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 陽光八萬裏:2007年最具實力的散文集 》
第48節:穿越酸味的空間(2)
古清生 Gu Qingsheng
從這兩則故事可以得到兩種認識,一是酸能生津,生津就能止渴,這無需多說;二是山西人對醋的酷愛登峰造極,不過這也不是什麽新聞。引起我思考的是,醋的發明,不會僅是用於解渴吧?山西人如此嗜酸的原因,似乎一直沒有找到讓人信服的答案。
為什麽山西人叫老醯兒
我買了火車票,去山西探訪醋鄉。
關於醋的發明歷史,有多種版本。有的說,醋始於晉劉伶的妻子吳氏。劉伶是竹林七賢之一,嗜酒如命,為了讓夫君有節制的飲酒,每每釀酒都要放些????梅,使酒酸而不能多飲。後有人效仿,便有了醋。
還有一說,醋的發明者就是酒的發明者杜康。有一天杜康想廢物利用,就往放酒糟的缸子摻了點水,21天過後,缸內飄出香味,一嘗酒糟汁,又甜又酸,竟是好味。於是取名為“調味漿”,出售到市場。因為在二十一日的酉時發現,杜康把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從而就有了“醋”字。
但是查閱一些史書就會發現,如果追根溯源,人類對酸的認識和利用還是從梅子而來。古人吃羹有各種講究。在沒有????之前,這種羹就是煮肉的肉湯,較為肥膩。有????以後,吃羹時邊上就要擺上????梅,以調節客人的口味。所以在《尚書·說命》中有這樣的記載:“欲作和羹,爾惟????梅。”
因為梅子並非一年四季都有,於是人們便將梅子做成梅醬,以便隨時使用,並將它稱作“醯”(音西),就是酸的意思。在古時,醯還是很珍貴的物質,有專人掌管。在《周禮》中就有“醯人”和“醯物”的名稱。學會製作梅醬以後,人們又發現粟米也可以製成酸漿。方法是先燜熟粟米飯,然後趁熱倒在冷水中,擱缸裏浸五到七天,酸漿就做好了。在製成酸漿的基礎上,加上麯,就做成了苦酒,用黍米煮成粥,然後把麯燒黃,搗碎,擱進甕裏,上面蓋上木板,這是使用麯發酵製酸,就是早期的醋了。
“醯”“酢”“苦酒”實際上都是古代對醋的稱呼。根據這些字詞的出現年代,可以得出的結論是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也就是在西周時期中國已有食醋。醋最早又是在哪發明的呢?史書沒有確切的記載,但是可以肯定,晉陽也即今天的太原是食醋的發祥地之一。曾經有歷史學家通過對太原醋史的考證認為,在公元前479年,晉陽城建立起來時就有醋坊了。我們大傢都知道,山西人有一綽號叫“老醯兒”,“老醯兒”就是老醋、老酸的意思。這稱呼至少說明山西人與醋的密切關聯,否則為什麽廣西人不叫老醯,江西人不叫老醯,衹有山西人叫老醯兒呢?指的就是山西人愛吃醋。
北魏時醋的製作已經標準化。北魏農學家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就詳細地敘述了醋的釀造過程,還總結出了22種做法。而賈思勰為此曾特意到山西考察過,他為什麽要去山西,當然是因為山西釀醋風氣之盛。據說當時晉陽城內醋坊衆多,每個醋坊前都懸挂一個盛醋用的圓葫蘆幌子,有誰想要買醋,衹要奔着葫蘆幌子去就可以了。
水質硬衹是山西人吃醋的一個緣由
初鼕時節,往太原去的旅客很少,我這節車廂裏不會超過20人。對面鋪位的乘客是一位清瘦的老先生,額上有黃土高原上的那種深刻皺紋。山西人為什麽那麽喜歡吃醋?我覺得這問題跟陝西人為什麽喜歡唱民歌一樣,不好找到答案,它也許是一種飲食文化的歷史積澱。
老先生是一位工程師,先在機械領域,後在化工係統,想想醋不也是化工係統麽?還是微生物化工。我嚮老先生咨詢山西的情況,可他竟不是山西人,不過在太原生活了40年,跟當地人一樣喜歡吃醋。他說:“我們太原的水質硬,要吃醋中和,現在吃黃河的水,好一些。” 水硬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概念,北京的水質難道不硬嗎?可是卻沒有聽說北京人嗜酸。
“那您覺得外面的醋好嗎?”我問老先生。“重慶武隆的羊角醋好,”他說。“可是,那個地方的水質不硬吧?它是烏江的水。”我說。老先生對我的話若有所思。中國許多地域都釀造醋,中國的四大名醋産地就有四川閬中、江蘇鎮江、福建永春和山西清徐,它們正好呈東西南北十字交叉,在地理上完全不相同,氣候也不相同,而醋的性質卻是相同,因此拿山西的理論就不可以回答其他地方的問題。看來,衹能說水質硬是山西人吃醋的一個緣由。而且很可能山西的水還特別的硬。因為一路上老先生就一直嚮我灌輸水土不服的理論。剛開始聊天他就諄諄告誡說去山西一定要帶上吃的,否則你會水土不服。我對此很不以為然,這些年走過那麽多地方了,怎麽會有水土不服的道理?可他又說:“你這東奔西跑,有沒有過水土不服?我們出門都會水土不服的。”老先生還說他去韓國、去重慶做技術顧問時,都有過水土不服,所以最終還是回太原了。他頓了一下,然後又補充了一句:“有同事帶上三斤黃土,水土不服時,用土衝水沉澱後喝了就好。”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湖南人民出版社 |
|
|
第1節:我心中的梯田 | 第2節:惟有茗者留其名(1) | 第3節:惟有茗者留其名(2) | 第4節:秋椒小燒(1) | 第5節:秋椒小燒(2) | 第6節:黲子魚 | 第7節:味蕾上的故鄉 | 第8節:魚宜三吃(1) | 第9節:魚宜三吃(2) | 第10節:我敬愛的番薯 | 第11節:桑椹(1) | 第12節:桑椹(2) | 第13節:燕坐華榭 | 第14節:土魚的品味報告(1) | 第15節:土魚的品味報告(2) | 第16節:帶着魚去旅行(1) | 第17節:帶着魚去旅行(2) | 第18節:遙遠的地衣(1) | 第19節:遙遠的地衣(2) | 第20節:遙遠的地衣(3) | 第21節:遙遠的地衣(4) | 第22節:遙遠的地衣(5) | 第23節:遙遠的地衣(6) | 第24節:年酒 | |
| 第 [I] II [III] [IV] [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