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打工皇帝唐駿   》 第47節:更中國的微軟(1)      侯繼勇 Hou Jiyong

  五、更中國的微軟
  民族情緒
  1999年,中國駐南大使館被轟炸,學生、市民走嚮街頭,反抗美帝國主義。民間反美情緒高漲,街頭的情形類似"五四"時代。
  1840年以來,我們這個民族經歷了太多的災難。西方人也許很難理解這些災難留給我們這個民族的影響:挑戰更易激起情緒上的反應。
  微軟也是這樣,微軟中國此前先後遭遇"亞都事件"、"蓋茨發怒事件"、"方興東挑戰微軟事件",微軟總部不明白:為什麽會這樣。
  學界開始反思,美國的肯德基、好萊塢大片不僅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進行了殖民,也對我們精神進行了殖民。《挑戰微軟》則進一步指出,在微軟、英特爾的壟斷下,中國的高新技術産業有被殖民的可能。當年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未能實現的目的,現在正以新的方式實現。
  此語一出天下驚。當年微軟决定在中國設立微軟亞洲研究院就是例證,中科大、北大、清華等高校,以及中國科學院等院所都認為:這是微軟在搶奪中國智慧資源。那一年,"知識經濟"一詞經中國官方提出後開始流行,人們認為:微軟擁有了這些資源就擁有了中國的未來。
  坊間的說法則更形象,更直接,將其形容為"狼來了"。
  微軟在中國的形象也不是從來就差,微軟剛到中國來時,並沒有被貼上霸道、專橫等標簽。1999年是個轉折年,中國駐南大使館被炸、《挑戰微軟》一書的出版是轉折年裏的標志性事件。唐駿有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要改變微軟的這種形象。
  面對中國對微軟的民族情緒,唐駿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說服美國總部理解這種情緒,一方面提出自己的應對措施:有道理的建議,微軟加以改進;沒有道理的言論,不攻自破。
  有些企業很小,他們以挑戰微軟擡高自己。唐駿對此心平氣和: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模式,有人把挑戰微軟作為模式,也可以。但最終起作用的還是消費者,如果他的功能好過微軟,消費者當然會選擇他;如果微軟依然是首選,他炒作也沒有用。用戶是最聰明的,他相信用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一第2節:序二(1)第3節:序二(2)
第4節:序三(1)第5節:序三(2)第6節:序三(3)
第7節:10億元天價轉會新華都(1)第8節:10億元天價轉會新華都(2)第9節:10億元天價轉會新華都(3)
第10節:試水"新華都係"(1)第11節:試水"新華都係"(2)第12節:試水"新華都係"(3)
第13節:重回IT行業(1)第14節:重回IT行業(2)第15節:重回IT行業(3)
第16節:重回IT行業(4)第17節:職業經理人現狀(1)第18節:職業經理人現狀(2)
第19節:職業經理人現狀(3)第20節:職業經理人現狀(4)第21節:金牌職業經理人(1)
第22節:金牌職業經理人(2)第23節:金牌職業經理人(3)第24節:金牌職業經理人(4)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