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故事演绎 》 话说唐僧 》
那烂陀寺的中国留学僧(5)
冯宝善 Feng Baoshan
因为有专人照顾,一切很快都安置妥当。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玄奘暂不忙于经、论的学习,他决定首先去观礼圣迹,跟寻佛陀的踪迹,要亲眼目睹佛陀生活、布道的具体环境,这原本也是他西行印度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王舍城是摩揭陀的故都、佛教的重镇,佛教胜迹遍布各处,身在宝山,玄奘当然要亲临其地,而不会错过实地观礼的宝贵机会。
进入大山,东行六十多里,便来到王舍城。因为此地盛产吉祥的香茅,所以王舍城又名上茅宫城。城的四面环山,山势峻拔险峭,天然形成了城的外郭。往西有狭窄的小路沟通,大门位于城北面。王舍城东西长,南北狭,城周长一百五十多里,城内另有小城,基周三十多里,四处遍布着成片的羯尼迦树林,满树金色的叶子,四季开着灿烂芬芳的鲜花。
宫城北面有座佛塔,是提婆达多与未生怨王放护财醉象,企图谋害佛陀的地方。塔东北另有一座佛塔,是舍利子聆听阿湿婆恃比丘说法而证果的地方。紧邻北边,有一处深坑,是胜密受外道蛊惑,用火坑、毒饭欲加害佛陀的地方。紧邻大坑,在东北山城的凹曲处,又有佛塔,是时医生缚迦为佛陀建造说法堂的地方。
从宫城往东北,行十四五里,来到了姞栗陁罗矩吒山,即灵鹫山,这是环绕王舍城的五座山峰中最高的一座,也就是《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的终极目的地灵山。此山连冈北岭,孤表特起,形如栖息的鹫鸟,故名鹫峰。山上清泉奇石,林树蓊郁,空翠相映,鲜花摇曳,景色秀美。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常住在这里,讲说《法华》、《大般若》等无量众经。小说《西游记》中描写:“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霭千重的,就是灵鹫高峰,佛祖之圣境也”,到处是“花草松篁,鸾凤鹤鹿”。更有雷音古刹:“顶摩霄汉中,根接须弥脉。巧峰排列,怪石参差。悬崖下瑶草琪花,曲径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却似火烧金;白鹤栖松立枝头,浑如烟捧玉。彩凤双双,青鸾对对。彩凤双双,向日一鸣天下瑞;青鸾对对,迎风耀舞世间稀。又见那黄森森金瓦迭鸳鸯,明幌幌花砖铺玛瑙。东一行,西一行,尽都是蕊宫珠阙;南一带,北一带,看不了宝阁珍楼。天王殿上放霞光,护法堂前喷紫焰。浮屠塔显,优钵花香。正是地胜疑天别,云闲觉昼长。红尘不到诸缘尽,万劫无亏大法堂”。也就是在这儿,唐僧见到了如来佛,取到了他要取的“真经”。
从山城北门,走一里多地,来到迦兰陀竹园。玄奘所见到的砖室,传说是释迦牟尼制订戒律的地方。据说迦兰陀竹园的主人迦兰陀先曾将此园施舍给了旁门外道,后来见到了佛陀,又听了佛陀的说法,感到由衷的敬佩,便后悔当初不该将此园施舍给外道,现在却不能再给佛陀使用。他的心思被地神知道了,便现出种种灾变魔怪,吓走了外道。迦兰陀长者终于如愿以偿,在这儿修建了精舍,亲自去请来了佛陀。竹园东边也有佛塔,是未生怨王得如来舍利后修建。
由竹园向西南,行五六里,山侧竹林中建有大石室,这是释迦牟尼涅槃后,摩诃迦叶波聚集九百九十九位大阿罗汉结集三藏的地方。在这次结集中,阿难颂《一切经》,优波离颂《一切戒律》,迦叶波颂《一切论议经》,三月安居,集三藏讫。以大迦叶为僧中上座,因名其上座部。西行二十里,为大众部结集的地方。东北行三四里,到曷罗阇姞利呬多城。城的外郭久已废圮,内城尚且保存完好。城周长二十余里,每面一门。最初,频毗娑罗王居住在上茅宫,那里居家稠密,人口繁多,但是屡遭火灾,于是频毗娑罗王制定了法律:凡有不谨慎而先失火的,便迁去寒林——当时为该国的乱葬岗。没过多久,王宫忽然着火,国王说:“我作为国王,如果自己触犯了律令而不执行,更如何惩治臣民。”于是让太子留守,自己迁居到了寒林。为了防御外敌,国王又在寒林修筑了城邑。因为国王率先居此,故名王舍城,也就是新城。后来阇王嗣位,就以这里作为都城。宫城内西南隅有佛塔,是殊底色迦长者的故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西游记 |
|
|
| 王立群作序(1) | 王立群作序(2) | 楔子(1) | 楔子(2) | | 楔子(3) | 楔子(4) | 华阀裔孙(1) | 华阀裔孙(2) | | 华阀裔孙(3) | 净土寺出家(1) | 净土寺出家(2) | 游学大江南北(1) | | 游学大江南北(2) | 求法缘起(1) | 求法缘起(2) | 求法缘起(3) | | 求法缘起(4) | 杖策孤征(1) | 杖策孤征(2) | 杖策孤征(3) | | 杖策孤征(4) | 杖策孤征(5) | 杖策孤征(6) | 穿越西域各国(1) | |
| 第 [I] II [III] 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