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領導講話寶典:提升領導講話魅力的十大謀略   》 第48節:七、攻心(4)      苗發勇 Miao Fayong

  這封信,是嚴厲的譴責,也是溫存的撫慰;是嚴重的警告,也是柔情的勉勵。它體現了林肯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無怪乎那位將軍收到此信後會衷心感動而甘願效忠。
  4.有誠意。一位領導者在就任演說中這樣講到:
  既然給自己立軍令狀,我就要始終堅持敢抓敢管的原則,“三不怕”的原則。三不怕,一是不怕得罪人。敢抓敢管,就可能得罪人,甚至可能被孤立。但不得罪少數人,就要得罪多數人,該得罪就要得罪。當然,我要盡量卓而群,講究方式方法,不要為得罪人而得罪人。另外如果因為得罪人而被孤立,我也不怕,正如審計長李金華同志所說,這是“光榮的孤立”。我還相信,廣大幹部群衆是會理解和擁護的,是會大力支持的,敢抓敢管,最終是不會被孤立的。二是不怕報復。因為得罪一些人、一些利益團夥,可能有人要報復,但這畢竟是極少數,“邪不壓正”,這種行為是見不得人的,是擺不到桌面上來的,也是不會得逞的。三是不怕下臺。我們自己清楚,下臺要麽是年齡到了而退休,要麽是腐敗上出了問題、犯了錯誤,要麽是有病實在幹不去了,還沒有聽說因為得罪人而下臺的。再者,如果為了維護真理,為了堅持原則,暫時受到誤解,甚至就是丟了烏紗帽,衹要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心裏也是寬慰的。
  天津市市長戴相竜在全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會議上,對城市管理問題,這樣講:
  天津解放五十多年了,城市垃圾亂堆、小攤小販亂占就真的管不了?加強市容管理是政府的本分和人民的基本需要。我每天上班,不總走一條路,就想多看看。群衆住不安穩,走不出去,發生火災,消防車進不去,怎麽行?我這裏有三十多封市民的來信和電子郵件,我給大傢讀幾段……市容比較差,群衆有意見,外地有反映。沒讀到的,不等於你那裏沒有問題,這是我隨機抽取的。我有責任。我來天津工作兩年多,抓得不夠,抓得不狠,嚮你們檢討。
  這段講話,作為中央直轄市的一市之長,講得這麽情真意切,讓人感到很關切,很實在,令人感動。一次薄熙來接受媒體采訪,在談到“個人”時,薄熙來說:
  有人說我是政治明星,也有人說我有個人魅力。這是我不願談的話題。自古以來,人怕出名豬怕壯,出了名就會惹出許多是非。說到個人魅力,魅力是屬於年輕人的,而我已經上歲數了。還是用這個詞去贊揚年輕人吧。
  要使講話說服聽衆,能夠打動人,還應註意提供一些能夠使得講話具有說服力的最可靠的方式。如果每隔幾分鐘就在講話中插入一個小故事、提一個問題或者聯合使用下面的手段,你便能吸引聽衆積極參與,並始終將其熱情維持在相當高度。采用下列方法:
  —事例。就是善於選擇有代表性的事例闡述問題。這樣能為你的觀點增加分量,並表明你的陳述的客觀性。如果缺乏事實的依據,你就沒有信用度可言。當然,也要註意,不要引用過多事實,避免聽衆厭煩。
  —數字。數據能起到驚人的強調作用,要善於通過具體的統計數字、數據來進行分析或論證。由於其簡潔性,而且在許多技術型講話中都是非用不可的。但是數字本身不能和聽衆交流。有些數字的數目太大,因此需要進一步解釋。出色的講話者會把抽象的數字變成形象的比喻,既便於理解,又增強生動性。
  —類比。就是以相似之物分析其相似點和緊密之處。暢銷書作者理查德斯澤博士談及醫藥時,這樣寫到,“外科醫生撫摸着患者的心髒,就像手裏攥着一隻小鳥”。類比不僅使講話生動形象,而且有時類比還會産生幽默來,給人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反比。就是通過正反兩種情形、前後兩種情況變化的對比,揭示問題的癥結和原因所在,使人們加深對道理的理解。很多不便正面解釋的問題,不妨尤其反面來闡述。
  —典故。或引用偉人經典著作,或引用歷史典故、古詩、格言、民諺等,更多的是引用上級文件、領導講話的重要觀點,來增強講話的深刻性。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廣西人民出版社
第1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1)第2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2)第3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3)
第4節:一、為官須練“嘴上功”(4)第5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1)第6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2)
第7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3)第8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4)第9節:二、枯燥講話討人嫌(5)
第10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1)第11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2)第12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3)
第13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4)第14節:三、精彩講話“八音盒”(5)第15節:一、做好三種人(1)
第16節:一、做好三種人(2)第17節:一、做好三種人(3)第18節:一、做好三種人(4)
第19節:二、善用三件寶(1)第20節:二、善用三件寶(2)第21節:二、善用三件寶(3)
第22節:二、善用三件寶(4)第23節:二、善用三件寶(5)第24節:二、善用三件寶(6)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