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從諸葛亮到潘金蓮 》
從梁祝與七世夫妻談浪漫愛及其他(3)
王溢嘉 Wang Yijia
在西洋,中世紀遊吟詩人的謳歌為浪漫愛開發出一個更高的境界:愛成了一種“非性與無望的熱情”(non-sexual and hopeless passion),與對方結合併非這種浪漫愛的目的,當事者所傾慕的是一個經過理想化的完美女人,她的完美令人神往,也令人自慚形穢,因此,愛不僅是一種自我感覺的體驗,同時也是一種自我淨化與自我提升的過程。
《七世夫妻》裏的浪漫愛,較缺乏這種精緻度,還停留在“抱住求歡不遂”的階段,梁山伯的生命並沒有因愛而獲得太多的淨化與提升。但不管是粗糙的浪漫愛或精緻的浪漫愛,都免不了“死亡”的結局。要使愛維持在高亢狀態,除了消耗的問題外,還有時間的問題;時間會使感覺弱化,欲望消褪,衹有肉體適時的毀滅才能使欲望與激情永遠懸擱在它的巔峰,同時使偉大的愛情故事永遠懸擱在讀者或觀衆的心靈中。因此,偉大感人的愛情故事永遠是個以痛苦與死亡來收場的悲劇。
梁祝故事的變與不變
《七世夫妻》中的梁祝故事,雖屬粗糙的浪漫愛,但在後來的戲麯與現代電影中,已作了一些必要的改裝,而使它也趨於精緻化。這些改裝包括:
一、將“性”與“愛”更加分離。原故事裏,在杭州讀書時,梁山伯看見祝英臺白綾小衣上有月經斑點;在花園敘舊中,緊緊抱住英臺纖腰,不肯放手;相思成疾後,在傢中扯住丫環,高叫:“賢妹,你來了,真是天從人願”……這些讓人聯想到性的情節都被刪略了,它旨在強化梁山伯對祝英臺的愛乃是清純的“非性之愛”。
二、撤消天庭勢力的介入。在長亭相送中,山伯無法領會英臺吐露的真情,原本是因為太白星君的介入,攝去山伯真魂而換上個呆魂所致,所謂“天上掉下無情劍,斬斷人間恩義情”;但在電影裏,卻是緣於梁山伯自身清純無邪的心靈,強調了浪漫愛的“人間性”。
三、凸顯階級意識與人品風格,在原故事裏,梁傢乃是“傢財萬貫,騾馬成群”的富豪,但在後來的戲麯及電影中,則成為茅屋兩三間的“貧戶”;而馬文才原本也是個“人品出衆,滿腹文章”的濁世佳公子,但卻被貶抑成尖嘴猴腮、好吃懶做的紈絝子弟,在傢世與人品方面,和梁山伯恰成一鮮明的對比,藉以襯托出梁祝之愛的悲壯與凄美。
每個時代的人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修飾先人所流傳下來的神話或傳奇,使它能更符合自己的認知架構與時代意識,但其中仍有一些不想或不容更改的特質,它亙古彌新,可以說是分析心理學裏的“原型”,也可以說是結構主義裏的“普同結構”,梁祝故事在蛻變中的不變本質,依然是在前面所說的“情欲的不得消耗”與“死亡”。
殉情——悲壯的抗議
很少人知道《七世夫妻》中李奎元與劉瑞蓮的那一段“美滿姻緣”,因為它一點也不“感人”。令人傳誦不已的反而是梁山伯與祝英臺、萬杞良與孟薑女、商琳與秦雪梅的愛情悲劇,而這些悲劇乃是玉帝刻意安排金童玉女到人間所受的折磨。為什麽“上天的折磨”會成為“人間的至情”呢?這多少反映了人間和天上具有不同的律則。
情愛是凡念,天上不朽的神仙是沒有情愛、也不應該有情愛的(希臘諸神雖也談戀愛,但因為他們不會死,結果使諸神間的戀愛變得哩吧唆,相當“煩人”),金童玉女因為動了凡念,彼此有了情意,所以玉帝罰他們到人間受些折磨。對天上與人間這兩個世界,我們可以理出如下的二元對比:
天上∶人間
無情∶有情
不朽∶短暫
秩序∶騷亂
安適∶悲苦
人間是個有情世界,但相對於理想中的不朽仙界,它是短暫的、騷亂的、悲苦的,而這也正是人間浪漫愛的屬性。“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歷來即有不少騷人墨客發出此種疑問與浩嘆,死亡看似上天對人間癡情者的懲罰,但同時更是人間癡情者的一種抉擇、一種模擬與一種抗議。在《七世夫妻》的前五世中,太白星君從中作梗,目的衹是要拆散人間的恩愛男女,並非要置之於死地,後來這些男女雖各因此一橫阻而勞役死、相思死、悲痛死等,但多少予人“身不由己”的消極感覺。直到第六世的韋燕春與賈玉珍,韋燕春在藍橋癡候,太白星君興風作浪,弄出一場傾盆大雨,原意也衹是在於阻擾,但韋燕春卻寧可“抱柱而死”也不作絲毫的退讓,透過此一“死亡的抉擇”,他回絶上天的眷顧,抗議命運的作弄,同時見證人間愛情的不朽。“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癡情者為我們塑造了有別於上天意旨的人間典範。
也許是因為韋燕春“悲壯的抗議”,而使天庭或編故事者在第七世為他們安排了一段“美滿姻緣”,就像西洋的浪漫愛,經過幾世紀的“反婚姻”(anti-marriage),到17世紀也開始出現了以結婚為結局的美滿故事。但令人感動、令人傳誦不已的依然是以死亡為結局的愛情悲劇,人間最甜美的歌訴說的總是人類最悲壯的處境。
理想異性與電影中的角色反串
《梁山伯與祝英臺》這部電影之所以造成轟動,令人着迷,除了我們觀賞悲劇時所産生的道德同情與審美同情外,還有性別角色的錯置問題(電影的技巧此處不論)。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在劇中,令梁山伯着迷的是女扮男裝的祝英臺;但在劇外,令觀衆(特別是女觀衆)着迷的反而是女扮男裝反串梁山伯的凌波。這可以分成兩方面來討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自序 古典世界裏的散兵遊勇 |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1) |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2) |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3) |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4) |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1) |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2) |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3) |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4) |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1) |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2) |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3) |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4) |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1) |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2) |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3) |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4) | 《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1) | 《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2) | 《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3) | 《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4) |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1) |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2) |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