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季羡林谈人生   》 第47节: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季羡林 Ji Xianlin

  慈善是道德的积累
  我是搞语言的,要我来讲道德,讲慈善,实在是有些惶恐。
  什么是道德?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写一本书。简单说来,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不依靠外力的特殊的行为规范。道德以善与恶、美与丑、真与伪等概念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国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时期,稳定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除了法律、行政手段的进一步强化和完善以外,道德是社会稳定发展必不可少的行为规范和调节手段。
  在中国的传统道德中,伦理道德有很重要的位置,伦理就是解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儒家讲的三纲六纪就是规定了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间关系的准则。这里有糟粕的地方,因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谁是谁的纲。儒家强调要处理好人的各方面社会关系,还有许多值得批判吸收的东西。比方对父母的关系,中国人讲孝,这个孝字在英文没有这样一个词,要用两个词才能表述这个意思。所以西方的老人晚年是十分凄凉的。中西的道德是有区别的。我举个例子,我在欧洲住的年头不少,我看小孩子打架,一个十六七岁,一个七八岁,结果小的被打倒了,哭一阵爬起来再打。要在中国就会有人讲了,大的怎么欺侮小的呢。他们那儿没人管,他们认为力量、拳头是第一位的,不管你大小,只要把别人打倒就是正当的。西方道德中也有对我们有用的。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应批判继承,精华留下,糟粕去掉。对外国好的,也可以学习,不要排斥。
  慈善是良好道德的发扬,又是道德积累的开端。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个社会的良好的道德风尚,一个人良好的道德修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宣传教育,要舆论引导,更要实践、参与。慈善是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慈善可以是很高的层次,无私奉献,也可以有利己的目的,比如图个好名声,或者避税,或者领导号召不得不响应;为慈善付出的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少,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时间、精神,层次很多,幅度很大,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出于什么动机,只要他参与了,他就开始了他的道德积累。所以我主张慈善不要问动机。毛泽东同志讲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我的理解,效果是决定因素。"四人帮"有个特点,就是抓活思想,抓活思想就是追究动机。过去有句古话,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是典型的动机唯心主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做真实的自己(代序)第2节:人生第3节:再谈人生
第4节:三论人生第5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1)第6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2)
第7节:不完满才是人生(1)第8节:不完满才是人生(2)第9节:缘分与命运
第10节:谦虚与虚伪第11节:做人与处世第12节:走运与倒霉
第13节:牵就与适应第14节:知足知不足第15节:有为有不为(1)
第16节:有为有不为(2)第17节:三思而行第18节:论压力
第19节:论朋友第20节:论恐惧(1)第21节:论恐惧(2)
第22节:爱情(1)第23节:爱情(2)第24节:爱情(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