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界精英 》 打工皇帝唐骏 》
第47节:更中国的微软(1)
侯继勇 Hou Jiyong
五、更中国的微软
民族情绪
1999年,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轰炸,学生、市民走向街头,反抗美帝国主义。民间反美情绪高涨,街头的情形类似"五四"时代。
1840年以来,我们这个民族经历了太多的灾难。西方人也许很难理解这些灾难留给我们这个民族的影响:挑战更易激起情绪上的反应。
微软也是这样,微软中国此前先后遭遇"亚都事件"、"盖茨发怒事件"、"方兴东挑战微软事件",微软总部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学界开始反思,美国的肯德基、好莱坞大片不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进行了殖民,也对我们精神进行了殖民。《挑战微软》则进一步指出,在微软、英特尔的垄断下,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有被殖民的可能。当年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未能实现的目的,现在正以新的方式实现。
此语一出天下惊。当年微软决定在中国设立微软亚洲研究院就是例证,中科大、北大、清华等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院所都认为:这是微软在抢夺中国智慧资源。那一年,"知识经济"一词经中国官方提出后开始流行,人们认为:微软拥有了这些资源就拥有了中国的未来。
坊间的说法则更形象,更直接,将其形容为"狼来了"。
微软在中国的形象也不是从来就差,微软刚到中国来时,并没有被贴上霸道、专横等标签。1999年是个转折年,中国驻南大使馆被炸、《挑战微软》一书的出版是转折年里的标志性事件。唐骏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要改变微软的这种形象。
面对中国对微软的民族情绪,唐骏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说服美国总部理解这种情绪,一方面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有道理的建议,微软加以改进;没有道理的言论,不攻自破。
有些企业很小,他们以挑战微软抬高自己。唐骏对此心平气和: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模式,有人把挑战微软作为模式,也可以。但最终起作用的还是消费者,如果他的功能好过微软,消费者当然会选择他;如果微软依然是首选,他炒作也没有用。用户是最聪明的,他相信用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节:序一 | 第2节:序二(1) | 第3节:序二(2) | 第4节:序三(1) | 第5节:序三(2) | 第6节:序三(3) | 第7节:10亿元天价转会新华都(1) | 第8节:10亿元天价转会新华都(2) | 第9节:10亿元天价转会新华都(3) | 第10节:试水"新华都系"(1) | 第11节:试水"新华都系"(2) | 第12节:试水"新华都系"(3) | 第13节:重回IT行业(1) | 第14节:重回IT行业(2) | 第15节:重回IT行业(3) | 第16节:重回IT行业(4) | 第17节:职业经理人现状(1) | 第18节:职业经理人现状(2) | 第19节:职业经理人现状(3) | 第20节:职业经理人现状(4) | 第21节:金牌职业经理人(1) | 第22节:金牌职业经理人(2) | 第23节:金牌职业经理人(3) | 第24节:金牌职业经理人(4) | |
| 第 I [II] [III] 页
|
|