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杂家 於丹閻崇年等名傢演講錄:發現你的心靈   》 第48節:營養飲食與健康(3)      於丹 Yu Dan

  不管過節還是不過節,要提倡限製飲酒。飲酒是一種文化,但究竟怎麽喝,多大量,喝什麽酒呢?作為一個人,應該明白自己能不能喝酒。這幾步都明確後,端起酒杯纔有底,纔有數。撇開駕駛員不能喝酒外,我們有許多酒的文化知識要講究,比如可以把酒當做社交的一種方式。但是要註意,酒飲進身體後會影響身體健康!
  第四塊基石是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直接關係到健康,心理變化引起內分泌的變化,直接影響到食欲、食量。比如我們緊張的時候,可能會拉肚子,生氣、鬱悶的時候吃不下飯。現在很多人面臨心理上的焦慮等問題,需要自己調整和專傢的協助。
  四塊基石合在一起構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正如有一句話說:"不良的生活方式可以導致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治療的意義。"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直接關係到是否得病及得病後是否能得到治療,這是用非藥物的手段維護健康和防治疾病的關鍵。
  我們來談談飲食上的問題。
  人一輩子吃多少飯?以一個男士70歲壽命為例子,包括喝的水在內(水是一種營養素),吃的食物總量是50到60噸,約75000頓飯。我用這個數字為了說明一個道理:從出生到走完一生,整個時間人一直處在食物的世界裏,人和外界打交道的重要方面就是食物。空氣和其他條件也是人生存的條件,但人離不開食物。
  國外很多宣傳資料講:"你就是你吃的結果。"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年兩年甚至十年形成的膳食模式决定着你今後的健康方向。2003年英國在幾萬人的研究報告中表明,早死的人47%源於生活方式不合理;呼吸道感染、冠心病、部分惡性腫瘤和飲食不當的惡性腫瘤占到45%,這個比例還在擴大。我們的證據還不是很充足,現在有肯定性結論的是,40%的癌癥和吃喝不當有關。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河南省的林縣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一個地方,之所以有名是因為當地的老百姓從前胃癌和食管癌的發病率出奇的高。這種現象和當地非常不好的飲食習慣有關係--大量營養素缺乏,吃非常硬的饅頭,長期吃腌製的酸菜。經過20年的飲食結構改造,包括營養素的補充、飲水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善、食物模式的改變,前年在北京一個會議上專傢和研究員做的報告《林縣癌癥20年的回顧》表明,現在林縣各種疾病的發病率都在下降。這就是不幹預的惡果和幹預後好的效果。
  去年,我看到一個孩子,20歲考進一個著名的醫學學府,他上到二年級的時候上不下去了,因為肥胖造成他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陪着他去看營養門診。造成這個孩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單純,生活飲食習慣不合理,他打電腦遊戲非常專業,沒有任何戶外運動。父母想方設法改變他的生活習慣,帶他到外地旅遊,讓他多接觸自然多運動。一傢人到了一個城市,到旅館住下之後,應當趕緊外出參觀景點,但孩子感興趣的不是景點而是賓館裏有無免費的上網接口,他着急要和朋友聊天,打聯衆遊戲。從他現在的生活方式來看,如果不強行幹預的話,也許他沒有明天。這是到了這麽嚴重情況下來看病的孩子,有的孩子到不了這麽極端的程度,傢長認為孩子胖點沒有關係,能睡就是福,埋下的往往是悲劇性結果的種子。
  這提示我們一個人的飲食越早幹預、越早調整結果可能越好。我們現在很多健康宣傳重點放在青少年甚至嬰幼兒上,因為早一天幹預飲食便早一天收到效果,且收到的效果可能成倍擴大。就好像一個人推着一輛很重的車,車往山坡下滑,越早阻止它下滑,推回原處越容易,花的力氣越小,如果車已經滑到底再往上推就很難了。
  有的人問,到中老年之後再幹預飲食是否已經沒有意義,來不及了呢?雖然越早幹預越好,但任何時間段開始控製飲食都能收到好的效果,總比不控製效果要好。很多中老年朋友非常重視飲食,他們可能前面走過彎路。有人60歲時有了高血壓、糖尿病,問我從60歲開始控製飲食是否來得及。我說完全來得及,且必須要這麽做。堅持合理控製飲食的中老年朋友的血糖、血壓、血脂都比不控製的人要平穩,他們說要歸功於飲食,歸功於運動,歸功於早受到營養學教育。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發現你的心靈(1)第2節:發現你的心靈(2)第3節:發現你的心靈(3)
第4節:發現你的心靈(4)第5節:發現你的心靈(5)第6節:發現你的心靈(6)
第7節:發現你的心靈(7)第8節:發現你的心靈(8)第9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1)
第10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2)第11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3)第12節:袁崇煥的業績與精神(4)
第13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1)第14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2)第15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3)
第16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4)第17節:正說清朝重臣之和珅(5)第18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1)
第19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2)第20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3)第21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4)
第22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5)第23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6)第24節:和諧家庭與和諧成長(7)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