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金正昆教你學禮儀:禮儀金說Ⅲ 》
第48節:第八篇 環境優化(4)
金正昆 Jin Zhengkun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度?36度左右吧。至於黃金分割點我們知道,它是優選法所講了一個0.618的數。0.618去乘36度左右,算一算,大概就是23度左右。其實讓人比較舒服的室內溫度是23至24度左右,或者說是大約22度到26度之間。當然這個也要因人而異。在23度時,穿棉襖太熱,穿羽絨服受不了,穿短褲也不行,會起雞皮疙瘩;像夏天還有特殊情況,夏天室內外溫差不能太大,你穿着一身套裝,室內溫度是26度,外邊溫度是38度,二者差異太大了。一般來講,夏天室內外溫差在8度以內比較好,它容易令人自然過渡,否則人們一出門,也會不舒服。
第三個問題,務必關註濕度。所謂濕度,指的是空氣中水份的含量。現在國內很多氣象臺已經在播報天氣的濕度,這是我們的社會進步的一個標志,是人們對自己的生活需求更加舒適化的一個要求。以前不報這個,衹報溫度沒有濕度。一般而論,濕度多少為最佳呢?相對濕度50%左右。濕度太高,尤其是高於90%,說明空氣中水份太多,令人不舒服。夏天有沒有這種感覺,夏天有時候濕度太大的話,天氣又很熱,洗的衣服不幹,都變餿了。但是,濕度也不能太低了。相對濕度低於30%的話,就令人受不瞭瞭。像我們北方鼕天屋裏有暖氣,有人愛往地上灑點水,甚至有人把洗的衣服、擦桌子抹布放到暖氣上烘幹。什麽原因?潤濕空氣,否則很難受,鼻子很幹,甚至鼻子流血或者産生靜電。
第四個問題,慎用色彩。有沒有註意到?在任何場合,色彩往往都會影響到人們的活動,影響到人們的心情,甚至影響到人們的舒適與否。在服務過程中,色彩其實對人們有很大的影響。我到國外醫院去參觀過,人傢那裏非常重視色彩的運用。它們的室內四壁皆白的情況罕見。不僅房間的主色調不是白色,連醫生特別是護士小姐的工作服的色彩也不都是白色的,為什麽呢?道理很簡單,心理學實驗證明,一個人若長時間處在一種四壁皆白的環境中,精神會不好,心態會不好,甚至會狂躁不堪。
應當瞭解的是:什麽樣的色彩讓人比較舒適呢?藍色讓人比較舒適。當我們面對藍色時,我們想起藍天,我們想起海洋,心曠神怡。緑色讓人舒服,它讓我們想起草原,想起明媚的春光。有些色彩則往往令人不舒服,比如黑色,會給人一種陰森森的感覺;再比如黃色,黃色想起陽光,容易使人狂躁暴動,坐不住。有一個著名的畫傢梵高,在他的繪畫作品中你會發現,他的作品的主色調是黃色。他的傳記作者告訴我們,他在創作這個作品的時候,其精神狀態已經有問題。此外,灰色調也不好,它讓人頽廢消沉。
第五個問題,善於運用光綫。在服務場所,光綫過於強烈刺眼或炫耀不好。一般來講,購物環境在可能的情況下應優先考慮自然光。有些大型服務場所,僅僅使用自然光不大可能。它需要使用人造光,就是燈啊!你要用燈飾,首先就要避免燈光直接照射別人。
有一天,我出差在外地打電話與老婆聊天,她告訴我:外面狂風大作,傢裏她一個人孤苦伶仃,比較害怕。我問她真怕假怕,她說:"現在不是跟你開玩笑,絶對害怕。"我當時嚮她建議,把屋裏的燈都打開。她問為什麽?我說道理很簡單:"在陽光燦爛之中,人是不是心情比較安穩,會覺得比較安全?現在你把燈都打開,就等於給你一個自我安全的心理暗示。"我們必須承認,光綫對人的心情是有重大影響的:適宜的光照,會使人感受到舒服。過暗的燈光或過於強烈的燈光,則會使人不爽。
最後,優化環境的基本要求--環境優美。
就宏觀而論,環境的優美是環境優化的最高標準,其實它是操作難度較大的一個方面。因為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傢、不同的人群中,美的標準往往不一而足。不同的人眼裏有不同的美,但就服務單位而論,就服務人員而論,所謂環境優美其實是有其具體要求的。具體要求有三:
第一,要兼顧企業形象。擁有優美的環境,還需要有自己的企業文化的特色,即要有兼顧自己的企業的形象。
第二,要突出自身特點。任何真正優美的服務環境,都要有民族特點,要有地方特點,要有行業特點,要有自己具體的工作特點。
最後,要體現獨特的品位。真正優美的服務環境,必然大氣、脫俗,具有一定品位。它不能夠庸俗,不能夠低級,不能夠給服務對象或社會各界沒有文化的感覺。
此三者加在一起,即可構成所謂優美的環境。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 | 第2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2) | 第3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3) | 第4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4) | 第5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5) | 第6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6) | 第7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7) | 第8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8) | 第9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9) | 第10節:緒論 禮儀就在你身邊(10) | 第11節:第一篇 服務禮儀概述(1) | 第12節:第一篇 服務禮儀概述(2) | 第13節:第一篇 服務禮儀概述(3) | 第14節:第一篇 服務禮儀概述(4) | 第15節:第一篇 服務禮儀概述(5) | 第16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1) | 第17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2) | 第18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3) | 第19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4) | 第20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5) | 第21節:第二篇 職業道德(6) | 第22節:第三篇 服務意識(1) | 第23節:第三篇 服務意識(2) | 第24節:第三篇 服務意識(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