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有亲。父子是骨肉至亲:对于子女来说,父母是自己生命的来源,也是自己生命的最精心的呵护者。对于父母来说,子女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也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子女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如果说要让世界充满爱,那么首先要让父子之间充满爱,然后才谈得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虽然说父子之间的亲情是最自然、最合理的,但是它也是要不断地培育才能走向持久。古人强调“百善孝为先”,是要把孝作为人性向善的起点来加以提倡。要把这种亲情变成普遍的社会风气,一是要靠提倡,二是要有严格的反制措施,有人偏不这么做,你怎么办?所以魏晋以后,以礼入法,把礼的要求转化为法律条例,这是从法律的角度来保证礼的实施。这是中国法系不同于西方法系的地方。在此后历朝历代的法律体系中,亲情被提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例如,殴打或者遗弃父母,属于“十恶不赦”的罪行,是要被处以极刑的。因为这种人已经失去人性,与禽兽没有什么两样了。
今天的中国,由于家家是独生子女,由于缺乏引导,家庭里的爱几乎都是单向的,只有父母爱孩子,孩子不知道如何爱父母。有人开玩笑说,现在的父母都成了“孝子”:孝敬儿子的人!如果从小不培养他对父母的爱心,并且落实到他的行为上,养成习惯,那么只怕到你将来老了,到了需要他尽孝心的时候了,他完全做不到,原因很简单,因为你从小就没有教过他。
君臣有义。近代以来,人们总是把儒家提倡的君臣关系说成是“愚忠”,所以这一条总是遭到非议。我想,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误解,原因之一是某些政治人物的故意曲解;原因之二是缺乏对儒家文献的全面了解。“文化大革命”后期,全国开展“批林批孔”运动,要求人人口诛笔伐,写批判孔子的文章。其实,当时写批判文章的人当中,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读过《论语》。你连《论语》都没有读过,你怎么有资格去批判孔子呢?回想起来,当时人们对于孔子的了解,都是从一些报刊的社论或者红头文件里得到的。而这些社论和文件里提到的孔子,都是被歪曲了的,怎么可以相信呢?其实,孔子曾经周游列国,无道昏君,谁也不肯接受他那套治国方案,他怎么可能号召大家去愚忠呢?孔子说到君臣关系,历来都是双向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你对我以礼相待,我才可以效忠于你的。所谓的“君臣有义”,这个“义”,不是讲义气,在上古语汇里面,义是“宜”的意思。君臣有义,就是彼此相得相宜。
夫妇有别。夫妇一体,至亲至爱。在古代农业社会里,男耕女织,彼此在家庭内和社会里担任的角色判然有别。《管子?五辅》也谈到夫妇之别的问题,一般来说,男主外,女主内。在性格上,丈夫要谨慎朴实,有主见,妻子要忠贞柔顺,识大体。夫妇懂得各自的责职之所在,把各自的事情做好,家庭和社会就会和谐。
兄弟有序。在社会里,无论什么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先后秩序,否则就会发生争抢、争斗,那样,社会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儒家认为,建立秩序的方法之一,是依照自然的顺序,也就是年齿的顺序。在不同辈分之间,晚辈要让长辈;在相同辈分之间,则是年轻的让年长的。古人彼此相见,彼此要“序齿”,就是相互要问年龄,年龄长者为尊。彼此的席位,也不能乱坐,而必须遵照“长幼有序”的原则,长者坐在尊位。《三字经》里说“融四岁,能让梨”,孔融才四岁,就懂得谦让。这种美德首先需要在家庭里面培育。
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彼此的交往靠什么来维系?要靠诚信。《论语》里面说,子张向孔子问“行”,就是在社会上处处走得通。孔子回答说:“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意思是说,只要说话能恪守忠信,行为保持诚敬,即使是到了落后的蛮貊之邦,你也一定行得通;反之,即使是在本乡本土,你也别想行得通。可见,孔子把“信”看作是为人的根本。此外,大家非常熟悉的,曾子每天要“三省吾身”,用三件事来反躬自问,其中的一件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现在我们的社会里问题多多,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太缺乏诚信。而诚信的问题,是要靠儿童时代就培养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