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聽南懷瑾講《論語》 》
第4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48)
張保文 Zhang Baowen
許慶元 Xu Qingyuan
五出祁山時,諸葛亮鑒於前幾次的久戰兵疲,采納了長史楊儀的建議,把兵力分為兩部,輪番出擊。第一批兵力率先出徵,過了100天再由第二批兵力替回,第二批兵力出徵100天後,再由經過休整的第一批兵力替回,如此循環輪換,保證了軍隊士氣的持久。為使輪番出擊的戰術得以順利實施,諸葛亮明令規定:“違限者按軍法處治。”
兵出祁山後,後方糧草屢催不到,營中乏糧。諸葛亮攻下鹵城後施計搶割隴上麥,以充軍糧。然後,又在鹵城外設伏兵擊敗魏軍的偷襲。司馬懿發檄文徵調雍、涼二州的20萬人馬前來助戰。此時,蜀兵輪換期已到,後方漢中的兵馬已出川口,送來公文,衹待會兵交換;諸葛亮傳令前綫軍兵返回後方,徵戰百日的士兵們各個收拾行裝,準備歸程。
正在這時,雍、涼人馬20萬已經來到,與郭淮會合去襲劍閣,企圖截斷蜀兵歸路。司馬懿親自引兵攻打鹵城。蜀兵聽後很驚恐,形勢危急。楊儀建議諸葛亮變通一下,先留下舊兵退敵,待新兵來到再換班。諸葛亮說:“不可。吾用兵命將,以信為本。既令在先豈可失信?且蜀兵應去者,皆準備歸計,其父母、妻子依扉而望,吾今便有大難絶不留他。”隨即傳令歸兵當日起程。衆軍得知,萬分感激,異口同聲大呼:“丞相如此施恩於衆,我等願且不回,各捨一命,大殺魏兵,以報丞相!”諸葛亮對衆人說:“爾等該還傢,豈可復留於此?”
軍兵們卻執意要出戰,不願回傢。於是,諸葛亮下令人馬出城列陣。魏軍兵馬長途遠征,人睏馬乏,剛要安營,蜀兵齊出,人人奮勇,將銳兵驍,殺得魏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我們都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盡心盡力,言而有信,對自己的職務誠敬而不厭倦,全力以赴而不存懈怠,便可以無愧於心了。
第六講 做上級與做下級的學問 居上要寬、真誠待人在古代軍事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以愛帶兵,視卒如子,關心體貼士兵的生活疾苦,從而形成上下級之間“親而不離”、“信而不疑”、情同父子、親如手足的上下關係。
以身作則方能服衆 子曰:“苟正其身矣,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論語?子路》 南先生說,假如本身公正,去從政,當然是好的。“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政者正也,要正己才能正人。假使自己不能端正作榜樣,那怎麽可以輔正別人呢? 三國時的曹操曾被人稱為“治國之能臣,亂世之姦雄”,古今嚮來褒貶不一。他在治國治軍方面深得將士尊重,因為他深諳管理之道,正人先正己,以身作則。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 | 第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 | 第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3) | 第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4) | 第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5) | 第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6) | 第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7) | 第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8) | 第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9) | 第1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0) | 第1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1) | 第1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2) | 第1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3) | 第1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4) | 第15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5) | 第16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6) | 第17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7) | 第18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8) | 第19節:聽南懷瑾講《論語》(19) | 第20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0) | 第21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1) | 第22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2) | 第23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3) | 第24節:聽南懷瑾講《論語》(24)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