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人评传 》 才华横溢的薄命君王:李煜传 》
第四章天教心愿与身违(4)
田居俭 Tian Jujian
正当南唐国势式微、每况愈下之时,中原五代中的最后一个王朝,即取代后汉的后周,经过太祖郭威的锐意改革,政通人和,国富兵强,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不幸的是,郭威壮志未酬,便于后周显德元年,南唐保大十二年(公元954年)溘然病逝。他的养子、晋王柴荣即位,做了后周的第二代皇帝,是为世宗。
这时,柴荣正值奋发有为的中年时代,他不愿在历史舞台上扮演谨守先帝遗业的太平天子角色,而要做一个荡平割据、重整山河的风云人物。于是,他怀着“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紒紥矠的雄心,着手谋划统一大业。但从何处入手,却举棋不定。他连续多日,为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的进军方略所困扰。
一日,放朝之后,柴荣把宰相范质、王溥、李谷等重臣留下专议此事。他说:“朕观历代君臣经邦定国之道,深感治国平天下着实不易。朕近来亦常为此事烦恼,难安寝食。更使朕不安的是,自后唐、后晋以来,叛将悍臣,篡窃频仍。南唐、后蜀、契丹、北汉诸邦割据,迄今尚无归顺中州之意。朕昼夜熬煎,苦乏良策,拟命朝臣为统一天下献计献策,各呈《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开边策》两篇,供朕择善而从,不知诸位意下如何?”紒紦矠范质等人异口同声拥护此举,柴荣遂命有司宣谕照办。没过几日,二十多位近臣的四十余篇策论,就送到了柴荣的御案上。
柴荣伏案逐篇披阅,印象多是隔靴搔痒的平庸之作,通篇除了“修文德”、“重武备”之类空洞词句外,很难找到有益千秋大业的真知灼见。只有给事中窦仪、中书舍人杨昭俭主张用兵江淮的言论尚合心意,但又缺少切实可行的谋略。正当他大失所望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篇谋断精当的《平边策》:
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由,知所以平之术。当失之时,莫不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大,大不制而至于僭。天下离心,人不用命。吴、蜀乘其乱而窃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平之之术,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徭役以时以阜其民。俟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强财足,人和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
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吴国,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强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勿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彼人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必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获其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而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如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可望风而至。惟并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之,然勘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候其便则一削以平之。
这是一篇观前代“失之由”、谋当朝“平之术”的策论。它首先指出,“君暗政乱,兵骄民困”是唐末以来天下分裂割据的根源;进而论及要再造一统江山,必须尽反前代之失,只有选贤任能,赏功罚罪,恭俭节用,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接着又陈述了统一南北的战略步骤:先在沿淮河二千余里长的边界线上,用轻兵四出袭扰,诱使南唐多处出兵,令其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待其兵疲财竭,再出大军攻取淮南,饮马长江,随后马不停蹄,渡江南征。灭掉南唐,巴蜀、岭南诸国必然痛感户破堂危,一骑飞书即可使其不战而降。待南征大获全胜,再挥师扫荡契丹、北汉,如此一统天下便唾手可得了。
这篇策论所言正中柴荣心怀,因为它讲得有理有据,可依可行,回答了他思而未解或解而未决的一些难题。柴荣没有读完全篇,便拍案叫绝!他迅速将目光跳过策论临近尾声的“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一类谦词套语,久久地停在文末署名“比部郎中臣王朴”七个字上。于是,他当即召见王朴,命其详奏。随后又宣谕群臣举行廷议,按照王朴在策论中所谏,制订了统一方略:先易后难,先南后北,并选择位居地理要冲的南唐,作为平定江南的突破口。王朴因此而得到柴荣重用,不久被擢为枢密使,协助柴荣运筹帷幄,成为一代具有传奇色彩的文臣。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
|
目录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 | 引言: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3)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2)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3)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4)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5)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6)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7)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8)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9)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0)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1)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2)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3) | 第一章三千里地山河(1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1) |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2) |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3) |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4) |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5) | 第二章花月正春风(6)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