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欧阳修集   》 卷四十八 居士集卷四十八      欧阳修 Ouyang Xiu

  ◎策问十二道
  【武成王庙问进士策二首】
  问:学者言三统之义备矣。然自孔子删修六经,与其弟子论辩尧、舜、三代
  之际甚详,而于正朔独无明文见于经者。三正,王者所以正一统,盖大法也。岂
  宜略而不言欤?抑隐其义以寓见诸书欤?或者经籍散缺而失之欤?自汉以来学者
  多增三统之说,以附六经之文。今所见者,特因汉儒之说尔。当汉承秦焚书,圣
  经未备,而百家异说不合于理者众,则其言果可信欤?夫众辞淆乱质诸圣,今考
  于六经,孔子所笔,何说可以验其信然欤,不然,商、周未尝有改欤?岂其不足
  为法,圣人非之而不言欤?请稽三王之旧典,考六经之明文,以祛厥疑。敢俟来
  对。
  问“礼乐,治民之具也。王者之爱养斯民,其于教导之方,甚勤而备。故礼,
  防民之欲也周;乐,成民之俗也厚。苟不由焉,则赏不足劝善,刑不足禁非,而
  政不成。大宋之兴八十余岁,明天子仁圣,思致民于太平久矣。而天下之广,元
  元之众,州县之吏奉法守职,不暇其他,使愚民目不识俎豆,耳不闻弦歌,民俗
  顽鄙,刑狱不衰,而吏无任责。夫先王之遗文具在,凡岁时吉凶聚会,考古礼乐
  可施民间者,其别有几?顺民便事行于今者有几?行之固有次第,其所当先者又
  有几?礼乐兴而后臻于富庶欤?将既富而后教之欤?夫政缓而,鲜近事实;教
  不以渐,则或戾民。欲其不而政易成,有渐而民不戾者,其术何云?儒者之于
  礼乐,不徒诵其文,必能通其用;不独学于古,必可施于今。愿悉陈之,无让。
  【问进士策三首】
  问:六经者,先王之治具,而后世之取法也。《书》载上古,《春秋》纪事,
  《诗》以微言感刺,《易》道隐而深矣,其切于世者《礼》与《乐》也。自秦之
  焚书,六经尽矣。至汉而出者,皆其残脱颠倒,或传之老师昏耄之说,或取之冢
  墓屋壁之间,是以学者不明,异说纷起。况乎《周礼》,其出最后,然其为书备
  矣。其天地万物之统,制礼作乐,建国君民,养生事死,禁非道善,所以为治之
  法皆有条理。三代之政美矣,而周之治迹所以比二代而尤详见于后世者,《周礼》
  著之故也。然汉武以为渎乱不验之书,何休亦云六国阴谋之说,何也?然今考之,
  实有可疑者。夫内设公卿、大夫、士,下至府史、胥徒,以相副贰;外分九服、
  建五等、差尊卑以相统理,此《周礼》之大略也。而六官之属略见于经者五万余
  人,而里闾县鄙之长、军师卒伍之徒不与焉。王畿千里之地,为田几井,容民几
  家?王官、王族之国邑几数?民之贡赋几何?而又容五万人者于其间,其人耕而
  赋乎?如其不耕而赋,则何以给之?夫为治者,故若是之烦乎?此其一可疑者也。
  秦既诽古,尽去古制。自汉以后,帝王称号,官府制度,皆袭秦故,以至于今虽
  有因有革,然大抵皆秦制也。未尝有意于《周礼》者,岂其体大而难行乎,其果
  不可行乎?夫立法垂制,将以遗后也,使难行而万世莫能行,与不可行等尔。然
  则反秦制之不若也,脱有行者,亦莫能兴,或因以取乱,王莽后周是也,则其不
  可用决矣。此又可疑也。然其祭祀、衣服、车旗似有可采者,岂所谓郁郁之文乎?
  三代之治,其要如何?《周礼》之经,其失安在?宜于今者,其理安从?其悉陈
  无隐。
  问:古者为治有繁简,其施于民也有浅深,各适其宜而已。三代之盛时地方
  万里,而王所自治者千里而已,其余以建诸侯。至于礼乐刑政,颁其大法而使守
  之,则其大体盖简如此。诸侯大小国盖数千,必各立都邑,建宗庙。卿士大夫朝
  聘祭祀,训农练卒,居民度土,自一夫以上皆有法制,则其于众务,何其繁也!
  今自京师至于海隅徼障,一尉卒之职必命于朝,政之大小皆自朝出,州县之吏奉
  行而已。是举天下皆所自治,其于大体,则为繁矣。其州县大小,邑闾田井,训
  农练卒,一夫以上略无制度,其于众务,何其忽而简也!夫礼以治民,而乐以和
  之,德义仁恩,长养涵泽,此三代之所以深于民者也。政以一民,刑以防之,此
  其浅者尔。今自宰相至于州县有司,莫不行文书、治吏事,其急在于督赋敛、断
  狱讼而已,此特浅者尔。礼乐仁义,吏不知所以为,而欲望民之被其教,其可得
  乎?夫治大以简则力有余,治小以繁则事不遗,制民以浅则防其僻,渐民以深则
  化可成,此三代之所以治也。今一切悖古,简其当繁而繁其可简,务其浅而忽其
  深。故为国百年,而仁政未成、生民未厚者,以此也。然若欲使国体大小适繁简
  之宜,法政弛张尽浅深之术,诸侯井田,不可卒复,施于今者何宜?礼乐刑政,
  不可卒成,用于今者何便?悖古之失,其原何自?修复之方,其术何始?迹治乱,
  通古今,子大夫之职也,其悉心以陈焉。
  问:礼乐之书散亡,而杂出于诸儒之说,独中庸出于子思。子思,圣人之后
  也。其所传宜得其真,而其说有异乎圣人者,何也?《论语》云:“吾十有五而
  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盖孔子自年十五而学,学十
  五年而后有立,其道又须十年而一进。孔子之圣,必学而后至,久而后成。而
  《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自诚明,生而知之也;自明诚,
  学而知之也。若孔子者,可谓学而知之者,孔子必须学,则《中庸》所谓自诚而
  明、不学而知之者,谁可以当之欤?尧用四凶,其初非不思也,盖思之不能无失
  耳,故曰“惟帝其难之”。舜之于事,必问于人而择焉,故曰“舜好问”。禹之
  于事,己所不决,人有告之言,则拜而从之,故曰“禹拜昌言”。汤之有过,后
  知而必改,故曰“改过不吝”。孔子亦尝有过,故曰“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而《中庸》曰“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夫尧之思虑常有失,舜、禹常待人
  之助,汤与孔子常有过。此五君子者,皆上古圣人之明者,其勉而思之犹有不及,
  则《中庸》之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者,谁可以当之欤?此五君子者不足
  当之,则自有天地已来,无其人矣,岂所谓虚言高论而无益者欤?夫孔子必学而
  后至,尧之思虑或失,舜、禹必资于人,汤、孔不能无过,此皆勉人力行不怠,
  有益之言也。若《中庸》之诚明不可及,则怠人而中止,无用之空言也。故予疑
  其传之谬也,吾子以为如何?
  【南省试进士策问三首】
  问:昔者禹治洪水,奠山川,而尧称之曰万世之功也。盖遭大小,莫如尧;
  致力以捍大患,莫如禹;别四海、九州、山川地形,尽水之性,知其利害而治之
  有法,莫如《禹贡》之为书也。故后世之言知水者,必本于禹;求所以治之之法
  与其迹者,必于《禹贡》。然则学者所宜尽心也。国家天下广矣,其为水害者,
  特一河耳,非有尧之大患也。自横垅、商胡再决,三十余年,天下无一人能兴水
  利者,岂有其人而弗求欤,求而弗至欤?抑不知水性而乖其导泄之方,由《禹贡》
  之学久废而然欤?此当今之务,学者之所留意也。且尧之九州,孰高孰下?禹所
  治水,孰后孰先?考其治之之迹,导其大水所从来而顺其归,其小水则或附而行,
  或止而有所畜,然后百川皆得其宜。夫致力于其大而小者从之,此岂非其法欤?
  然所导大水,其名有几?夫欲治水,而不知地形高下,所治后先,致力之多少及
  其名与数,则何以知水之利害?故愿有所闻焉。夫禹所以通治水之法如此者,必
  又得其要。愿悉陈之无隐。
  问:三王之治,损益不同,而制度文章,惟周为大备。《周礼》之制,设六
  官以治万民,而百事理,夫公卿之任重矣。若乃祭祀天地、日月、宗庙、社稷、
  四郊、明堂之类,天子大臣所躬亲者,一岁之间有几?又有巡狩、朝会、师田、
  射耕、燕飨,凡大事之举,一岁之间又有几?而为其民者,亦有畋猎、学校、射
  乡、饮酒,凡大聚会,一岁之间有几?又有州党、族官、岁时、月朔、春秋、酺
  禜、询事、读法,一岁之间又有几?其斋戒供给,期召奔走,废日几何?由是而
  言,疑其官不得安其府,民不得安其居,亦何暇修政事、治生业乎?何其烦之若
  是也?然说者谓周用此以致太平。岂朝廷礼乐文物,万民富庶岂弟,必如是之勤
  且详,然后可以致之欤?后世苟简,不能备举,故其未能及于三代之盛欤?然为
  治者果若是之劳乎?用之于今,果安焉而不倦乎?抑其设施有法,而第弗深考之
  欤?诸君子为言之。
  问:六十四卦所谓《易》者,圣人之书也。今谓之《系辞》,昔谓之《大传》
  者,亦皆曰圣人之作也。其言曰:“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曰:“河出
  图,圣人则之。”又曰:“庖犠氏之王天下也,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观鸟兽之
  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作八卦。”又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
  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一书而四说,则八卦者
  果何从而有乎?若曰河图之说信然乎,则是天生神马负八卦出于水中,乃天地自
  然之文尔,何假庖犠始自作之也?如幽赞生蓍之说,又似八卦直因蓍数而生尔。
  至于两仪四象,相生而成,则又无待于三说而有卦也。故一说苟胜,则三说可以
  废也。然孰从而为是乎?卜筮,自尧、舜、三代以来用之,盖古圣人之法也,不
  必穷其始于古远茫昧之前。然《系辞》圣人之作也,必有深旨,幸决其疑。
  【问进士策四首】
  问:孟子以谓井田不均则谷禄不平,经界既正,而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故曰“仁政必自经界始。”盖三代井田之法也。自周衰迄今,田制废而不复者千
  有余岁。凡为天下国家者,其善治之迹虽不同,而其文章、制度、礼乐、刑政未
  尝不法三代,而于井田之制独废而不取,岂其不可用乎,岂惮其难而不为乎?然
  亦不害其为治也。仁政果始于经界乎?不可用与难为者,果万世之通法乎?王莽
  尝依古制更名民田矣,而天下之人愁苦怨叛,卒共起而亡之。莽之恶加于人者虽
  非一,而更田之制,当时民特为不便也。呜呼!孟子之所先者,后世皆不用而治,
  用之而民特愁苦怨叛以为不便,则孟子谓之仁政,可乎?《记》曰:“异世殊时,
  不相沿袭。”《书》又曰:“事不师古,匪说攸闻。”《书》、传之言,其戾如
  此,而孰从乎?孟子,世之所师也。岂其泥于古而不通于后世乎?岂其所谓
  者乎?不然,将有说也。自三代之后,有天下莫盛汉、唐。汉、唐之治,视三代
  何如?其民田之制、税赋之差又何如?其可施于今者又何如?皆愿闻其详也。
  问:子不语怪,著之前说,以其无益于事而有惑于人也。然《书》载凤凰之
  来舜,《诗》录玄鸟之生商,《易》称河洛出图书,《礼》著龟龙游宫沼。《春
  秋》明是非而正王道,“六鹢”、“鸲鹆”,于人事而何干?二《南》本功德
  于后妃,“麟”暨“驺虞”,岂妇人而来应?昔孔子见作俑者,叹其不仁,以谓
  开端于用殉也。况六经万世之法,而容异说,自启其源。自秦、汉已来,诸儒所
  述,荒虚怪诞,无所不有。推其所自,抑有渐乎?夫无焉而书之,圣人不为也。
  虽实有焉,书之无益而有害,不书可也。然书之亦有意乎,抑非圣人之所书乎?
  予皆不能谕也,惟博辩明识者详之。
  问:为政者徇名乎,袭迹乎?三代之名,正名也;其迹,治迹也。所谓名者,
  万世之法也;迹者,万世之制也。正名立制,言顺事成,然后因名迹以考实,而
  其文章事物粲然无不备矣,可谓盛哉!董仲舒以谓三代质文有改制之名而无变道
  之实者是也。自秦肆其虐,灭弃古典,然后三代之名与迹皆变易而丧其实,岂所
  谓变其道者邪?然自秦迄今,千有余岁,或治或乱,其废兴长短之势,各由其人
  为之而已。其袭秦之名不可改也,三代之迹不可复也,岂其理之自然欤?岂三代
  之制止于三代,而不可施于后世欤?王莽求其迹而复井田,宇文求其名而复六官,
  二者固昏乱败亡之国也。然则孔子言“为政必也正名”,孟子言“为政必始经界”,
  岂虚言哉?然自秦以来,治世之主几乎三代者,唐太宗而已。其名迹固未尝复三
  代之一二,而其治则几乎三王,岂所谓名迹者非此之谓欤?岂遗名与迹而直考其
  实欤?岂孔、孟之所谓者有旨,而学者弗深考之欤?其酌古今之宜与其异同者以
  对。
  问:古之取士者,上下交相待以成其美。今之取士者,上下交相害,欲济于
  事,可乎?古之士,教养有素而进取有渐。上之礼其下者厚,故下之自守者重。
  上非厚礼不能以得士,士非自重不能以见礼于上。故有国者,设爵禄、车服、礼
  乐于朝,以待其下;为士者,修仁义、忠信、孝悌于家,以待其上。设于朝者,
  知下之能副其待,则愈厚;居下者,知上之不薄于己,故愈重。此岂不交相成其
  美欤?后世之士则反是。上之待其下也,以谓干利而进尔,虽有爵禄之设而日为
  之防,以革进之滥者。下之视其上也,以谓虽自重,上孰我知,不自进则不能以
  达。由是上之待其下也益薄,下之自守者益不重而轻。呜呼!居上者欲得其人,
  在下者欲行其道,其可得邪?原夫三代取士之制如何?汉、魏迨今,其变制又如
  何?宜历道其详也。制失其本,致其反古,当自何始?今之士皆学古通经,稍知
  自重矣;而上之所以礼之者,未加厚也。噫!由上之厚,然后致下之自重欤?必
  下之自重,然后上礼之厚欤?二者两不为之先,其势亦奚由而合也?宜具陈其本
  末与其可施于今者以对。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卷一 居士集卷一卷二 居士集卷二卷三 居士集卷三
卷四 居士集卷四卷五 居士集卷五卷六 居士集卷六
卷七 居士集卷七卷八 居士集卷八卷九 居士集卷九
卷十 居士集卷十卷十一 居士集卷十一卷十二 居士集卷十二
卷十三 居士集卷十三卷十四 居士集卷十四卷十五 居士集卷十五
卷十六 居士集卷十六卷十七 居士集卷十七卷十八 居士集卷十八
卷十九 居士集卷十九卷二十 居士集卷二十卷二十一 居士集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居士集卷二十二卷二十三 居士集卷二十三卷二十四 居士集卷二十四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