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康震评说苏东坡   》 第48节:六、东山再起(9)      康震 Kang Zhen

  后来朝廷成立了研究、修订役法的专门机构--详定役法所,苏轼也被选派参加。这个时候朝廷大臣都不敢再发表不同意见,只有苏轼还依然故我,坚持自己的意见。在与挚友的信中,他写道:
  昔之君子,惟荆(荆国公王安石)是师;今之君子,惟温(温国公司马光)是随。所随不同,其为随一也。老弟(苏轼自称)与温相知至深,始终无间,然多不随耳。"(《与杨元素书》)
  意思是说,过去的君子以王安石为榜样,追随他;现在的君子以司马光为榜样,追随他。我与司马光彼此是多年相知的老朋友,关系亲密无间,但是我却不会盲目地追随他。
  苏轼的这种态度造成了自己"上与执政不合,下与本局异议"(《再乞罢详定役法状》),也就是说上与宰相合不来,下与同事谈不拢。难道像苏轼这样一个"上可以与玉皇大帝聊天,下可以陪悲田院乞儿"的大好人,现在反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了吗?当然不是。关键在于苏轼敢于坚持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而大多数官员做官的目的在于明哲保身、升官发财,所以苏轼才会显得如此不合时宜。这就是苏东坡的书生本色,也是他的为官本色。
  据苏辙回忆,面对苏轼这种屡屡反对自己的做法,司马光渐渐不耐烦了,开始感到恼怒,打算将苏轼撵出朝廷,可巧他因病去世,这件事情没有做成。可是当时朝廷上下的官员大多都是司马光的党羽、门生,他们都希望能够联合力量求取提升,所以很讨厌苏轼这种特立独行的言行,大家都争相指摘苏轼的过错,找不出过错,就开始拿"乌台诗案"这部陈年旧账说事儿,诋毁苏轼。苏轼从此在朝廷之中就不得安生了(事载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以苏轼的智慧,对身边政治氛围的变化当然洞若观火,他不由得感叹:
  念我山中人,久与麋鹿并。
  误出挂世网,举动俗所惊。
  归田虽未果,已觉去就轻。(《送吕行甫司门倅河阳》)
  你看,好不容易脱离苦海、回到朝廷的苏轼,想不到居然与前辈、好友司马光发生了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矛盾,弄得自己又一次"不安于朝"。其实,东山再起的苏轼,除了在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方面有了极大改善之外,在京城过得并不比在黄州轻松、愉快,以他这种率真执着的做人原则,实事求是的办事方针,一吐为快的言行方式,只会给自己惹来越来越多的麻烦事儿,他的处境也将会越来越困难。那么,五十多岁的苏轼还将遭遇怎样的麻烦,他又将如何面对或者摆脱这些新的麻烦呢?
  请看第七章《知难而退》。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百家讲坛
第1节:康震评说苏东坡序第2节:一、少年成名(1)第3节:一、少年成名(2)第4节:一、少年成名(3)
第5节:一、少年成名(4)第6节:一、少年成名(5)第7节:一、少年成名(6)第8节:二、步入仕途(1)
第9节:二、步入仕途(2)第10节:二、步入仕途(3)第11节:二、步入仕途(4)第12节:二、步入仕途(5)
第13节:二、步入仕途(6)第14节:二、步入仕途(7)第15节:二、步入仕途(8)第16节:二、步入仕途(9)
第17节:二、步入仕途(10)第18节:三、大难临头(1)第19节:三、大难临头(2)第20节:三、大难临头(3)
第21节:三、大难临头(4)第22节:三、大难临头(5)第23节:三、大难临头(6)第24节:三、大难临头(7)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