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交礼仪 》 中國式人情隱規則:生活中的關係學 》
第48節:第五章:遊刃職場的人際原則(7)
魏清月 Wei Qingyue
值得你註意的是,頻繁地與老闆接觸也是在浪費你自己的時間,而你本來可以利用它來做更多有益的事情。值得人們為其工作的老闆都想看到你多做工作而不是想常常看見你的面孔。當你正忙於接觸老闆的時候,別人也許在完成他的計劃和解决他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領導都很喜歡和群衆交朋友,因為常常有這方面的報道,說某某領導和某個黨外人士結為知己,某某領導和某個小朋友結為棋友,某某領導和某個工友友誼常青等等。但衹要留心,就會發現這些領導和他的朋友通常都不在一個單位和係統,也就是說,這些領導實際上不是他的朋友的領導。他衹是比他的朋友級別高而已。
很少有領導像要求下屬那樣要求自己。這並非說領導虛偽,也的確不是虛偽,衹是一種職業習慣和角色需要。演員在臺上當了好人,在臺下照樣當壞人,或者在臺上當了壞人,在臺下照樣當好人。領導在人前當了聖人,在人後也衹有當俗人,但轉換角色總沒有演員自然,總有些尷尬。因為領導在心理上不可能像演員那樣坦然承認自己是在演戲。領導通常都忌諱自己在人後當俗人的一面讓群衆知道。所以,領導通常有把群衆排斥在自己的普通生活圈以外的習慣。因此,領導通常都沒有下級朋友。所以,我們不要指望領導和我們交朋友。
但假如我們已經是領導的朋友了,或是我們和他先是朋友,後來他纔成為領導。我們應該識時務者為俊傑,趕緊撤退。領導需要保持人前的神聖和尊嚴,但作為朋友,我們早就知道他在人後的庸俗。這種情況是最危險的。他可以在別人面前坦然保持神聖和尊嚴,在我們面前是繼續通俗還是繼續神聖?這是一個難題,這就是尷尬。
中國歷史上沒有不殺功臣的皇帝,可以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是被無數事實換來的長嘆。人們通常衹註意到這個現象的社會原因,忽略了皇帝這個領導或者領袖的職業的心理因素。
所以,我們的朋友一旦當了我們的領導,我們千萬不要高興,不要以為對自己有好處,我們最好離他遠遠地,忘掉和他曾經是朋友,時刻提醒自己,他已經是我們的領導。如果我們真的把他當朋友,我們就體諒他作為領導的難處,維護他做領導的神聖和尊嚴。我們遠離他後,或許他會感謝我們,在適當的時候照顧我們一次。
?與領導相處不要鋒芒畢露
鋒芒太露,必遭人忌,我們常見有一些人,稍有成就就得意忘形,以為自己聰明絶頂。這是非常愚蠢的。因此在與領導溝通時應當註意,要想成為領導靠得住、信得過、離不開的得力助手,就必須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要得意忘形,蓋過領導的功勞。
世人都存在一種嫉妒的心理,都希望比別人優秀。被別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惱恨的事情,所以你的上司被你超過,這對你來說不僅是蠢事,甚至會産生致命後果。因此,與領導相處不要鋒芒畢露。
龔遂是漢宣帝時代一名能幹的官吏。當時渤海一帶災害連年,百姓不堪忍受饑餓,紛紛聚衆造反,當地官員鎮壓無效,束手無策,宣帝派年已七十餘歲的龔遂去任渤海太守。
龔遂單車簡從到任,安撫百姓,與民休息,鼓勵農民墾田種桑,規定農傢每口種一株榆樹,100棵茭白,50棵蔥,一畦韭菜,養兩口母豬,5衹雞,對於那些心存戒備,依然帶劍的人,他勸喻道:“幹嗎不把劍賣了去買頭牛?”經過幾年治理,渤海一帶社會安定,百姓安居樂業,溫飽有餘,龔遂名聲大振。
於是,漢宣帝召他還朝,他有一個屬吏王先生,請求隨他一同去長安,說:“我對你會有好處的!”其他屬吏卻不同意,說:“這個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說大話,還是別帶他去為好!”龔遂說:“他想去就讓他去吧!”
到了長安後,這位王先生終日還是沉溺在醉鄉之中,也不見龔遂。可有一天,當他聽說皇帝要召見龔遂時,便對看門人說:“去將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處來,我有話要對他說!”
一副醉漢狂徒的嘴臉,龔遂也不計較,還真來了。王先生問:“天子如果問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當如何回答?”
龔遂說:“我就說任用賢才,使人各盡其能,嚴格執法,賞罰分明。”王先生連連擺頭道:“不好!不好!這麽說豈不是自誇其功嗎?請大人這麽回答:這不是小臣的功勞,而是天子的神靈威武所感化!”龔遂接受了他的建議,按他的話回答了漢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興,便將龔遂留在身邊,任以顯要而又輕閑的官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地震出版社 |
|
|
第1節:第一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1) | 第2節:第一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2) | 第3節:第一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3) | 第4節:第一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4) | 第5節:第一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5) | 第6節:第一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6) | 第7節:第一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7) | 第8節:第一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8) | 第9節:第一章:把話說得滴水不漏(9) | 第10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1) | 第11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2) | 第12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3) | 第13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4) | 第14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5) | 第15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6) | 第16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7) | 第17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8) | 第18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9) | 第19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10) | 第20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11) | 第21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12) | 第22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13) | 第23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14) | 第24節:第二章 摸透人生處世的學問(15)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