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演绎 》 話說唐僧 》
那爛陀寺的中國留學僧(5)
馮寶善 Feng Baoshan
因為有專人照顧,一切很快都安置妥當。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玄奘暫不忙於經、論的學習,他决定首先去觀禮聖跡,跟尋佛陀的蹤跡,要親眼目睹佛陀生活、布道的具體環境,這原本也是他西行印度的一項重要學習內容。王捨城是摩揭陀的故都、佛教的重鎮,佛教勝跡遍布各處,身在寶山,玄奘當然要親臨其地,而不會錯過實地觀禮的寶貴機會。
進入大山,東行六十多裏,便來到王捨城。因為此地盛産吉祥的香茅,所以王捨城又名上茅宮城。城的四面環山,山勢峻拔險峭,天然形成了城的外郭。往西有狹窄的小路溝通,大門位於城北面。王捨城東西長,南北狹,城周長一百五十多裏,城內另有小城,基周三十多裏,四處遍布着成片的羯尼迦樹林,滿樹金色的葉子,四季開着燦爛芬芳的鮮花。
宮城北面有座佛塔,是提婆達多與未生怨王放護財醉象,企圖謀害佛陀的地方。塔東北另有一座佛塔,是捨利子聆聽阿濕婆恃比丘說法而證果的地方。緊鄰北邊,有一處深坑,是勝密受外道蠱惑,用火坑、毒飯欲加害佛陀的地方。緊鄰大坑,在東北山城的凹麯處,又有佛塔,是時醫生縛迦為佛陀建造說法堂的地方。
從宮城往東北,行十四五裏,來到了姞慄陁羅矩吒山,即靈鷲山,這是環繞王捨城的五座山峰中最高的一座,也就是《西遊記》裏唐僧西天取經的終極目的地靈山。此山連岡北嶺,孤表特起,形如棲息的鷲鳥,故名鷲峰。山上清泉奇石,林樹蓊鬱,空翠相映,鮮花搖曳,景色秀美。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常住在這裏,講說《法華》、《大般若》等無量衆經。小說《西遊記》中描寫:“那半天中有祥光五色、瑞靄千重的,就是靈鷲高峰,佛祖之聖境也”,到處是“花草鬆篁,鸞鳳鶴鹿”。更有雷音古剎:“頂摩霄漢中,根接須彌脈。巧峰排列,怪石參差。懸崖下瑤草琪花,麯徑旁紫芝香蕙。仙猿摘果入桃林,卻似火燒金;白鶴棲鬆立枝頭,渾如煙捧玉。彩鳳雙雙,青鸞對對。彩鳳雙雙,嚮日一鳴天下瑞;青鸞對對,迎風耀舞世間稀。又見那黃森森金瓦迭鴛鴦,明幌幌花磚鋪瑪瑙。東一行,西一行,盡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了寶閣珍樓。天王殿上放霞光,護法堂前噴紫焰。浮屠塔顯,優鉢花香。正是地勝疑天別,雲閑覺晝長。紅塵不到諸緣盡,萬劫無虧大法堂”。也就是在這兒,唐僧見到了如來佛,取到了他要取的“真經”。
從山城北門,走一裏多地,來到迦蘭陀竹園。玄奘所見到的磚室,傳說是釋迦牟尼製訂戒律的地方。據說迦蘭陀竹園的主人迦蘭陀先曾將此園施捨給了旁門外道,後來見到了佛陀,又聽了佛陀的說法,感到由衷的敬佩,便後悔當初不該將此園施捨給外道,現在卻不能再給佛陀使用。他的心思被地神知道了,便現出種種災變魔怪,嚇走了外道。迦蘭陀長者終於如願以償,在這兒修建了精捨,親自去請來了佛陀。竹園東邊也有佛塔,是未生怨王得如來捨利後修建。
由竹園嚮西南,行五六裏,山側竹林中建有大石室,這是釋迦牟尼涅槃後,摩訶迦葉波聚集九百九十九位大阿羅漢結集三藏的地方。在這次結集中,阿難頌《一切經》,優波離頌《一切戒律》,迦葉波頌《一切論議經》,三月安居,集三藏訖。以大迦葉為僧中上座,因名其上座部。西行二十裏,為大衆部結集的地方。東北行三四裏,到曷羅闍姞利呬多城。城的外郭久已廢圮,內城尚且保存完好。城周長二十餘裏,每面一門。最初,頻毗娑羅王居住在上茅宮,那裏居傢稠密,人口繁多,但是屢遭火災,於是頻毗娑羅王製定了法律:凡有不謹慎而先失火的,便遷去寒林——當時為該國的亂葬崗。沒過多久,王宮忽然着火,國王說:“我作為國王,如果自己觸犯了律令而不執行,更如何懲治臣民。”於是讓太子留守,自己遷居到了寒林。為了防禦外敵,國王又在寒林修築了城邑。因為國王率先居此,故名王捨城,也就是新城。後來闍王嗣位,就以這裏作為都城。宮城內西南隅有佛塔,是殊底色迦長者的故宅。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西遊記 |
|
|
王立群作序(1) | 王立群作序(2) | 楔子(1) | 楔子(2) | 楔子(3) | 楔子(4) | 華閥裔孫(1) | 華閥裔孫(2) | 華閥裔孫(3) | 淨土寺出傢(1) | 淨土寺出傢(2) | 遊學大江南北(1) | 遊學大江南北(2) | 求法緣起(1) | 求法緣起(2) | 求法緣起(3) | 求法緣起(4) | 杖策孤徵(1) | 杖策孤徵(2) | 杖策孤徵(3) | 杖策孤徵(4) | 杖策孤徵(5) | 杖策孤徵(6) | 穿越西域各國(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