縫,尤如自然生成,其價值甚至超過了純金佛像。魯巴鑄造的淨水銅碗,放在太陽底下聚焦,可以點燃柴火。
  魯巴鑄造技藝最精彩的、也是最為神奇且一直流傳於後世的是一種叫做"古格銀眼"的東西。它衹有古格才能製作,是佛像中的精品。因為極少流傳於世,長期以來,世人衹知其名,卻無法得知它為何物。
  直到去年夏季,考古工作者在皮央遺址杜康大殿考古發掘時,纔揭開了這個謎團。
  考古發掘發現了一尊精美的銅像,他頭上戴着化佛寶冠,四臂各執法器,結跏趺坐於獸座蓮臺。他頭生三眼,額上正中一眼為縱目。三衹眼的眼珠全部采用鑲銀的技法做成,在金黃色的銅像背襯之下銀光閃閃,晶瑩鋥亮。這就是聞名遐邇的"古格銀眼"。
  由此可見,當年的金屬製造業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在西藏,幾乎一切藝術、技術都是圍繞着佛教而展開的。要瞭解探索這片高原文化,你非得進入佛教,深入到寺廟中的雕塑、壁畫、建築,甚至各類法器中去。在這過程中,你甚至弄不清,你是在進行着藝術的發掘,還是在探求着佛教的教理和歷史,它們是這樣相連為一個整體,讓你無法分離。就連建築、鑄造這樣純粹的技術也莫不與佛教有關。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花城出版社
第1節:我要去西藏第2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1)
第3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2)第4節:火車上一次有趣的觀察(3)
第5節:西部的傳奇第6節:阿裏 像閃爍在天空中的星座(1)
第7節:阿裏 像閃爍在天空中的星座(2)第8節:荒野中的日喀則
第9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1)第10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2)
第11節:一個叫"樂樂"的村莊以及荒原迪斯科(3)第12節:讓人尷尬的生羊肉
第13節:來自地層深處的聲音(1)第14節:來自地層深處的聲音(2)
第15節:在泥坯上挨過冰雪之夜(1)第16節:在泥坯上挨過冰雪之夜(2)
第17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1)第18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2)
第19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3)第20節:對山水的一次文字素描(4)
第21節:阿裏 離太陽最近的土地第22節:深入藏北無人區(1)
第23節:深入藏北無人區(2)第24節:深入藏北無人區(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