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盐与文明   》 8.盐商鹾贾(5)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清代扬州是全国最大的盐场—两淮盐场的管理中心和经销中心,两淮盐政衙门设在扬州,全国各地经营淮盐的盐商巨贾也纷纷向扬州涌来。康乾盛世淮盐产销进入新的旺盛时期,盐商获利甚多。扬州河下一带成为富商聚居地,新城市肆繁华。
  盐商财力雄厚,“天下税赋盐税居半,天下盐税两淮居半”,盐税在国家收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汇兑事业也随之迅速发展,钱庄、典业相当发达,扬州也因之成为全国最大的金融中心。
  扬州盐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江南才子大都荟萃于扬州,这其中就有后人乐道“扬州八怪”。扬州盐商与扬州八怪关系密切,古代商人社会地位低下,富裕起来的盐商为了争取社会地位,便依附风雅,与文人墨客往来密切。
  扬州盐商以重金购买扬州八怪和其他名家字画,书画家后来也以质论价,郑板桥就开出了以书画尺寸大小论价的先例。盐商还出资为文人刊印著作,文人也为盐商培训子弟。盐业发展促进了人文昌盛,使扬州成为了全国的文化中心之一。
  扬州盐业还促进了扬州园林事业的发展,盐商建筑的私家花园比比皆是。盐商在建房造屋构园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造型与风格,留下了秀美的扬州园林风光。在小东门、钞关、东关街、河下街一带集中着码头、堆栈、旅店、饭店等,大商人多居住在这一带,建有许多大型的庭院式住宅。老城区现在还保存有近30多座相当完整的盐商住宅,住宅多附有私家园林,如个园、何园、片石山房等,现在依然是当地名胜。
  游人如今看到的扬州园林,多数都是盐商造就的大宅门。
  在扬州园林中,最有名的是个园。个园以竹石为景,“竹”字像两个“个”字并立,故名为“个园”。个园最负盛名的是它的四季假山,春山笋石参差,修篁弄影;夏山湖石中空外奇,深潭清瀑;秋山黄石丹枫,峻峭依云;冬山宣石如积雪未溶,南墙24孔风洞有朔风之声,西墙漏窗却又招徕春色。在一园之中,造园艺术家们用太湖石营造出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循环不断,将园主人希冀青春永驻之意发挥得淋漓尽致。
  位于东圈门的汪氏小苑是扬州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清末民初盐商住宅。汪氏小苑主人汪竹铭,籍贯安徽旌德,1860年出生于扬州。他曾经担任“乙和祥”盐号经理,取得江宁、浦口、六合的食盐专营权。
  汪氏小苑以住房为主、花园为辅,房屋布局规整,装饰雕琢精湛,是徽式与扬州式建筑相融合的风格。汪氏小苑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97间。小苑的主体建筑为三纵三进,其中小苑东纵的三进房屋中,西式吊灯、推拉门以及抽插式的玻璃窗都体现出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宅第的四个角落分布有4个花园,打破了中国传统住宅前室后园的格局,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像汪氏小苑这样的盐商大宅门,扬州有很多,就在汪氏小苑的隔壁,就有一处盐商的旧宅。这些园林按传统的园林艺术手法建造,以假山、水池、花木取胜,因扬州地处南北要道,园林艺术也融合了南北不同的风格,这与江南园林有些不同。
  许多盐商还捐款合建大型园林,特别是著名的“瘦西湖”、“小秦淮”等闻名遐迩。扬州盐商们常常邀请达官名士,携带歌伎,泛舟畅饮,在桃红柳绿中度过他们的快乐时光。
  瘦西湖位于扬州城西北,六朝以来即是风景胜地,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更是盛极一时,成为扬州雍容华贵的象征。瘦西湖原本是扬州城的护城河,后来乾隆皇帝下江南要经过这里,为了讨皇上欢心,让皇上减免贩盐的课税,盐商们集资在护城河两岸植花栽柳、修亭筑桥,营造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美丽景致。
  瘦西湖湖面蜿蜒曲折,两岸林木扶疏,园林古朴多姿。过了小金山,在一片绿树的掩映中,有一座白塔伫立其中,它的形状与北京北海的那座一模一样。传说乾隆皇帝到扬州,称赞扬州之美时,又嫌美中不足,说没有北京北海那样的白塔。一位江姓盐商知道后,重金买通太监总管,索取了北京白塔的图纸,立即用数十吨白盐,连夜垒成一座白塔。次日乾隆游园遥见白塔,高兴地连声称赞,感叹盐商财力之大,竟可一夜成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1.玄滋素液(1)1.玄滋素液(2)1.玄滋素液(3)1.玄滋素液(4)
1.玄滋素液(5)1.玄滋素液(6)1.玄滋素液(7)1.玄滋素液(8)
2.穿井取卤(1)2.穿井取卤(2)2.穿井取卤(3)2.穿井取卤(4)
2.穿井取卤(5)2.穿井取卤(6)2.穿井取卤(7)2.穿井取卤(8)
2.穿井取卤(9)3.煮海熬波(1)3.煮海熬波(2)3.煮海熬波(3)
4.阳光产品(1)4.阳光产品(2)4.阳光产品(3)5.造盐者:盐丁(1)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