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天命所歸是大國 》
第48節:48
王小東 Wang Xiaodong
能夠做些什麽呢?目前看來能做的不多,但將來是不清楚的。抑或人類將能找到公正、合理的辦法來解决它們的衝突,抑或衝突將激化——現代科技的發展有可能使得有一天突然間小國、弱國也掌握了無法防禦的威懾力量(但這也是很危險的)。總之,維護21世紀的和平,維護地球上所有人的生存權利,仍舊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四、中國的選擇
中國西方化的知識分子們在過去十幾年中一直強烈地呼籲拋棄“傳統的內求”,堅决地選擇“外取”。這裏的“外取”是什麽意思,卻一直少有人明確說出來(這是耐人尋味的:有的人是不願意說,有的人是自己也不清楚)。怎樣“外取”?有過一些理論,但都建立在一廂情願的基礎上,似乎“外取”的唯一障礙就是“民族的傳統”,就是中國人不願意“外取”。他們很少想過一個非常簡單的問題:如果由西方人主宰的外部世界不歡迎我們“外取”,甚至阻撓我們“外取”,怎麽辦?在未來的歲月中,中國人很可能將面臨這樣的阻撓,無論你的“外取”意味着什麽(是對外貿易、嚮外移民,還是別的什麽),中國人有必要認識到以下幾點:
1.西方人始終對中國存在戒心。即使完全消除了意識形態因素,這種戒心還會存在。它的根本原因不是別的,而是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並且充滿發展的欲望這一基本事實,其次則有文化差異、種族差異等因素加強這種戒心。指出這一點並不意味着中國不能與西方和睦相處、有效合作,恰恰相反,衹有充分瞭解對方的疑慮才能確立有效的共處基點。
2.就中國的潛在經濟能量來說,發散到世界上將會産生一定影響。這種影響帶來的並不都是合作,它同時也帶來衝突。譬如說“作為紡織品和運動鞋的生産者”,中國所起的作用不僅僅是給美國送去廉價消費品,它還迫使美國調整自己的産業結構——退出紡織品和運動鞋的生産,這也是衝突的一個根源,當中國跨入更多的低技術出口領域時,這類衝突便會更多(衹有當中國能夠出口其他國傢不能生産的産品時,中國的大量出口才會比較受到歡迎)。因此,強調“完整的工業體係”不僅具有擺脫外國控製的意義,而且具有減少與外國衝突這一意想不到的意義。值得慶幸的是,中國是一個大國,有條件做到這一點。這樣說也决不是意味着中國不應大力發展對外經濟聯繫,中國應當大力發展對外經濟聯繫,越發展越好。但要認識到“外取”的障礙,認識到障礙主要在國外而不在國內。衹有認識清楚這一點,中國纔有可能製定明智的政治、軍事、外交、經濟政策,加強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
3.中國在未來的世界中的生存仍將是艱難的。美國經濟學家萊斯特?瑟羅指出:在過去的128年中衹有一個國傢——日本,從榜上無名跨入工業化國傢;而在未來的世紀中,要跨入富國的行列可能更為睏難。中國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除了自身的種種睏難之外,還將遇到西方設置的障礙。這些障礙有的出自誤解——這是可以通過努力消除的,有的則出自西方的利己主義考慮——這就不是可以通過“解釋”之類的手段消除的。中國因此而有必要審慎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以在未來的世界上立穩腳跟。
中國人抗議西方的浪潮意味深遠
最近一個多月來,因西方人支持藏獨、破壞奧運火炬傳遞而引發的海內外華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強烈的抗議浪潮,到底有多少重要性?如果重要,那它對於中國究竟意味着什麽?在目睹了覆蓋範圍如此廣泛的抗議浪潮之後,我們是有必要認真思考一下這些問題了。西方人支持藏獨、破壞奧運火炬傳遞的浪潮會很快過去,中國人的反擊浪潮也會很快過去,畢竟奧運會也是一百多天後就會過去的事。這些事情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事情過去之後,會長期存留下來的東西是什麽。我認為,會長期存留下來的東西,就是中國年輕的世代與西方人的關係會與他們的父兄有很大的不同。激情會過去,但一些根本性的東西會長期存留心底。這些根本性的東西會影響到中國未來的歷史進程,當然也會影響到整個世界的未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1 | 第2節:2 | 第3節:3 | 第4節:4 | 第5節:5 | 第6節:6 | 第7節:7 | 第8節:8 | 第9節:9 | 第10節:10 | 第11節:11 | 第12節:12 | 第13節:13 | 第14節:14 | 第15節:15 | 第16節:16 | 第17節:17 | 第18節:18 | 第19節:19 | 第20節:20 | 第21節:21 | 第22節:22 | 第23節:23 | 第24節:24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