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我的父親張恨水   》 第48節:最後關頭的《最後關頭》(3)      張伍 Zhang Wu

  數不得超過1000字。為了強調這個副刊的宗旨,他又在發刊不久的1月下旬刊登《白事》:“蒙在渝文彥,日以詩章見賜,無任感謝。惟《最後關頭》稿件,顧名思義,殊不能納閑適之作,諸維高明察之。”3月下旬又再一次《告白》讀者:“本欄名為《最後關頭》,一切詩詞小品,必須與抗戰及喚起民衆有關。
  此外,雖有傑作,礙於體格衹得割愛,均乞原諒。”
  從《發刊詞》及這兩次告白讀者,可以看到父親那滿腔愛國熱情與忠忱,不得不被他的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動!父親不僅這樣說了,而且也確實這樣做了,8年來,他一直以一個國民“士卒”的身份在祖國“最後關頭”的時刻守關把寨,吶喊衝鋒。他也經常以“關卒”的筆名,在《最後關頭》以文作箭,彎弓射日。他不僅以詩、以文、以小說作為武器,喚起民衆同仇敵愾,團结抗日,而且還用漫畫來諷刺揭露漢姦的醜態。我現在還存有一幅父親所繪嘲弄漢姦頭子湯爾和的漫畫照片。可以這樣說,為了抗日,為了鼓舞士氣,他竭盡一切,調動了他所有的能力,這種愛國熱忱,實在可敬!可佩!父親入川後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瘋狂》就是連載在《最後關頭》上的,雖然由於種種原因,下筆出言與初衷有很大出入,但他並不氣餒,不管是遭到“腰折”和“封殺”,也不管別人的誤解和嘲弄,他絲毫沒有動搖過自己的抗日信念與熱情!
  父親主編《最後關頭》,從1938年1月15日始至1941年10月9日被迫停刊止。在這3年多的時間裏,除小說外,他的詩文創作無一日間斷,天天都能讀到他寫的小品、散文、雜文或是詩詞。據我不完全的估計,除小說外,至少有上千篇(首),近百萬言,這些詩文,嬉笑怒駡,辛辣冷峻,既讓人感到痛快淋漓,又讓人掩捲深思。
  父親入川、上海自淪為孤島後,父親就沒有一字寄往上海,但奇怪的是,上海各報刊上仍不斷有所謂“ 張恨水小說”發表。他於是在1938年3月31日的《最後關頭》上刊登了一則《張恨水啓事》:自上海淪為孤島後,該處出版界情形甚為復雜,鄙人從未有片紙衹字寄往。今據友人告知,上海刊物最近仍有將拙作發表者,殊深詫異。查其來源,不外二途,一則將他人著作擅署賤名,一則將舊日拙作刪改翻版。鄙人現遠客重慶,綿力無法干涉,衹得聽之。唯人愛惜羽毛誰不如我,事實在所必明是非,不可不辨,特此聲明,敬請社會垂察是幸。
  細心讀者,一定知道,父親從來不參與“筆仗”,對他的著作,不管是捧的還是駡的,他都緘默不語,尤其是批評他的,善意的批評也好,惡意的歪麯也好,他從不作答。他認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字之交,正需要切磋,國需諍臣,人需諍友,批評的對,你改過就是,不用解釋,惡意的中傷,更不用回答,所以有關他的文字批評,他是從不打“筆仗”的,他說當事人參與其中,是徒亂是非。但是對於冒用他的名字寫的偽書,他是從不敢“掠美”的,後來得知,敵偽在淪陷區一直盜用父親的名字,在許多城市的報刊上發表小說。父親怒不可遏,多次在漢口、香港、桂林等地發表聲明。
  在父親苦心的經營下,《最後關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讀者歡迎,尤其是發表了連載小說《八十一夢》以後,可說是風靡大後方,《八十一夢》更是成了當時最轟動、最暢銷的小說,父親的小說也就成了《新民報》的王牌!
  不僅父親的連載小說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父親在《最後關頭》發表的散文、小品、隨筆、雜文也同樣受到了讀者的熱愛,這些文章都是宣傳抗戰,針砭時弊的。為了更好地激勵民氣,父親曾在《最後關頭》徵求戰區消息,他在啓事中說: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團结出版社
第1節:序言第2節:從張戴氏太夫人說起(1)第3節:從張戴氏太夫人說起(2)
第4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1)第5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2)第6節:江南水鄉的學童生活(3)
第7節:老書房的苦澀記憶(1)第8節:老書房的苦澀記憶(2)第9節:青年時代的摯友(1)
第10節:青年時代的摯友(2)第11節:青年時代的摯友(3)第12節:青年時代的摯友(4)
第13節:主編《夜光》與《明珠》(1)第14節:主編《夜光》與《明珠》(2)第15節:主編《夜光》與《明珠》(3)
第16節:《春明外史》的“外史”(1)第17節:《春明外史》的“外史”(2)第18節:《春明外史》的“外史”(3)
第19節:民國的“《紅樓夢》”(1)第20節:民國的“《紅樓夢》”(2)第21節:民國的“《紅樓夢》”(3)
第22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1)第23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2)第24節:熱鬧非凡的《啼笑因緣》現象(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