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從諸葛亮到潘金蓮   》 從梁祝與七世夫妻談浪漫愛及其他(2)      王溢嘉 Wang Yijia

  在長亭相送中,英臺以各種明比暗喻大譜凰求鳳的戀麯,衹差沒有直接說出“我要嫁給你”,但梁山伯卻是一路的“愚兄不懂”“荒唐”“討我便宜”“你我就在此地分手罷!”他的無法領會,在原故事是因太白星君攝去他的真魂所致;但在緊要關頭變得呆傻,正暗示他是一個身不由己受命運作弄的人。
  這樣一個拘謹沉悶、服從權威、受命運作弄的書生,在知悉祝英臺是個女紅裝,且對他情深似海後,平穩無波的生命開始起了變化,因愛的召喚而展現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在師母告訴他真相,出示花鞋憑證後,他立刻離開了學堂,“奔上”陽關大道,也不返傢,直望祝傢村而來。見了改着女裝的祝英臺,猶如九天仙女下凡,不覺“神魂飄蕩,心旌搖曳起來”。當英臺告以爹娘已將她許配馬傢後,他雖然猶如“冷水澆頭,懷中抱冰”,但卻像奮戰風車的唐吉訶德,聲言馬傢迎娶之時,“自己也要撞轎來娶”。在英臺奪走花鞋信物後,悲憤得要到衙門告狀,繼之則“抱住英臺纖腰,不肯放手”。
  這些激昂的生命力表現,大不類從前,是由熾熱的愛所催化的,但它亦預含了毀滅的種子。毀滅梁山伯的,與其說是外在的橫阻,毋寧說是祝英臺本身的决絶;“原欲”(libido)的受阻,使它自外在的客體(祝英臺)退縮回來,而以自身及想象中“理想的祝英臺”為對象,遂導致了茶飯不思、精神恍惚的相思之癥,自我燃燒,終至步上了身毀人亡之路。
  梁山伯所無法理解的是,祝英臺既有情於他,何以要他接受考驗?而祝英臺所無法理解的是,梁山伯既有情於她,何以不接受考驗?
  七世夫妻的深層結構
  這個考驗,在原故事裏乃是天上的玉帝對金童玉女的一種試煉,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懲罰。要進一步分析梁祝愛情悲劇的深意,需從《七世夫妻》的整體結構中去探尋。人間有《七世夫妻》乃起因於某年七夕,玉帝在天庭歡宴群仙時,金童敬酒不慎摔破玻璃盞,玉女對他哧地笑了一聲。玉帝大怒,認為二人動了凡念,罰他們貶謫紅塵,“配為夫妻,卻不許成婚”,等到功行圓滿,才能復還本位。
  一世夫妻是萬杞良與孟薑女,萬杞良為避秦禍而流落異鄉,躲在孟傢花園中,見孟薑女脫衣撈扇,兩人情動。孟父做主為他們完婚,洞房花燭夜時因流痞密報,萬杞良被緝拿赴邊塞造城,到塞三日身亡,孟薑女過關尋夫,哭倒長城,後投河而死。二世夫妻即是梁山伯與祝英臺。三世夫妻是郭華郎與王月英,郭華郎至王月英的胭脂店,郎情妹意相互調笑,兩人因他人出現而受阻,密約在土地祠幽會。郭華郎因事遲到,佳人已杳,衹見王月英的一雙綉鞋與悲怨詩句,情事不遂,兩人均因風寒與相思而成疾,雙雙歸陰。四世夫妻是王十朋與錢玉蓮,由父母指腹為婚,及長,王十朋中了新科狀元,先因在朝供職後因父母辭世而蹉跎婚事。他緻函錢玉蓮,言明三年喪服期滿即請旨完婚。孰料錢玉蓮不堪繼母虐待,留下婚書與花鞋,投江自盡;王十朋在為妻雪冤後,亦因思念與鬱悶而一命歸天。
  五世夫妻是商琳與秦雪梅,兩人年幼時由雙方傢長割彩矜為憑,日後完婚。商琳後以傢道中落,寄居秦傢攻讀,見雪梅豔麗,求歡不遂而神思恍惚,一病不起返傢療養,商父雖以奴婢愛玉冒充雪梅入侍,亦回生乏術。雪梅聞訊悲痛難禁,往商傢吊喪,並教養愛玉所生之子,訓兒成名。六世夫妻是韋燕春與賈玉珍,在白雲庵攻讀的韋燕春出外遊春,見賈玉珍在井邊打水,心生愛慕而挑之,兩人相約三更在藍橋相會。韋燕春先至,天突降傾盆大雨,洪流滔滔,他不忍離去,結果抱橋柱而死,後至的賈玉珍見情郎已死,撫屍痛哭,也跟着自盡。七世夫妻是李奎元與劉瑞蓮,李奎元至洛陽訪舅,巧逢劉傢奉旨擺設婚姻擂臺選擇佳婿,一時好奇而入場觀望,結果竟被劉瑞蓮所拋的綉球擊中,於是“送入洞房,成就了百年姻好”。
  這七個故事表面上看起來雖有些陳腐,但卻具有如下的深層結構:
  第一、前六世與第七世成一對比。前六世的男女都是彼此相愛,卻無法結合;而能“成就一段美滿姻緣”的乃是第七世中彼此素不相識的李奎元與劉瑞蓮。綉球招親儘管荒唐,但畢竟是社會所認可的儀式,是由“天”所匹配的良“緣”。此一對比結構所欲傳達的訊息,不衹是李奎元所說“世間萬事由天定,算來一點不由人”的宿命觀,還有“愛情並非婚姻的必要條件”“自主性的愛情是必須受到懲罰的”這些社會教化意義。
  第二、前六世夫妻代表金童玉女所經歷的六次劫難,情節雖然不一,但卻重複着如下的主題變奏:“情欲的不得消耗”與“死亡”,而這兩個主題正是我們今日所理解的“浪漫愛”(romantic love)的終極含意。編故事者也許是要將這些愛情悲劇歸諸天意,而在最後為他們安排一個美滿的結局;也許是欲假藉天意,陳述他那個時代所特有的愛情觀、婚姻觀、宿命觀與教化觀;但不管出於何種動機,在“天”“人”模糊之際,他為我們呈現出了浪漫愛的普同結構,此一結構並非中國所獨有,而是古今中外皆然的。
  浪漫愛、痛苦與死亡
  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說:“柔情乃是性欲的升華”,詩人葉慈說:“欲望會死亡,因為每一次觸摸都耗損了它的神奇。”精神分析學家和詩人都同時體會到:性欲一經消耗,就會減損情愛的強度,衹有不能消耗的情欲才能濃縮、提煉出清純而又熾烈的浪漫愛。情欲因受阻而不能消耗,因此各種橫逆、睏難、挫折、痛苦就成為浪漫愛必備的條件,而且是愈挫愈勇。初始的愛意也許是來自性欲本能,但它的無由消耗終於使愛逐漸獨立成為一種新的感覺經驗,它的對象也逐漸由對方的肉身轉移到自己內心騷動的感覺(feelings),他開始愛愛情本身,以及愛情中的喜樂與痛苦。於是浪漫愛成為一個感情的黑洞,吸融一切,使當事者茶飯不思,全心全意的放棄自我,沉溺在自己的感覺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自序 古典世界裏的散兵遊勇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1)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2)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3)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4)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1)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2)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3)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4)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1)《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2)《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3)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4)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1)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2)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3)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4)《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1)
《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2)《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3)《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4)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1)《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2)《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3)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